分享

仲景用药用方之法精辟集结!!!

 中医知识圈 2022-02-08

仲景用药用方之法精辟集结!!!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

作者:段小毛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凡方280首,方中用甘草者126方,方名中有甘草者34方,用甘草于首位命名者9首,分别为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炙甘草汤、甘姜苓术汤、甘草麻黄汤、甘草粉蜜汤、甘麦大枣汤,本文对以上9方中甘草的配伍、用量用法及其功效主治分析如下。

图释:甘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用途广泛,有“十方九草”之说。它的名称很多。《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五世纪名医陶弘景称之为“国老”和“众药之王”。《本经》称美草,《别路》称蜜草,等等。维吾尔语称“曲曲不牙”即甜棍之意。

  1 甘草汤

  “少阴病,咽痛者,可与甘草。不差,与桔梗汤”。“甘草汤方,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又“甘草,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 。


  同一方,书见两处,因煎服法不同,其主治迥异。前者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治伤寒少阴阴火上扰所致咽痛,用生甘草二两。(《伤寒论》用甘草之处不止一方,生用者唯此一方)。要求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每日1剂,分2次服,其目的在于直入少阴,清少阴伏火,解阴经之热毒,缓急而止咽痛。后者取其甘寒清热,用治虚热肺痿。虚热肺痿只能缓取,不能直攻,故煎服法要求,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达甘草清热,使热渐化的目的。足见甘草生用清热解毒,炙用或久煎力缓。

  2 甘草泻心汤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也,甘草泻心汤主之”。“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二十枚,擘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或中风,本当以汗解之,医反下之。则虚其脾胃,引表邪内陷或痞利俱甚而以利为重,中虚为主,其治疗主要在和胃补中,消痞止利。甘草泻心汤,方以炙甘草四两为君药,意在扶脾胃气虚,中气足则旋运正常,痞消利止。张仲景尤注重煎服法:“一是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二是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与甘草汤相比较,甘草汤生用甘草,以清少阴伏火而利咽,本方炙用而久煎,增强其和胃补中之效。甘草汤,每日二服,取其直入少阴;本方去滓再煎,日三服使其缓补脾虚,足见张仲景制方之严谨。

  3 甘草干姜汤

  “伤寒,脉浮,日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

  阴阳气血俱虚又复感外邪之证,理当扶阳助阴解表,若单用桂枝汤发汗,则犯虚虚之戒,更伤阳气、阴血,成阴阳俱虚证。治疗当分先后缓急,根据“阳生则阴长,阳固则阴存,有形之阴难以速生,无形之阳则有倾刻而亡的理论”故张仲景以复阳为主,方用甘草干姜汤,方中甘草炙用,补中益气,干姜大辛大热,守而不走,回阳温中,二药合用,辛甘合化,重在复脾胃之阳。关于脚挛急,咽中干,烦躁系阴血不足等症,张仲景也作了周密的考虑,一是方中只用干姜不用附子及其他辛烈之品,二是以甘草为君,且其用量倍于干姜,皆寓扶阳而不碍阴,张氏用药之精心于此可见一斑。

  4 甘草附子汤

  “风湿相搏,关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风寒湿三邪胶滞关节,用本方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方中桂附合用温经镇痛,兼固表止汗,术附合用,温阳化气,行水除湿镇痛。关键还在于本方以甘草为君,并以甘草命名,其义有三,一是取其甘温而补,补脾之虚;二是将术、附以行水湿,三是配桂枝以通心阳,峻药缓行,共驱风寒湿之邪气。

  5 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草汤主之。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心之阴阳不足,气血俱虚,则脉结代,心动悸,故以炙甘草汤温阳复脉,滋养气血为要,本方重用炙甘草,并以之名方,以其甘温,和中健脾益气,助后天生化之源,达养血定悸,复脉之功。用现代科学方法,从甘草提取出的“甘草甙”有强心作用,可知甘草对心之气血虚衰证确有疗效,足见张氏在当时科学不十分发达的时候就能用甘草温阳复脉之用。

  6 甘姜苓术汤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甘草干姜苓术汤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本方所治乃指寒湿之邪着于腰部所致之肾着病,方中以甘草伍干姜,辛甘化阳培土散寒,甘草伍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使寒去湿除,病症得愈,正如尤在泾所说“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

