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的“逢三必变”原则

 影谭翰墨 2022-02-09

草书,尤其大草,有一种说法叫“逢三必变”,意思是:写到第三个字的时候必须有变化,再不变化,这个字组就会感觉“平”——平淡寡味。甚至影响整篇作品的品味。对不对呢?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草书特别是大草必须充满变化,在变化中求得和谐,从而充满了趣味。这是从技术层面上的要求,若从抒发情感的角度上来讲,书家心中无字、无法,顺心而为,理应变化,不变才不可能。说不对,是因为大草不是“逢三必变”,而应“字字有变”,“逢三必变”可以说是底线要求。你观察一下古今高手的大草便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字字不雷同,总会处处、时时有变化。

从何处变?或从大小上有变,或从疏密上有变,或从欹正上有变,或从轻重上有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注意一点,浓淡、枯湿变化是蘸墨、走墨的结果,不能为了追求这种变化,故意饱墨求枯、求淡,落入斧凿俗套,有失道法自然。

字字有变,且变得合理、美观,当然是困难的,甚至是十分困难的。好不容易“立”住单字结构,如今为了变化的统一,还得再去“破”它,相当困难。草书名家张旭光说的“大草需解散楷法”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他说的已经够谨慎、含蓄了。实际上,大草需要解散的并非只有“楷法”,即便是“草法”也得解散。道理很简单,你学会了小草,掌握了草法的笔法、结构,依然写不了大草。要想写好大草,必须解散小草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草“无法”,所有的大草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再创造。其他书体,只要你愿意下功夫,都可以写的和先贤差不多,在任何时候、任何作品中出现这字的时候都可以“再现”,而且不失美观。大草绝对不行,你按照先贤的写法放在你的作品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的姿态源自因势赋形,只会在那篇作品中是合适的。那些经典的大草作品即便书家再写一遍、十遍也不会雷同——除非自己临摹自己。

所以,学大草学习经典古帖的字形是十分愚蠢的,毫无意义的。要学,只能学先贤的变化,为何变?如何变?还能怎么变?(结体、笔法等小草就能学到,用不着到大草里学,也不能在大草里学)。只有弄明白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敲开大草之门。说的更绝望一点,许多人一辈子也不会敲开这扇门,不是门有多结实,而是先有人(性情、文化、眼界、天赋),才有大草作品,而不是反之。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则不会成就更好的大草。俗话说,字如其人,在大草上是最接近这个论断的。

本欲点提变化,不留神就扯远了,打字不易,就留着吧。一笑。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