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传承 | 苏娟萍治疗脾胃病特色对药总结

 河州医学生活馆 2022-02-10
苏娟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临证3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对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疾病等有深入研究,临证时善用对药,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图片

图片

化湿和胃

图片

石菖蒲、郁金——祛痰除湿

石菖蒲入胃、心经,行散之力强,既可开窍醒神,宁神益智,治疗痰迷心窍之神昏志乱,又可化湿和胃,治疗湿阻中焦之胃脘胀痛痞闷。郁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胆、心、肺经,可行气解郁,保肝利胆,清心凉血。《本草经疏》言:“气寒善降,味苦善泄,为入血分之气药,降气降火,入血分致血不妄行。”
苏娟萍教授将两药合用要义有二:首先,把握病机的关键为痰湿生热。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运动量少,导致体内津液异常滞留,黏滞重浊,化生痰湿,继而引发肥胖、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苏娟萍教授认为,古人病多虚,今人病易实。痰湿作为一种病理产物,易致气滞、血瘀等二次病理产物。其次,巧用药性,两药一温一寒,一升一降,豁痰行气,宣痹止痛。临床常用于痰湿为患,脉络不畅、郁发内热之胃脘嘈杂、胀痛痞闷,蒙蔽心神之头晕脑胀、烦躁焦虑。常用剂量:石菖蒲15g,郁金15g
图片

白花蛇舌草、薏苡仁——清热化湿

白花蛇舌草味甘、苦,性寒,归肝、脾、心经,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薏苡仁味甘,性淡,归肺、胃、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常用于治疗水肿喘急、风湿身痛、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以上两药合用,能清热利湿,抗癌防变。苏娟萍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疗效甚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指出脾胃湿热证为CAG常见的证型之一。CAG为胃癌癌前状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日常护胃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此药对亦可用于湿热内盛之痞闷诸症。常用剂量: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15g
图片

调理气机

图片

黄芪、槟榔——补肺通肠

黄芪味甘,性温,为补中益气要药,善入脾胃,补气健脾,兼补肺气,益卫固表;能补气,兼可升气。槟榔味辛、苦,性温,归胃、大肠经,可行气利水,杀虫消积。

苏娟萍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便秘之虚秘,要义有三:其一,黄芪升散,走上补气,槟榔沉降,走下通便;其二,肺与大肠属表里关系,黄芪补益肺气,肺气得宣,二便得利;其三,槟榔利水,水行气自通,水道通调,大肠气机通畅,得到津液滋润,便秘自解。便秘为脾胃科常见疾病,苏娟萍教授将其分为气滞实秘和气虚虚秘,黄芪配槟榔常用于治疗小儿便秘、老人便秘、妇人产后虚弱便秘。常用剂量:黄芪15g,槟榔15g。苏娟萍教授嘱咐患者勿久卧,要养成按时如厕的习惯,饮食清淡,加强运动。笔者认为,中医方药不单纯是治疗手段,中医思想更应作为一种养生习惯。
图片

紫苏子、莱菔子——降肺降胃

紫苏子味辛,性温,入肺经,可止咳平喘,降气化痰;入大肠经,可润肠通便,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肠燥便秘。莱菔子味辛、甘,归脾、胃、肺经,既可消食除胀,又可降气化痰。

苏娟萍教授认为肺胃关系密切,在水液代谢方面:饮食水谷,脾气散精,肺通调水道,相互协调,水液输布;在气化气机方面:肺为气化源头,脾为元气根本,肺寄养于脾,脾依赖谷气以生。两药皆降肺气,合用妙处有二:欲降胃气,先降肺气;肺肠表里,兼通肠腑,从而形成肺胃大肠三者气机的良性循环。临床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之痞闷噎膈、气滞实秘之大便不通。常用剂量:紫苏子10g,莱菔子30g。笔者认为,方药组合应抓住药物的主要气性,并结合脏腑之间的关系,灵活应用,不拘一法。
图片

健脾降糖

图片

黄芪、山药——补气健脾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升阳举陷。山药味甘,性平,归肾、脾、肺经,益气养阴。

苏娟萍教授认为,黄芪偏补脾阳,山药偏补脾阴,阴阳结合;黄芪益气升阳,山药益气阴,固肾精。两药相伍,益气生津,健脾补肾。临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脾胃气虚者,疗效明显。常用剂量:黄芪15g,山药10g。
图片

玄参、麦冬——滋阴降火

玄参为咸寒之品,归肺、胃、肾经,质润多液,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可治热病伤阴,滋养肾阴。麦冬味苦,性寒,归心、肺、胃经,能润肺清心,养阴生津。

两药常用于治疗消渴之上消,以口干少津、烦渴多饮为主。其一,兼顾肺肾,玄参偏入肾,麦冬偏入肺,上下相济;其二,金水相生,肺为水上之源,肾为水下之源,上水渴饮,必引下水自救,阴虚生内热,二者滋阴降火,困境方解。常用剂量:玄参10g,麦冬10g
图片

开胃助食

图片

蒲公英、鸡内金——清热消积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归肝、胃经,可清热和胃,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功能性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鸡内金味甘,性寒,可健胃消食,化石通淋,涩精止遗,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动力。

两药合用,有清热利湿消积之功。苏娟萍教授认为,饮食不节,饥饱无度,食滞不消,食积易生热,热伤脾土,内镜下可见胃黏膜受损,产生胃内炎症。此对药治疗食积郁热证,临床常见积食导致胃肠动力不足、浅表性胃炎等。常用剂量:蒲公英30g,鸡内金15g
图片

乌梅、木瓜——滋养胃阴

乌梅酸涩,归肺、脾、肝、大肠经,于肺可敛肺止咳,于脾可生津止渴,于大肠可涩肠止泻。乌梅能止烦渴,善生津液。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化湿和胃,疏经活络。

两药配伍,可理脾化湿,疏肝和胃,生津开胃,临床症见食欲不振、饮食乏味、饥不欲食、呃逆干呕或伤暑之霍乱吐泻,均可使用。苏娟萍教授临证时善养胃阴,强调要顺从、尊重脾胃的生理特性,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以安,人以胃气为本,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故胃喜润恶燥,治疗时重视滋养胃阴。常用剂量:乌梅10g,木瓜30g
图片

其他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临床见脾胃病常兼他病,苏娟萍教授应用对药治疗内科杂病经验丰富,常用葛根配僵蚕解肌解痉,荆芥配防风辛温发表,羌活配石膏清里解表,佩兰配藿香芳香化浊,防风配乌梅抗过敏、祛风,麻黄根配浮小麦、五味子配五倍子、山萸肉配牡蛎敛阴止汗。治疗口疮亦有特色,如紫花地丁配蒲公英、牛蒡子配连翘、石膏配细辛、黄连配细辛、甘草配蒲公英等,辨证治疗口疮疗效显著。半夏配旋覆花、紫菀配陈皮、白前配百部可化痰止咳。莱菔子配芥子、五味子配干姜可下气平喘。苍术配玄参、葛根配丹参、知母配黄柏、熟地黄配山萸肉可降低血糖。鸡内金配丹参、炒麦芽配炒谷芽可消食健脾。清半夏配神曲、枳实配竹茹、干姜配黄连可降逆止呕。石菖蒲配远志可宁心安神,龙骨配牡蛎可重镇安神,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