 

  7 甘草麻黄汤

  “里水,甘草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甘草麻黄汤,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里水,即皮里肌腠之水。表现为一身面目皆肿,小便不利,此方所主之里水,当为寒邪凝滞于里,阳气郁阻,方中用甘草和调中气,麻黄宣发卫阳,散表祛邪,使风邪水气从外而解,又可使在里之水从小便而利,两药合用,辛甘发散利水,健脾和中以制水。从本方煎服上分析,要求温服,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来看,甘草麻黄汤所治之里水应当是无热、无汗、不渴证。

  8 甘草粉蜜汤

  “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甘草粉蜜汤方,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加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胃虚蛔扰,胃脘不安,则吐涎胃痛,甘草甘平合米粉、白蜜,甘缓和胃以安蛔,也能解药毒。

  9 甘麦大枣汤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肝阴不足,肺气相并,心神不灵之脏躁,法当滋肝阴,补中气,益津血,养心宁神,方中甘草伍大麦滋肝阴、宁神志,甘草合大枣则和中缓急,补中益气而滋津血。

  结语:纵观《伤寒论》、《金匮要略》全书,张仲景十分重视甘草的用法、用量及配伍,就以上9方而言,甘草汤见于两处,因服用方法不同,其主治有异,分温二服直清少阴伏火而解毒利咽;若渐化肺中虚热治肺痿,则分温三服。其次甘草与黄芩、干姜、半夏等药为伍,和胃补中,消痞止痢;伍干姜则扶阳助阴解表;合附子则温阳通痹;温阳复脉则伍人参、桂枝、地黄、麦冬之属;寒湿着于腰则与干姜、茯苓、白术相伍;治里水配麻黄;和胃安蛔配米粉、白蜜;治脏躁则伍麦冬、大枣。甘草在方中的用量有四两、三两、二两之不等;9方之煎法有煎去滓、去滓再煎之不同;其服法有分温再服、分温三服和差即止之殊。可见虽只分析9方,足已证明张仲景用甘草颇具匠心。

从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谈张仲景制方用药的一些特点

仲景所著《伤寒论》立六个病名、112个方证 , 以六病为纲 , 以112个方证为目 , 作为诊治疾病的述语 , 执简驭繁 。通过辨证 , 由证立方 , 反过来 , 又以方名证 。当疾病被确诊为某一方证时 , 其治疗方法和处方亦随即得之 , 并寓于该一方证之内 。对这些特点 , 笔者已在另文中论述(载《浙江中医杂志》1:21 , 1980) 。兹仅以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为例 , 来讨论仲景制方用药的一些特点 。

仲景方用药精选 , 精选之程度 , 甚至到每方仅用一至二味药 , 如甘草汤咽痛仅用生甘草一味 , 上述两方则各用两味 , 此二方相合即是四逆汤 。当更动一味主药时 , 其方名异 , 其治效亦异 。立方以证为主 , 方与药两者紧跟着证之变化而改动 , 而其配伍作用及药量之大小亦变 , 诸此均有研究价值 。营养食谱、菜谱、汤谱、粥谱...尽在111580.com

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源出《伤寒论》(29条)和《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 , 由炙甘草、干姜两药组成 。《伤寒论》叙本方主治:患者先有“脉浮 , 自汗出 , 小便数 , 心烦 , 微恶寒”等伤阳证和“脚挛急”的伤阴证 , 医者误有桂枝汤解其表之后 , 患者出现“厥、咽中干、烦燥吐逆”等阳虚证又兼有“脚挛急”的伤阴证 。《金匮在略》叙本方主治“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等上焦肺虚寒证以及因上虚不能制约下焦而引起的“不渴、必遗尿、小便数”等下焦阳虚证 。

从上述各项进行综合、分析 , 可知甘草干姜汤证之病机为中焦阳虚、脾弱肺寒 。脾阳虚则咽中干 , 肺寒则眩而口多涎 , 浮阳上越则见烦躁吐逆 。上虚不能制下则遗尿、小便数 。上述各症中 , 厥冷、遗尿、小便数、不渴 , 其本质是真寒;而咽中干、烦燥、吐逆是为假热的体现 。当单读《伤寒论》一书时 , 或不易理解“咽中干、烦燥吐逆”是假热证 , 当再读到《金匮要略》“其有不渴 , 必遗尿”句时 , 证属假热便跃然纸上 。故两书宜合起来读 。两书对本方证的论述是相辅相成的 。

