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把知识变成认知的过程

 ylqhappy 2022-02-09

商业洞察 丨作者/ 刘 星  

这是战与读公众号的第17篇原创文章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习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接触到大量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

按理来说,学习的知识越多,我们就该应该取得有更大的成就。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知识的大量学习并没有让我们获得相应的成功。

这让人不禁疑惑,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

学习知识是很容易的,但知识并不会实际改变我们的行为。

只有将知识别变成你我们的认知,才能带给我们确切的改变。

所以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的学习方式没有用。

真正有效的学习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学习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把未知,变成已知。

比如像牛顿、特斯拉、爱因斯坦这样的人,他们非常伟大,充满探索精神。

他们通过大量的推理、实验,点亮未知的地图,努力为我们揭示这个世界真实的运行规律。

他们发现了“牛顿三大定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把人类未知的东西,变成已知。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牛顿三大定律”,什么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那么你去学习、了解这些定律,这个过程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

但是,因为晦涩的语言,复杂的图表,艰深的公式,这些伟大的发现,我们又可能往往看不懂。

这时,就需要进入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把已知,变成认知。

当你要学习牛顿力学时,你也许不会去看牛顿的著作,你会去买一本讲解牛顿力学的教材,会去看牛顿力学在生活中大量的应用实例,甚至你去做一些相关的实验。

这就是把已知,变成认知。

把已知,变成认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道”一样东西,更是“认知”一样东西。

明白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

学习的目的,是把牛顿三大定律等这些早已存在的知识,放到你的脑子里,变成你的认知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知识增量,成长才会有更好的质量。

因此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一个未知变成已知,然后再把已知变成认知的过程。

而真正有效的学习过程是消除知识和认知之间的差距的一个过程。


2

为了消除这个差距,我们有很多方法。

曾经一位多年研究“学习问题”的教授分享了提升学习效果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坚持记笔记

除非一个人能够拥有一对录音机般的耳朵(这种人只占人口总数的0.0001%),否则他根本不可能仅靠听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事实上,研讨班结束30小时之后,那些仅靠听来学习的人就只能记得不到50%的内容。

24小时之后,他们会再忘记25%。

而1个月之后,他们所能记得的新知识就不到5%了。

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笔记。

第二件事:在24小时之内重读笔记

在24小时内总结那些让自己“啊哈”一声(恍然大悟)的东西,或者是一些重要的理念。

将这些重要理念清楚、整洁地写在一个笔记本上,或者把它们储存在计算机里。

为什么一定要清楚、整洁地记录呢?

因为当你想要复习时,如果字迹潦草,很多人有时甚至认不清自己的笔迹了。

这样的笔记毫无意义。

第三件事:将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别人

在学习完或是在结束培训回到家里一个星期之内,最好能预定一间会议室,跟自己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伙伴分享自己学到的那些让自己“啊哈”一声的东西。

或者在抖音等互联网媒体上做分享。

要想开始应用新知识,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把它传授给别人。

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真正听从这些建议。

只要一学习完,我们似乎就重新忙碌起来。

这就凸显了一个问题:让人们应用自己刚学到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这一条巨大的鸿沟。

那么有没有填补这一鸿沟的方法?


3

这个世界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

“知道”是一种状态,而“做到”是一种结果。

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例如他们从书本、录音、录像、研讨班上学到的东西,与他的实际做法(他们如何应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很多人往往会用大量的时间去获取新知识。(也就是停留在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而不是想办法将自己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知和行之间的差距也在变得越来越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们不能知行合一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信息过载。

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掉进去的陷阱,因为如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去读一本新书、看一段新视频,或是参加一个研讨班。

因为,获取新知识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

于是我们总是在接触新知识,却没有停下来去整合它们,并将其付诸实践,问题就来了。

不断接触新信息,偶尔参加一些研讨班,或者只读一遍书,这些都只会让你养成迅速遗忘的习惯。

那样你只是在训练自己获取信息,而不是学以致用。

“如果继续这样不停地接触新知识,我们的大脑就会堵塞。”

