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怎么写都不出奇?看完这个你就懂

 青木森森 2022-02-09



清代碑学观念中有一种趋向,即认为各字体存在技法、审美的因循关系。这种思想影响到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们,篆隶、隶楷之间被认为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往往篆隶不分、隶楷不分,甚至隶行、隶草之间也藕断丝一连。

图片
吴昌硕 书

篆隶杂揉
    
曾熙在一幅扇面隶书作品中写到:'隶分近多不能辨别,覃溪翁引据极详,未能以一二语剖析之,故学者无一定准绳:…又削篆之圆而为方,化篆之曲以从直,所以便佐书即隶书也。豁(注:通由)隶而波磔之乃有八分。”而张宗祥《书学源流论》对隶书的定位是:“散篆而为隶,散隶而为章草。

图片
何维朴 书

民国时期像这样认为隶书与篆书在书写上有紧密联系的观点还不少,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已经在理论中和实践界形成了共识。曾熙还曾说:“学书当学篆,次分,次真,又次行。盖以篆笔作分,则分古,以分笔作真,则真雅。

郑孝青也认为隶书“实由大小篆以及古文变化而出,故欲知隶法者,不可不知篆法”。篆法能够让隶书质朴古雅,沈曾植说:“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

图片
沈曾植 书

如上这类书学观念,影响到了民国时期的篆书、隶书的创作。民国时期的篆隶实践存在杂揉倾向,篆书带有很重的隶书味道,而隶书也带有很重的篆书意味,比如曾、李一系的隶书就有很浓的大篆颤笔笔意。

图片
曾熙 书

民国时期书法家们的作品有时甚至分不清楚究竟是篆书还是隶书,这一点在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家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民国时期“篆隶杂

揉”的现象可以说是比较大的一个创新,这种对篆隶共性的认识与运用,至今还有较大的影响力。

楷隶相参
    
民国时期隶书的发展,除了有“篆隶杂揉”的现向外,还有“楷隶相参”的现象。如前述,郑孝胥在隶书创作方面还不算新颖,但他主张“楷隶相参转出奇”,而且他还认为,“楷隶相参”本就是唐人以前之法。可以说,郑孝青在“楷隶”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图片
郑孝胥 书

另外,前已述及,曾熙主张“以分笔作真”,如此则“真雅”。他曾说:“鲁公初从长史,雅慕郎官,既取汉隶转折之法,尽扫羲献军垒。

图片
李瑞清 书

李瑞清的弟子胡小石在一幅楷书作品(书写年代不详)的落款中写到:“通以隶法,所谓以不似为似也。'而这幅作品的写法与常见的曾、李所写《瘗鹤铭》味道的楷书非常不同,具有浓郁的”二爨“气息。

图片
胡小石 书

沈曾植也曾说:”碑碣南北大同,大较于楷法中犹时沿隶法。”“隶参楷式而姿生。”“楷法之妙,八分之漓也。”沈的楷书带有很重的隶书味道,燕尾多,时常偏向于“体”。

图片
沈曾植 书

如果说郑孝胥“楷隶”体的一个特点是书写性强的话,那么沈曾植与曾、李一系的楷书则显得尚古而生涩,有意为之而不做作。

    图片
郑板桥 书

郑板桥是“楷隶相参”的先行者,他的八分书也试图杂揉各种书体。只不过整体来看,民国时期的“楷隶相参”体远比郑板桥的“八分书”要高明。民国时期很多书家写楷书都有隶意,再如杨度(一八七五一一九三一)的楷书,多以隶意行笔,所有的钩都弱化,寻求横向的排列感,苍劲雄壮。

图片
杨度 书

隶入行草
    
此外,将八分、隶书融入行、草当中,也是民国时期书法的一个创新点。沈曾植说:“《急就》是古隶章草,《月仪》是八分章草,右军父子则今隶今草也。

沈的行草书创作正是沿着这种“杂揉隶书的路子”前行的,这是其行草书高古的缘由。再如郑诵先也“致力于将汉碑及《龙颜碑》《宝子碑》的笔法融入到章草之中,形成了古朴雄浑、苍劲奇肆的书风,他的创新精神,对后人影响很大”。

图片
郑诵先 书

曾熙曾多次提到“以真笔作行,则行劲”之类的观点,但也主张“书法宜取骨于篆,取筋于隶,取肉于分,取势于草”。他还认为“颜鲁公出,始以隶、分之用笔,参以篆、籀之结体”实际上,曾熙的行草书多以篆隶为之,所以他提到的“真笔”应理解为带有浓郁篆隶意味的《瘗鹤铭》体式,篆隶气息是曾熙行草高度个性化的重要因素。

图片
唐浩镇 书

李瑞清行书中也常以隶书笔意融入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对联“奇云扶堕石,秋月冷边关”具有很重的《石门颂》遗韵。
    
图片
李瑞清 书

草书是民国时期成就最突出的一种书体。许多书家如于右任、王世镗、徐悲鸿、谢无量、丰子恺、魏建功等,都擅长把隶意融入行草书中。
作者:向净卿节选自《中国书法》
原题为:《从“尚古泥古”到“通古为变”——近现代隶书及其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