甘草干姜汤为理中汤之半 , 乃辛甘化阳之温补剂 , 是太阴病方 。用辛温之干姜温脾阳 , 甘草和中 。甘草之剂量大于干姜一倍 , 旨在既扶脾阳而不伤已受劫之营阴(患者原有“脚挛急”症 , 是阴不足之故) 。

甘草干姜汤证据属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详细证候是恶寒无热 , 手足厥冷 , 咽中干而不渴 , 烦躁吐逆 , 小便次多 , 甚则遗尿 , 肺宣咳嗽 , 痰稀多白沫 , 舌润苔淡白 , 脉沉迟 。

本配方药仅两味 , 如能明其病机极方义 , 则应用范围颇广 。例如本方可治脾虚肺寒之咳嗽 。其特征是咳少而痰稀多白沫、似唾液 , 短气 , 手足冷 , 小便自利而数 。仲景方治咳嗽之用药 , 有其独特之经验 , 其中之一 , 如治肺寒之咳嗽用干姜加味 。干姜温燥辛散 , 既能温肺散寒 , 又能燥化痰饮 。临床运用要分析病机与辨析证候并重 。脾虚肺寒(不是实寒 , 也不是虚热) , 痰稀多白沫是证候特点之一 。仲景治咳嗽实证不用干姜的 , 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射干麻黄汤等 。治肺热而咳当然更不用干姜 , 如麻杏甘石汤 。仲景治咳方用干姜加味者(配甘草 , 或配五味子、细辛等) , 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方加减中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 , 加五味子、干姜(此两方证属实证 , 故另有加减);真武汤加减法中见咳者 , 加五味子、干姜、细辛;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等 。

甘草干姜汤可治脾阳虚不能统血之衄血、吐血、下血等出血证 。唐容川说:“吐血之证属实证者十居六七……属虚属寒者在吐血家十中一二……寒证者 , 阳不摄阴 , 阴血因而走溢 , 其证必见手足清冷 , 便溏遗弱 , 脉细微迟涩 , 面色惨白 , 唇淡口和或内寒外热 , 必实见有虚寒假热之真情 , 甘草干姜汤主之”(《血证论》卷地"吐血) 。这是经验之谈 。此方又可治胃阳虚寒的胃脘痛及肺脾两虚不能制水之遗尿、劳淋;用治老年人平日小便频数 , 苦于时唾涎、短气、眩晕、难以起步者 , 亦常能获效 。此外 , 由“咽中干”一症类推 , 又可治阴寒证之咽痛 , 以具有虚寒性全身症状 , 咽喉部淡红不肿者为指证 。

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由干姜、附子两药组成 , 主治发汗、下之后 , 昼日烦躁不得眠 , 夜而安静 , 不呕不渴(无少阳 , 阳明证) , 无表证 , 脉沉微 , 身无大热者(《伤寒论》61条) 。此方为少阴阳微、虚阳外扰 , 昼日烦燥较甚 , 不得安眠 , 入夜则较安 , 病情较急者设 。此方证之所以不用四逆汤 , 而用生附子、干姜浓煎一次顿服 , 因病情较急 , 故去甘草甘缓守中 , 俾回阳救急之药力单直入 , 药性较四逆汤更峻 。对照治少阴下利、厥逆无脉之危症用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 , 亦均不用炙甘草 , 则可得到印证 。

附子、干姜皆是辛热药 , 同有回阳温寒作用 。生附子回阳救逆 , 温肾助阳 , 祛寒止痛 , 归心、肾、脾经 。干姜回阳、温中、温肺化痰 , 归心、肺、脾、胃经 。两药相比较则生附子以温肾寒、壮肾阳为主 , 干姜则归肺脾二经以温中为主 。

伤阴证

干姜附子汤证属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凡有少阴病见证 , 其烦燥一症昼夜甚夜安较为特别者 , 适用本方 。