知识来得非常容易,但却并不会实际改变我们的行为。

第二个原因:消极过滤

人类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实相当混乱,也就是说,我们有一种“发臭思维症”(是指对那些积极的、哪怕是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半信半疑,或者干脆拒之门外的症状。)

由于在年少时并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所以我们开始对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怀疑。

自我怀疑让我们开始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过滤。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用焦虑、消极、犹豫不决、先入为主或者是坚持固有思维的态度去判断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

“发臭思维症”会让我们只能学到或利用自己接触到的一小部分信息;只能发挥自己的一小部分潜力;过早地拒绝大部分信息。

我们本来可以100%地听到自己身边的人在说些什么,结果最终只有10%的信息能够进人我们的潜意识。

如果我们一直抱持消极过滤的思维,没有一个积极开放的态度,你就很难消除知行之间的这条鸿沟。”

第三个原因:缺少跟进

人们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认知的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跟进,而这是所有障碍当中最难克服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制订一份周密的计划。”

“为什么说它是最难克服的呢?”

因为学习不只是一段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将自己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你才是在真正地学习。

如果在接触了新事物之后,没有制订一个跟进计划,猜猜结果会怎样?”

“我们很快就会恢复旧习惯。”

成功人士懂得如何学习,并且会订出学习计划。

除非我们有动力想要去学会一件事,并制订出计划去正确地完成,否则他们根本不会坚持太久。

彼得·德鲁克的话:“没有什么好事是偶然发生的。”

因此,要想将知识变为行动,你需要制订一个跟进计划。


4

真正有效的学习过程是消除知识和认知之间的差距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消除知行合一三大障碍的一个过程。

到底怎么去消除?

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了很长时间。

直到我最近了解了知和行之间(把知识变成认知)那缺失的重要一环——重复,重复,重复!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东西。

“知道”“做到”的过程中,一共要经过3个层次的转变。

第一层次的转变:知识层次的转变

也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

这是最简单的,也是花费时间最少的一层转变。

要想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你只需要读一本新书,听一段新的音频,看一段新的视频,或参加一次培训班就可以了。

这就引出了人们为什么没能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一个原因:学习新知识要比努力将其付诸实践有趣多了。

因此,我们就很容易出现信息过载,让自己沉没在一个信息的汪洋之中。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就是:我们必须“少而精”的学习。

 “我们首先必须确定自己需要学什么,然后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学这些东西。”

 你需要掌握多少食谱才能真正减轻体重?

答案是:“只要一个就可以了,就是你能真正坚持下来的那一个。”

如果你学习管理,你不能总是不停地寻找下一个新的管理理念,而是要学会对你刚学到的理念进行跟进。

我们应该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地去学习。

曾经有一个管理专家被邀请为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做一次演讲。

在正式登台演说之前,这家公司的总裁邀请管理专家参观他们的公司总部,了解他们多年来一直在传达给管理层的各种管理理念。

他告诉管理专家:“我想让你强化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重复的东西,而不是为我们指出新的方向。”

那位总裁一直都在坚持将人们的能量聚集到一起。

所以要想克服知行差距的第一个原因,秘诀就是学习的时候要努力做到少而精——将精力集中到少数几件事上,然后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专注、专注、专注!


5

当然,这里的重复实际上是指间隔性重复。

间隔性重复是一种学习技巧,在使用这个技巧时,你不止在一种场合、一种情境下接触某一知识。

你会隔一段时间就重复接触到这个知识,直到它最终沉淀下来。

有人把间隔性重复称为“行为条件学习”或“内部强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仅仅通过一句话很难让一个人产生持久的变化。

它必须不断地被重复,不是不间断地反复,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再重复。广告商们一直都在这样做,他们把这些重复称为“印象”。

他们发现,在让客户了解自己的产品并说服他们采取行动之前,你一定要让他们多次接触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所以说,一个懂得重复的力量的人会拥有决定性的优势。

