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十六课:圣人VS精英

 火岩山 2022-02-08
 
上一课说到在春秋战国时候,由于天道智慧的下移,诸侯士大夫阶层甚至平民阶层也有机会学习获得前人的经验和知识,其中的一些优秀的佼佼者,有了自己的天道认知和理解,也有了自己的天下管理思想和主张,所以他们也就有了发言权、监督权、建议权甚至有了竞争上岗的机会。人类也就有了两种治理模式的竞争和比较。
一种模式也就是中国上古圣人所探索出来的模式——天人合一模式。即以有限群居有限工业加自然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组织体系,保证人的生命安全、粮食安全,从而能够以周期的恒定的稳定的状态延续人类群体生存,直至到终点。在这种模式下,圣人能否定期出现是关键。只有圣人可以通晓天道,可以制定和修正历法以正确地指导自然的农业生产,才能通过各种微小的异象预测到自然灾害以实现全体的避灾和组织救灾。
天道下移,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天道知识,由于人和人对知识的学习理解有不同,所以产生的思想主张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也就是所谓的道裂为百。那么谁的思想主张是对的管用的呢?谁也没标准答案,而且在天时地利不一的各种情况下,某一个条件下某种主张管用,换一个条件,又不管用了。对于社会而言,把各种思想主张都试验一遍的成本很高,几乎不可能实行,所以各家各派只能各显神通竞争上岗。最初的竞争方式是游说,各家各派各找诸侯聊天、著书立说、广收弟子。再后来似乎法家、儒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各家都有机会在政治舞台上展示了一番。发展到现代,这种模式发展成比较恒定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精英政治。
 
圣人VS精英,圣人如何胜出?这就是本章的主题。圣人为什么会沦落到和精英同台竞技呢?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可能更能理解和认可精英的思想主张,因为精英似乎更愿意满足普通人的欲望、愿望,更容易给人以各种承诺。圣人要想着把人类带回正道,就不得不和精英同台竞技……要不就只能学老子,拂袖而去。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精英之间的竞争与圣人精英之间的竞争,是两种性质的竞争。精英之间的竞争,就像儒法之争、驴象之争、蓝绿之争;而圣人精英之争,则是天道人道之争,是更高维度上的竞争。圣人之治是行天道,人类安定安全稳定地度过属于人类的时代;精英之治是行人道,人类分成各种维度的集团群体竞争着动荡着度过属于人类的时代。
圣人和精英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圣人可以彻底化身于全部人类的代表,可以彻底无我,可以彻底放弃属于“我” 这个概念的任何边界。精英永远只能代表某一群体的立场观点和利益。所以圣人所能做到的彻底“无我”是精英所不能够做到的终极竞争力。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江海王天下之溪谷河流为例,讲清楚圣人想要王天下,就得比天下更低,要容得下天下。善下两个字是关键。
江海之“下”是指物理位置的“下”,那么圣人之“”又是指什么呢?
“善下”的“善”不仅是指技术、手段,也是指心境、态度。不仅要有下的技术和能力,也要有“下”的意识和态度。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句详细解释了“下”的内涵:包括“言下之”、“身后之”为主要特征的行为。
“以言下之”,如果解读成在语言上表现得谦下,那就成伪君子、老好人,光说漂亮话的老油子了。以言下之,很明显,这里的“下”作动词用、为谓语,宾语为“之”,指代民。以言下之,就是以理论征服说服民众。要实现这一点,其实要受得了委屈,要听得了骂声,容得下各种污言秽语,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报怨以德”。面对各种谩骂、误解都要能够接纳、能够理解还得一以贯之地以理服人,要跟各种不理解不配合讲道理摆事实,通过各种形式的方式让人明白什么才是对的。
那么这种“以言下之”与“以知知邦”的区别在哪儿呢?也许后面还会有哪个章节会展开论证。如果后面不再论述,那么这里真的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点位。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句也一样。“先”“后”都是做动词用的。“先民”,就是带着民众以正确的方式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是思想、是“无”在民先;以身后之,而有形的身体、物质的享受在后是思想在前能够实现有效带领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圣人能够做到物质享受在后呢?因为圣人根本不在乎人世间有形的财富、资源和能量。
以上两点构成圣人对精英的绝对的竞争力——能容精英所不能容,能受精英所不能受。不跟民众百姓争利、不和精英争地位名誉。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所以圣人处于上位的时候,基层百姓并不会感觉到负担也没有增加任何负担;处于百姓前面的时候,人民也不觉得这是伤害或者有什么屈辱。所以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推举支持这样的圣人当领袖而且一以贯之始终支持。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不和百姓争利,不和精英争名,所以天下没有谁可以与之争领袖之事实。圣人如果不撂挑子,要管天下的事儿,要不要争实际上的领导权?要争,没有这个事实的权力,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但是圣人争的不是名和利,而是为天下做事的权力和责任

如果不争,怎么会有遵义会议毛爷爷的重回领导岗位?如果没有广大红军指战员的普遍支持和力推,毛爷爷又怎么能够重回领导岗位?

 

图片

油画《遵义会议》·彭彬绘(网图)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课:去中心化天下治理模式的大国担当
第六十一课:去伪存真之基础——大伪的识别
第六十二课:新年送给奋斗着的奋斗者——听一千次成功学课程不如学通此课管用
第六十三课:把事情做到圆满的要务之基础——防病于未然
第六十四课:把事情做成功的秘诀
第六十五课: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