干姜附子汤、甘草干姜汤皆是四逆汤减味方 。干姜附子汤用附子、干姜两药 , 其中附子是主药 , 干姜为辅 , 以温肾阳为主 , 是少阴病方 。甘草干姜汤用干姜、甘草两药 , 为理中汤之半 , 其中干姜是主药 , 甘草为辅 , 以温脾胃为主 , 是太阴病方 。

探仲景用附子、干姜、炙甘草的用法

附子:仲景用附子 , 分生用、炮用两种用法 。生用多用于回阳救逆温寒 。其大剂量为“大者一枚” , 如通脉四逆汤及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一般剂量为“一枚” , 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人参汤、茯苓四逆汤等方 , 视病情之危险程度而定 。炮用多用于阳虚及风寒湿痹 。大剂量为三枚 , 一般为一枚 。治阳虚宜轻用 , 治风寒湿痹、镇痛宜重用 。如桂枝加附子汤治发汗后阳虚、漏汗不止 , 真武汤治阳虚来夹水 ,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相搏 , 骨节烦痛 , 用炮附子二枚 。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 , 身体痛烦 , 用炮附子三枚 。

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泻心汤等少数方外 , 仲景用附子 , 多与干姜、生姜相配伍 。笔者体会:附子与生姜或干姜同用 , 有减少其毒性的作用 。生姜散而不守 , 凡宜温经、散寒、发汗、行水之剂 , 宜生姜伍炮附子 , 如桂枝附子汤治风寒湿痹 , 真武汤治阳虚夹水之症 。干姜守而不走 , 无泄邪、发汗、行水作用 , 故治亡阳者 , 多用于干姜伍生附子 。

干姜:仲景用干姜与生附子相配伍之方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类等方 。干姜与炙甘草相伍之方 , 除上述之甘草干姜汤外 , 还有治中阳不足 , 脾失健运 , 症见腹痛、便溏、呕吐等的太阴病主方理中汤 。又如《金匮要略》甘姜苓术汤、为甘草、干姜加茯苓、白术 , 旨在暖脾燥湿祛寒水 , 治肾著病腰以下冷痛 , 如坐水中 , 腰如缠带重物 。别的 , 干姜与苦寒之芩、连相配伍 , 如黄连汤之干姜、黄连并用 , 再加桂枝、参草、枣 , 治胸中热 , 胃中有邪气 , 腹中痛 , 欲呕吐者 。如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三方 , 既用干姜 , 亦用生姜 , 复用苦寒之芩、连 , 辛开苦降并用 , 治干噫食臭、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者 。此类证候 , 皆宜健胃、导热、开结、安中 , 寒热补泻并用 。

炙甘草:仲景用炙甘草之方甚多 , 约言之:与桂枝相伍 , 通利血脉 , 平冲制悸 , 如桂枝甘草汤治发汗后 , 心下悸、欲得按者;炙甘草汤治心动悸、脉结代者 。与芍药相伍 , 舒挛缓急 , 如芍药甘草汤 。与其余峻剂相伍 , 缓和峻药之性 , 如在调胃承气汤中缓和泻下之力;在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中 , 缓和麻黄发汗之力 。与参、姜、枣相伍 , 有和胃健脾生津作用 。

女性疾病、男性疾病、常见疾病、小儿疾病、病例百科...尽在111580.com

诸此说明 , 探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论述的证、方、药三者之间及方中药物配伍、药量大小与功效之关系 , 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药理、药化的研究 , 对说明并丰富中医药的内容 , 推动中医药理研究均有重大意义 。

广东广州中医学院 张志民 李锐

探仲景用附子、干姜、炙甘草的用法

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泻心汤等少数方外,仲景用附子,多与干姜、生姜相配伍。笔者体会:附子与生姜或干姜同用,有减少其毒性的作用。生姜散而不守,凡宜温经、散寒、发汗、行水之剂,宜生姜伍炮附子,如桂枝附子汤治风寒湿痹,真武汤治阳虚夹水之症。干姜守而不走,无泄邪、发汗、行水作用,故治亡阳者,多用于干姜伍生附子。