当学会用间隔性重复来集中思考某件事时,我们就会记住它。

“间隔性重复”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跳出“遗忘流程”的方式。

一旦我们在学习中真正懂得了“少而精”的道理和“间隔性重复”的重要性,我们的学习效果将大大提升。


6

第二层次的转变:态度变化

态度是一个带有情感色彩的知识因子。

当你对某个东西产生强烈的积极或消极情感时,你就会形成自己的态度。

“改变态度要比获取知识更加困难。”

因为我们常常会说:“我知道你在说什么,可是……”

因此,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你永远都不可能消除知与行之间的差距。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消极过滤系统来消除自己的“发臭思维症”,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没能学以致用的第二个原因。

怎么去改变?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过滤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积极聆听

要想多留住一些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关键就在于要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

聆听的要点:

  • 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之见;

  • 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

  • 带着积极的期待;

  • 手里拿支笔,准备做记录

  • 带着强烈的欲望,不仅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还要努力激发出自己的想象力,带着一种“我该如何应用”的态度。

只要能带着一种积极的过滤系统去聆听,你就不再只能吸收自己听到和读到的10%的内容,而是学到比想象的多得多的知识。”

一旦学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倾听,你就会把你听到的内容跟自己接触过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你甚至会想出一些新的方法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带着一种开放而积极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这是让自己成长的最好方式。

同时,在积极聆听的肥沃土壤可以让里面的种子结出千百倍的果实。

因为它会带来一种“可能性思维”

什么是“可能性思维”

在1954年以前,公众一致认为,4分钟内跑完1英里对于人类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直到罗杰·班尼斯特在一分钟内跑出了3分59.4秒的成绩,他的表现就体现了一种“可能性思维”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取得远远超出众人的进步。

因为,这些人都是可能性思考者。

他们对新信息保持开放心态,而且不断寻找机会来应用自己学到的新知识,他们的做法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老师、导师或教练所能想象的方式。

他们是可能性聆听者、可能性参与者,以及可能性实践者。

但,即使你能积极聆听、拥有可能性思维,你依然需要进行重复。

因为62%的观念在被人接受之前,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就是:

呈现

呈现

呈现

呈现

呈现

呈现

有趣的是,呈现6次似乎正是间隔性重复的秘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拒绝到接受需要经历6个阶段:

第一次接触:立刻拒绝,因为这个观念跟我之前的想法有些冲突。

第二次接触:抵制,我明白了,但我仍然无法接受这个观念。

第三次接触:部分接受,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仍然会有所保留。

第四次接触:完全接受,因为我感觉这个观念跟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完全一致

第五次接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部分吸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

第六次接触:完全接受,据为己有,并将其传播给其他人。

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所体验到的积极经历越多,你就可以自动跨越这6个步骤,这样一来,许多创造性的想法几乎会不知不觉地浮现出来。

最终你就会成为一个“反向偏执狂”

什么是“反向偏执狂

 “反向偏执狂”就是那些认为世界在合伙照顾自己的人。

当一个人总是习惯进行积极思考时,他就容易成为一名“反向偏执狂”,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有时候我们在完成这个过程时需要帮——我们需要启动“绿灯思维”


7

第二个方面: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当你参加会议时,只要一有人提出任何新想法或新的项目建议,你就立刻开始指出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想法或建议是可行的。

换句话说就是,你要鼓动大家接受这个建议。

在其他人提出所有积极、富有创造性的看法之前,你要阻止任何消极的反馈。

哪怕是跟朋友私下里聊天,也尽可能的指出朋友想法或建议是可行的,这个就是“绿灯思维”

在启动“绿灯思维后,不是说你不可以提反对意见,

而是说在你给出任何消极反馈之前,你一定要首先给出积极的反馈。

如果我们一直训练自己运用“绿灯思维”长期专注在积极的可能性上,那么你的关注点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这个策略无疑可以让我们去养成新的思维和过滤信息的方式。


 8

第三层次的转变:行为转变

这是最为困难的变化层次,当然这也正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为什么做到这点非常困难呢?

