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滴精,十滴血!老话对不对?一张医案,补血治不育,你品品吧

 人老颠东 2022-02-14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辨证录》、《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作为中医爱好者,你可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滴精,十滴血。

曾几何时,坊间流传着对此的批驳。

精,就成分来说,十分稀松平常,大部分由水构成。它绝对不会比血液更有营养。

所以,一滴精,其重要性,等于十滴血,这是完全错误的讲法。

这样的一种认识,确实有道理。

但是,作为中医人,我有另一番思考。

图片

这就是,从中医临床角度看,补血可以生精。男科临床大量事实表明,由于弱精、死精导致的不育症,可以通过补血养血法来治疗。

从这个角度看,“十滴血”和“一滴精”之间,确实有关系。

空口无凭。来,看下面这段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30岁,医案记载姓贺。

他呀,5年前就结婚了。可是,一直没孩子。

怎么回事呢?一开始,大家以为是女方的问题,后来才发现,问题在他这里。

原来,检查显示,其精子死亡率最高达到90%。最低,也在70%左右。

另外,畸形精子,还占了20%到50%。

你说说,这个状态,怎么生孩子啊?

此患发现问题以后,到处看医生。有不少医家就说了,你这百分之百是肾虚,所以要补肾益肾。

可是,相关的药物吃了一大堆,效果平平。

患者心灰意冷,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遇上一位医家。

这位同仁的思路,就和之前完全不同。

图片

刻诊,见患者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脉象虚细,同时唇舌淡白,神疲乏力。

医家就想,这不是典型的血虚吗?为什么不从养血的角度来试试?

于是,书方一首。但见——

黄芪15克,当归30克,熟地15克。

所有这些,水煎2次,早晚服。

医家嘱咐,必须坚持服药,不能半途而废。

结果,这方子,患者一用就用了两个月。

两个月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患者妻子顺利怀孕,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

怎么样?神奇不神奇?这是1982年,于《江苏中医杂志》上刊发的验案,十分典型。

其实,这里的道理特别简单。

患者脉象虚细、唇舌淡白、面色无华……这些是典型的血虚症候。血,主濡之。血不能濡养身体,所以患者就会在本该红润的地方,显得苍白,比如说面色,唇色,舌色,牙龈色等等。脉道没有血液的充养,所以脉虚细。血能养神。血虚,精神失养,故而患者神疲倦怠。

另外,在中医的传统理论中,血能生精。补精之法,就包括补血。因为生殖之精的生成,离不开血的濡养,更离不开五脏气化的支持。血,恰恰是濡养之本,恰恰是五脏气化离不开的原材料。

因此,当一个人血虚的时候,生精之能失常,所以容易导致弱精、少精、死精。

这个时候怎么办?补血生精。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黄芪15克,当归30克,熟地15克。

这个小方子,是清代医家陈士铎的当归补血汤。其中,当归能够养血活血。熟地,补益肾精,既能辅助生血,还能促进生殖之精的化生。血也好,精也好,其化生都离不开身体脏腑气化。故而,用黄芪补脾肺之气,增进精血的化生。

总之,这个小方子,以补血为主,益气为辅,兼顾补益肾精,对血虚不能生精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图片

正因如此,患者在坚持服用两个月之后,顺利生子。

读者朋友,从这个医案故事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依我看,从病理,和精血物质生成的角度看,“一滴精”的背后,确实有“十滴血”在时刻支持。生殖之精不足的时候,通过大力补血,可以改善。那么,你能说,“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完全错误、一无是处吗?

肯定不能。

另外,就中医临床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不育症患者,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改善的途径,也是补益心脾、养血活血。这也说明,血和精的生成关系,十分紧密。

在当下,男子不育症的问题,正越来越多地被人重视。尤其是我国放开二胎、三胎以后,一些隐形的不育症患者,大量“浮出水面”。文老师这篇文字,就是从侧面,给大家提个醒:生精,必须养血。血虚,就难以生子。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