干姜:仲景用干姜与生附子相配伍之方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类等方。干姜与炙甘草相伍之方,除上述之甘草干姜汤外,还有治中阳不足,脾失健运,症见腹痛、便溏、呕吐等的太阴病主方理中汤。又如《金匮要略》甘姜苓术汤、为甘草、干姜加茯苓、白术,旨在暖脾燥湿祛寒水,治肾著病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腰如缠带重物。另外,干姜与苦寒之芩、连相配伍,如黄连汤之干姜、黄连并用,再加桂枝、参草、枣,治胸中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如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三方,既用干姜,亦用生姜,复用苦寒之芩、连,辛开苦降并用,治干噫食臭、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者。此类证候,皆宜健胃、导热、开结、安中,寒热补泻并用。

炙甘草:仲景用炙甘草之方甚多,约言之:与桂枝相伍,通利血脉,平冲制悸,如桂枝甘草汤治发汗后,心下悸、欲得按者;炙甘草汤治心动悸、脉结代者。与芍药相伍,舒挛缓急,如芍药甘草汤。与其他峻剂相伍,缓和峻药之性,如在调胃承气汤中缓和泻下之力;在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中,缓和麻黄发汗之力。与参、姜、枣相伍,有和胃健脾生津作用。

诸此说明,探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论述的证、方、药三者之间及方中药物配伍、药量大小与疗效之关系,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药理、药化的研究,对阐明并丰富中医药的内容,推动中医药理研究均有重大意义。

1.心病病机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灌溉溪谷,内润脏腑,外养腠理;又主神志,调节精神、思维、意识,统摄脏腑功能活动,主宰全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常表现为血脉异常和神志改变两类病机变化。

血脉异常:心不主血脉,常见心脏自身、头面、四肢及全身脏腑功能失常等病机变化。心脏自身病变以心动不安为主,心血运行不畅,而见心悸怔忡,或心中空虚,气短心痛等症。心动过速或过缓,引起脉搏的跳动频率、节律、强度等改变,而见数、迟、虚、实、滑、涩、促、结、代等脉象变化;头面部,当血气上冲时,为面红目赤,唇红,舌尖红赤、疼痛、溃烂,或吐血、衄血。血气失养时,又为面色淡白、萎黄,唇舌淡白。当血行不畅时,又见面色晦暗、黧黑,唇舌青紫,或舌有瘀斑瘀点;四肢部分,血脉充盛时,四肢烦热,手足心发烧。血脉寒凝时,四肢逆冷,手足冷痛,爪甲紫暗。全身脏腑失却血气供养,可见脏腑功能低下、衰退的各种表现。

神志改变:心不主神志,常见心神失养、心神受扰和心神无主等病机变化。心神失养,以心神不宁为主,可见心绪不安,思想不集中,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心神受扰,轻者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重者表现为烦躁不宁,狂言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喜笑不休;或表情淡漠,沉默寡言,语言错乱,时哭时笑,呆痴等精神错乱症状。心神无主,轻者为嗜睡,恍惚,朦胧;重者为神志不清,突然倒仆,谵语,妄动。

心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特别是寒、热之邪最易犯心;内伤七情,悲喜忧思,易致心病。其它如禀赋不足,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久病重病,失治误治,病理产物停留,其它脏腑疾病的传变,均可引起各种心的病变。

心的病机多以虚、实为纲。从《黄帝内经》开始已有“心虚”的提法,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说:“思虑而伤心”。《脉经》最明确地提出“心实”和“心虚”的病机。如《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篇》云:“心实,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心虚,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其后,《千金要方》有“心实热”,“心虚寒”之说。《圣济总录》、《济生方》、《丹溪手镜》、《景岳全书》均有“心实”和“心虚”病机的详细论述。这是因为心虚,主要由于心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缺乏,易表现出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亏损的病机;心实,多由感受邪气或病理产物停留,邪正相争所致。《灵枢·邪客篇》有“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说:“心为一身之大主,而不受邪,受邪则神去而死。凡言邪之在心者,皆心之包络受之。”即凡属外邪相侵,多归咎于心包络;内伤虚损,功能衰退,才责之于心。至于是否一定要将心病偏实归咎于心包络,偏虚归属于心,并无多大争论价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心病从虚、实分类确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心实的病机《黄帝内经》早有关于心实病机的论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还提出“心气实”、“心气热”等概念,但未正式提出“心实”二字。《中藏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与《内经》的提法大体相同。直到《圣济总录》才正式提出“心实”之词。如该书《心脏门》说“左手关前寸口脉阴实者,心实也。”后世《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亦说:“心实者,多火而多哭。”均说明心实的病机客观存在。心病偏实主要因感受外邪或病理产物停留所致。感受外邪以火、热、寒邪为主,易致心火亢盛和寒凝心脉;病理产物可为痰浊、水饮停留,闭阻心脉、心神。或为痰火互结,扰乱心神。或为气滞、血瘀、阻滞心脉。总之,痰、火、寒、气、瘀是导致心实的主要因素。不过邪气侵犯或病理产物停留仅为引起心实的要素之一,必须还有心气和心阳的亢盛,才能与邪气相争,产生机能亢奋、有余的实性病机变化。

