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万匈奴人围攻疏勒,几百东汉将士坚守一年,成就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传奇

 平头哥68 2022-02-13

大河报-历史

2022/02/12 22:21

在两汉时期,曾涌现出不少抗击匈奴的名将,比如大名鼎鼎的卫青、霍去病,此外还有飞将军李广等,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打击匈奴,保卫汉家河山的战争中,立下了不世功勋。

而有这么一位将领,他所立下的功绩,可以说是丝毫不逊色于卫青和霍去病等人,甚至还创下了凭借数十人,硬是扛住了两万匈奴人围攻一年的军事奇迹。

他就是东汉时期的耿恭,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将。

那么,耿恭是如何靠着几十个人扛住了匈奴围攻的呢?让我们回顾历史,去看一看名将耿恭当年“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壮举。

耿恭乃将门之后,他的伯父正是东汉的开国功臣耿弇。

作为将门之后,耿恭很早便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天赋,史料记载他年少时“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优秀的军事天赋,再加上出身于盛产名将的耿氏家族,因此,耿恭不出意外的,踏上了与父辈一样的从军。

而在耿恭从军后不久,便凭借个人能力,立下了一个不小的功劳。

公元5年,汉平帝去世,朝中掌握实权的王莽趁势上位,建立新朝,但由于他的许多政策不得人心,导致天下一乱。疲于应付各种起义的王莽对西域的控制有所放松,匈奴便借此机会,卷土重来。不仅匈奴小动作频频,包括西域的番邦小国,在这种局势之下,也开始蠢蠢欲动。

其中有一个名为车师的小国,就是怀有二心的番邦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车师就充当匈奴的耳目,之后到了汉元帝登基前后,车师在西汉的打击下投降,自此,西汉在此设西域都护府,并安排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但到了王莽时期,车师前、后部王均遭杀害,而在这种混乱之下,车师再次叛附匈奴。

东汉王朝建立后,在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汉明帝派遣大军前往西域,一举降服车师。此战中,年轻的耿恭便担任司马一职,而在开战之后,极为勇猛,最终顺利的击败车师。战后,耿恭受朝廷任命,留在了车师,担任新一任的戊己校尉,在此期间,耿恭还与一心想归顺东汉的乌孙王国取得了联系,迎接乌孙王子入朝侍奉。

而耿恭的传奇壮举,也正是发生在他担任戊己校尉不久之后。

在永平十八年(公元74年)三月,也就是耿恭上任后的第二年,野心不死的匈奴,再次派出大军,意图袭击车师。得到消息之后,耿恭派出三百人马前去救援车师。而匈奴一方是多少人呢?足足有两万人。虽说汉家儿郎个顶个的英勇无比,但毕竟人数悬殊太大,因此,这三百人马在遭遇匈奴,并在一番血战后,尽皆战死。(“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

此次的救援失败,直接导致了车师后王安得被杀,同时,匈奴大军也趁此机会,兵临金蒲城下,在金蒲城驻守的正是耿恭。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同时也为了鼓舞将士的士气,耿恭亲自登城作战。在此期间,耿恭还干出了一件被匈奴人视为“神迹”的事情

当时,为了震慑匈奴人,耿恭命人将一种秘制的毒药涂抹在箭上,并传话给匈奴人,说这是汉朝的神箭,只要中箭者,就会有大灾。之后,耿恭亲自射中了几名匈奴士兵,而恰逢当时天降大雨,再加上中箭者伤口处血水沸涌,因此就让匈奴人大为恐慌,害怕之余便撤离了金蒲城。

匈奴人一走,耿恭的压力顿感轻松不少,但他也知道,这只不过是暂时吓唬住了匈奴人而已,早晚他们还会回来的。因此,耿恭在当时为迎击匈奴未来的攻击,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个,就是派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求援,希望朝廷派遣援兵前来;第二,就是从金蒲城转移到了不远处的疏勒城。

之所以耿恭会选择移兵疏勒城,是因为疏勒城这里,城边周围均有溪流,这样的地势,有利于防守,毕竟当时依照耿恭的兵力,主动进攻是一种奢望。因此,怎样防守,并且如何防守得更久,是当时的第一要务。

果不其然,在不久之后的七月,匈奴人再次带兵来犯,直奔疏勒城。此次来犯的匈奴人,共计一万余人。

匈奴人第一时间识破了耿恭意图借助溪流阻挡其攻势的策略,他们也想出了一个逼迫耿恭出城迎战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匈奴人派人破坏掉了城外溪流的走向,直接导致了疏勒城城中断水,一旦长时间没有水喝,那么破城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面对匈奴人的毒计,耿恭带领士兵在城中挖井,但挖了有十五丈之多,依然没有挖出一滴水。这个时候,城内断水已有数日,将士们均是焦渴困乏,为了解渴,将士们更是在不得已之下,挤榨马粪汁来饮用。即便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情况之下,耿恭依然没有放弃,他亲自带着士兵挖井运土,最终,在不懈努力之下,泉水得以挖出,就在地下涌出泉水的那一刻,全军上下是欢声雷动。(“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剌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