因为要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你必须采取真正切实的行动。

当你做一件事很长时间之后,即便学到新的方法,你也很难作出改变。

“如果在接触新事物之后没有立即跟进,你很快就会恢复老习惯。”

真正有用的是马上开始练习。

越快实际应用一种新学会的知识或技巧,你就越容易掌握它。

因此,要想将知识变为认知,做到行为上的转变,你需要制订一个周密的跟进系统。

如何打造跟进系统?

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写

有了大量输入之后,你就要开始不断思考总结。

怎么思考总结呢?

写。

每次学习遇到“啊哈“的深受启发的东西或者理念时,我就会随手把自己零碎的想法写下来。

写,就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输出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你的大脑会调动你记忆中本就有的一些相关知识。

刚开始写的可能是一个个零散的段落,最终可以集结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这时我再把逻辑写成一篇相关的文章。

每一次写作,都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梳理。

让你对所学的知识领悟的更深,掌握的更加牢固。

第二:分享

除了写还要练习说

说,就是讲给别人听。

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教别人。

你可以邀请热爱学习的几个好友,或者是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组建一个群,把你学到的这些知识在群里面分享,你也可以在抖音等平台去分享。

例如我在开早会时,经常会给团队做分享。

分享的就是我学习的知识,自己思考和总结出来的内容。

我建议你一定要试试,把你的思考,学习所得,讲给别人听。

你会发现,你本来以为想得特别明白的事,其实讲不出来。

讲不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不是因为你表达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想清楚。

你在脑海中想的时候,很多细节其实都被忽略掉了。

但是在讲的时候,就不可能忽略细节。

所以,讲就是逼着自己,把刚刚学到的东西,理解得更加透彻。

而且讲完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其实不是听众,而是你自己。

第三:实践

学到知识你要付诸实践,同时表扬或修正自己的进步。

例如你学了一个减肥的方法,那么你要立马付诸实践,当你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就立刻表扬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立刻修正。

有一段时间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深受启发,因此不管是在跟朋友的聊天中,还是在跟团队伙伴的约谈中,我都会有意识的运用“非暴力沟通”。

只要有一点效果,就自我肯定一下,做的不好,就再去重复学习,然后再去运用,不断地修正。

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慢慢的我对“非暴力沟通”的理解就变得更加深入,运用也越来越熟练。

要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关键就是要强调积极面。

在你实践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时,要立刻肯定自己。

千万不要等到完全做对一件事之后才去自我表扬。

刚开始,你的表现可能只是接近于正确,但这时你就应该自我表扬。

然后你再自我纠正,这样你才能动力持续改进自己。

最重要的是把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不断地重复、重复、重复!

我们的跟进系统是建立在我们讨论过的前两个原因(信息过载和消极过滤)之上的。

除非你首先集中学习几件事,并且根除自己的发臭思维症,否则这套积极跟进系统并不会产生太大作用。

但它仍然是弥合知行差距,让我们把知识变成认知的关键所在。


写在最后:

先要把知识变成认知,关键在于重复、重复、重复!

而这个重复指的是间隔性的重复。

我们的重复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的:

第一个层面:学习上的重复

即对学到的知识点,在不同场景下,不同时间段内重复学习,加深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

第一个层面:行动上的重复

即对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跟进系统,通过写、分享、践行的方式,让知识内化,最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变成自己的认知。

只有你把这两个层面的重复都做到,并且不断地重复、重复、重复,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才能让你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认知。

很少有人能够通过读一本书、听一段音频、看一段视频或者是参加一次培训班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在每一位成功人士的生活中,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金线。

那就是专注的金线,再加上坚持。

“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种独特的能力,他们能够像激光一样将自己的能量集中于一点,并在整个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焦点的集中。”

你必须卷起袖子亲自实战,成为一名真正专注的学习者。

然后你必须学会通过一种积极的心态过滤新的信息。

最后,你必须制订一份计划,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立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