1)心气亢盛:心气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动力和前提条件,亦是保证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心气以和为顺,若受邪气侵犯或病理产物干扰,则会过度亢奋,反而为害,引起心脉或心神功能异常。《灵枢·淫邪发梦》说:“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最早提出心气亢盛的病机。《诸病源候论·心病候》说:“心为脏,而主里,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臂膊腋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详细阐述了心气亢盛病机所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心气亢盛的病机可分为气滞心气、痰阻心气和寒凝心气三个方面。

①气滞心气:心气贵在周流不息,一刻不可停滞。七情所伤,气机不畅,可使心气郁滞,引起气滞心脉或气闭心神等病变。

气滞心脉:情志怫郁,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干扰心绪,心情不畅,而致心气郁滞。如《症因脉治·心痹》云:“心痹之因,或焦虑劳心,心气受伤。”心气不能推动血行,血流滞塞,而致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表现为心胸憋闷胀痛,牵引肩背,时作时止,善太息。此种心痛以胀为主,与精神情志因素变化密切相关。如《灵枢·口问篇》所说:“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更明确指出:“七情之由作心痛。……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

气闭心神:强烈的精神刺激,恼怒惊骇,或悲痛欲绝,情志过极,遏阻心气,轻者可见胸中气塞、心胸痞闷不舒、喘促气粗等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情志过极,心气被遏,进而影响肺气不利,心肺气机同时阻滞,气停胸中,上逆而成。重者气血逆乱,蒙闭心神,心不主神志,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景岳全书·杂证谟·厥逆》云:“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此乃气机郁闭而成的气厥实证,与心气郁滞有密切的关系。胸膈喘满,为气郁伤肝损心,肝心气滞,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卒然倒仆,神志不清,心神昏愦,非心窍蒙闭,绝不可见。说明心因受到强烈精神刺激,心气陡然闭塞逆乱,进而心神失司,导致昏仆。

②痰阻心气:痰浊是津液失调停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浊内停,阻滞心气,既可痹阻心脉,又可蒙闭心神。

痰阻心脉:素体肥胖,或痰湿内盛之人,因痰浊之邪久恋,粘滞难行,增加心气阻力,可使心气困顿而郁滞。气机不畅,心血运迟,渐致心脉痹阻。可见心胸憋闷疼痛,心悸气短,身体困重,舌苔厚腻等症。《症因脉治·胸痹》指出:“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在注释时云:“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详细阐明了痰浊壅塞心肺之气而致心脉痹阻的病机。

《伤寒论》方药解析 栀子豉汤

聂惠民

  [原文]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提要]

  汗吐下后,热扰胸膈的证治。

  [阐论]

  汗吐下后,余热未尽,留扰胸膈而成虚烦。“虚烦”是证候名称。烦者,热也,指病因为热邪所致;烦者,心烦也,指病症为热扰心神而生。因此,“烦”字有二层含义,一指病因,一指病症。“虚”字说明了病变的性质,且有鉴别诊断的意义。“虚”,非指正气虚,故不能理解为虚实之虚。虚之含义亦有二:一则指本证无实邪之谓,此与有形之“实”邪相对而称。汗吐下后,邪热虽然内留,但并未与有形之物相结,只是无形邪热留扰胸膈,蕴郁上焦,故称为虚烦。二则,意在与胃实之腹胀硬满致烦、结胸之水与痰结致烦等实烦对比而言。