而本来计划利用缺水把大汉将士熬死的匈奴人,在看到耿恭居然挖出了泉水,一时间惊为神迹,他们知道一时半会是击败不了耿恭了,只得再次撤离了疏勒城。

而在匈奴人撤离后不久,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直接导致了耿恭被困孤城。就在耿恭与匈奴人对峙期间,西域的焉耆和龟兹两国,联合起来前去攻打西域都护陈睦,由于事出突然,陈睦仓促应战,最终全军覆没。而闻听大汉西域都护被击败的消息后,车师国“墙头草”的秉性就暴露无遗,再次反叛了汉朝,并与匈奴勾搭在一起。车师好匈奴商议后,决定共同出兵攻击耿恭。

那么,当时的朝廷就对西域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吗?其实并非如此,耿恭在不久前就已经请求支援,但因为当时恰逢汉明帝大丧,因此,并没有援兵前来解救耿恭。在这种情况下,耿恭所要面对的,是几百汉家儿郎迎战数万匈奴士兵。为了保险起见,耿恭继续执行固守的政策。

但固守城池,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疏勒城内所存的粮草,仅仅坚持了几个月便见底,幸亏当时车师后王的遗孀王夫人偷偷的供给耿恭粮草,才让耿恭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这对于耿恭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到了当年年末,耿恭彻底弹尽粮绝。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耿恭与将士们为了充饥,不得不把铠甲弓弩拿出来,用水煮透,吃上面的兽筋,但即便如此,还是饥肠辘辘。

而在此期间,耿恭还要应付匈奴人的进攻,以保证疏勒城不被攻陷。除了要想办法守住城池,以及忍受饥饿之外,耿恭还要面对匈奴人的招降,据记载,当时匈奴人开出了“若降,便封白屋王”的高价,诱使耿恭投诚。而耿恭作何反应呢?他将前来劝降的使者,骗到了城墙之上,当着城下不远处匈奴大军的面,将这个使者放在炉火上炙烤。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汉家儿郎的气节,绝对不容玷污。

此举招致匈奴大怒,对耿恭的进攻也由此更加猛烈,但不管匈奴人如何进攻,却始终没有攻下疏勒城。就这样,耿恭在坚守中度过了永平十八年,而他身边的将士,也从最初的几百人一天天减少。到了次年正月时,仅剩几十人还活着。

终于,在另一个戊己校尉关宠的不断上书求援,以及司徒鲍昱的坚持下,继位不久的汉章帝同意派兵前往西域进行救援。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在汉军的凌厉攻势下,车师被迅速击败,而匈奴看到车师惨败后,十分不道义的落荒而逃。

但汉军得胜之后,对救不救耿恭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表示不救的人,认为疏勒城距离太远,并且,城中仅剩数十人而已,况且现在这些人生死未卜,大军如果前去救援,代价太大,因此就没有救援的必要。这种意见,得到了军中不少人的支持,就在大军准备开拔的时候,一个叫做范羌的人站了出来。他原本是耿恭的部下,他认为耿恭一定活着,坚持要前去救援。

最终,经过汉军将领的同意,范羌带了两千人跋山涉水前去救援耿恭。期间,这两千人还遭遇罕见的暴风雪,在精疲力尽的情况下,范羌终于来到了疏勒城下。

根据史料记载,范羌在到达疏勒城时,已经是深夜,而当时在城中一直坚守的耿恭,早在范羌的人马快要走到城边时,就听见了响动。但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这是来救援的,而是认为这是匈奴人发起了进攻。因此,耿恭将还活着的将士们召集到一起,一番鼓励后,众人都做好了战斗准备,誓要为汉家河山死战到底。

也就是说,当时的耿恭等人,已经做好了为保家卫国付出生命的准备。

而正当耿恭蓄势待发之际,范羌的声音传到了城中,也传到了耿恭等人的耳旁,只听范羌大声喊道:“耿校尉,我是范羌,朝廷派兵来救你们了!”(“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后汉书》)

此情此景,莫说是当年的耿恭,就是如今的我们,看到后也是热泪盈眶,坐守孤城的坚守,弹尽粮绝的坚持,最终不辱使命。

将士百战死,捍我河山全。

这便是当年耿恭用几十人守住匈奴两万人的传奇经历。而在耿恭被救之后,跟随大军返回至玉门关时,原本还活着的几十名将士,一路颠簸之下,只剩下了十三人。史书上记载,这十三人当时是”衣履穿决,形容枯槁“,玉门关的守将以及军士,全体在城下列队,以最高的礼仪,迎接这些英雄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