  虚烦虽无实邪,但却有火热之郁,故亦可称“郁烦”。火热之邪,郁于胸膈,因而致烦。故证见心烦不得眠,这是轻证;若重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反复颠倒,为虚烦之甚,乃因热甚,故见翻来复去,坐卧不宁;心中懊憹,形容心中烦乱特甚,而有无可奈何之状。刘河间在《伤寒直格》中比喻为像吃了巴豆或草乌头后那样心里难受,足见懊憹之痛苦已非一般了。火郁当清之,发之,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以除虚烦。

  栀子豉汤的栀子,性味苦寒,体轻上浮,既可清宣胸膈郁热,又可导火热下行;豆豉气味轻薄,既能解表宣热,又可和降胃气。二药配伍,清中有宣,宣中有降,为清宣胸膈郁热,以治虚烦懊侬之良方。若兼少气者,加甘草以益气和中;若兼呕者,加生姜,既可降逆和胃止呕,又可协栀子、豆豉以散火郁。

  本方煎服事宜:①先煎栀子取其味,后纳豆豉取其气;②方后注有“得吐者,止后服”一句。关于本方服后是否出现吐象,即本方是否为吐剂。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如成无己、柯韵伯等认为是吐剂;陈修园、张隐庵等认为不是吐剂。此外,还有的医家认为服后汗出,理由是本为清宣之剂,有解表作用。笔者认为本方非为吐剂,即使服后有出现呕吐的,亦多因病邪郁结,服栀子豉汤后,宣散开郁,因 势发越,往往引起呕吐,可视为郁热外出之象。临床实践,可见服栀子豉汤有吐者,亦有不吐者;有汗出者,亦有不汗出者,所以不可偏执一面,而不及其余。

  值得提出的是,仲景开火郁,用栀子,不用黄连;治少气用甘草,不用党参、黄芪;治呕用生姜,不用半夏,这种用药独具特色,当细细体会。《伤寒论》用栀子者,一为本方,一为茵陈蒿汤,用以清热除湿。本方栀子清热,泻火、凉血,可治在血分,故用栀子而不用丹参、郁金等活血化瘀之品。

  笔者临床应用

  (1)外感初起:用于辛凉解表,宣透外邪,可加柴胡、黄芩、芦根、茅根等解外清热之品。

  (2)郁热胃痛:证见胃脘疼痛,口干便燥、舌红苔黄、或急慢性胃炎、溃疡病可用小陷胸汤(黄连、半夏、栝楼)。

  (3)治虚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证见胸中满闷、烦乱不宁、夜卧少寐,口燥咽干,脉细略数、舌红苔淡黄者,可加入生地、百合、远志、麦冬。

  (4)治小儿肺胃蕴热,证见口疮舌红或牙龈肿痛、便燥舌红者,以本方合入竹叶石膏汤。

  (5)肺炎:证见身热、胸热烦扰,或肺炎后期,郁热不尽,微咳有痰者,以本方加入双花、川贝、桔梗等清热止咳化痰之品。

  (6)热淋:下焦郁热,小便不畅,尿频、尿急、伴有尿痛、烦闷腹胀,脉弦数,舌红、苔淡黄。以栀子豉汤加生地、竹叶等。

  (7)热利:下利不爽,便日数行,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心烦胸闷,脉数,苔淡黄。以本方加葛根、黄连等清热止利之品。

  医案选录

  医案一:热扰胸膈证

  王×,男,50岁,工人,1988年11月初诊。半月前患肺炎,住院治疗身热已除,咳嗽亦愈,经查血常规及胸透已正常。惟自觉胸闷窒塞,郁而不畅,心乱不安,夜卧难寐,反复颠倒,入睡极难,昼日头晕口燥,舌红苔黄,脉弦且数。证属热病差后,余热留胸,扰及心神而致。治以清热解郁为宜,疏栀子豉汤加味,方用炒山栀15g、豆豉10g、金银花15g、百合 15g、生地10g,水煎温服。进药三剂,安然入睡,余证亦轻,共服六剂而愈。(《聂惠民医案》)

  医案二:虚烦证

  王××,男,28岁。先患外感,身热不解,继而心烦殊甚,坐卧不安,辗转反侧,难于成眠,心中愤愤而无可奈何,全家惶惶,因来医治。其脉数而苔黄,问其大便不秘,小便色黄。此为虚烦之证,为疏方:生山栀三钱、淡豆豉三钱。服药不久,心胸烦乱尤甚,继而上涌作吐,吐时一身出汗而病愈。(《伤寒挈要》)

  医案三:夜啼

  马×,女,6个月,1989年8月1日初诊。

  代述:患儿平素夜卧安静,近三、四日夜啼,哭闹难止,不知何故?视其小儿发育正常,营养尚佳,进乳正常,二便通畅。舌尖红、苔淡黄,指纹略紫。证属心肺蕴热所致,拟清热养神之法。处方:生山栀6g、豆豉3g、甘草3g、炙鸡内金10g,三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药后夜卧安然无恙。(《聂惠民医案》)

  [原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

  [提要]

  热郁胸膈,气机不畅的证治。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提要]

  热扰胸膈,气血不利的证治。

  [阐论]

  这二条原文补充说明了栀子豉汤证的证候表现,从而得到全面的认识。

  “发汗,若下之”说明汗下之后,热邪郁结胸膈,比上条病机又进了一层,故见“烦热、胸中窒”。胸属上焦,心、肺同居于中。心主血,肺主气。若火热之邪郁结胸膈,既能影响血分,亦能影响气分,而使病情发生不同的变化。“烦热、胸中窒”是郁热之邪,影响胸中气机不畅而成。烦,是指心烦;热,是指身热。表现为因热而烦,心烦特甚。胸中窒,是指胸部有堵塞不舒的感觉,并无疼痛之征。此症状说明本证不仅是郁热,而且有气机不畅。但邪郁只在气分,并未影响血分。郁热得宣,则气机自然畅达,诸证迎刃而解,治仍宜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但不见恶寒,说明邪已化热入里。邪热入里,郁于胸膈,必见心烦懊憹等。本证所见“心中结痛”,乃火热郁于胸膈为甚,不仅影响气机不畅,而且影响血脉不利而致。所以心中结痛比之“胸中窒”更为严重。因其病因是火热郁结,故仍用栀子豉汤治疗。  

  火热郁于胸膈所表现的心烦、心中懊憹、胸中窒、心中结痛几个症状,可以看作是栀子豉汤证的轻、中、重不同类型,同时又是病邪逐步深入的反映。仲景对火热郁于心胸、影响气血则发为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治疗仍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既不加香附、枳壳理气之品,亦不增丹参、郁金活血之品,此乃卓见非凡,足以供后人效法。    

  表邪入里,有多种途径,有传入本腑之蓄水、蓄血证;有传入阳明之白虎汤、承气汤证;有传入少阳之小柴胡汤证等不同证候表现的各种变证。本条所论为外邪入里、郁于胸膈而致。太阳受气于胸中,胸与表为近邻,故有“邪气传里必先胸”之说。心主血、肺主气,二者同居胸中,热扰胸膈,火郁不宣,可以影响气分,也可以影响血分,心肺皆可受累。77条火热之郁影响气分则气机不畅而致胸中窒。胸中窒塞包含了肺气不利,临证所见,肺炎患者常有此种表现。78条火热之郁不仅影响气分,而且影响血分,其气机不畅,血脉不利而致,心中结痛。此结痛不但有窒塞感,同时有疼痛感。故栀子豉汤证的变化是:“心中懊憹”(火热初郁) ——“胸中窒”(火郁气滞)——“心中结痛”(火郁血滞),可见其病症由轻变重,病机由气及血,逐步加深的变化。临证所见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胸闷,胸前区痛,心悸等类似于此。据此笔者治疗肺炎、心肌炎之患者,常辨证加入栀子豉汤应用,可获良效。B05.3

  栀子厚朴汤证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提要]

    热扰胸膈兼腹满的证治。

    [阐论]

    “心烦”、“卧起不安”与76条的“虚烦”、“反复颠倒”词异而义相同。此证出现于伤寒下之后,可知为表邪内陷,热郁胸膈。“腹满”,即腹胀。本证没有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等腑实证,说明是热及脘腹,气机被郁。“卧起不安”形容虚烦、腹胀满之甚,已达卧起难安的程度。综上分析,此证为无形邪热郁结胸腹所致,火郁之邪已内涉阳明,病机已向深发展,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宣郁,利气消满。


    本方是栀子豉汤与小承气汤化裁的合方。因其腹满仅是气滞而无腑实,故取小承气汤而不用大黄泻下;又因其表邪化热入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