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静安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2-14

二、升阳益气温肝肾、疏肝散结治疝气一例

杨某,男,5岁。

初诊1991429日。

主诉及病史∶左侧少腹疼痛3年,左侧阴囊肿胀一年。常因感冒咳嗽、活动过多而胀痛加剧。1988年曾做手术治疗,半年后又复发。医令再行手术,患者及家长均畏之而转来求治。

诊查∶左侧阴囊肿大如鸡蛋,仰卧推之可入于腹,站立走动则复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微数。

辨证∶疝气。

治法∶温阳益气,疏肝散结。

处方∶温经消液汤加味。

泡参30g小茴香10g金铃炭10g吴茱萸3g六台乌6g香附15g(炒)广木香6g青皮9g柴胡9g炙升麻10g泽兰30g白蔻6g炒二芽各30g3

外用泡洗方∶散寒消气散。

小茴香30g吴茱萸15g陈艾30g菖蒲30g陈皮15g

熬水泡洗阴囊及小腹,每日两次,亦可将药渣用布包后蘸浓药汁熨小腹及阴囊。

二诊1991516日。上方药服6剂,外用方3剂泡洗后,阴囊肿胀明显减轻,仅过动后偶有发作,前方去泽兰,再服5剂,外用方5剂。

三诊1991727日。因身发疹来诊述,前药服后肿胀痊愈至今未复发。予疏风解毒清热之剂而去。

【按语】小儿为稚阳之体,脾常不足,中气下陷,加以寒气凝滞、气血下坠,小肠钻入囊中而成疝气。方中小苗香、吴茱黄温肝肾去寒邪,是治疝主药∶合铃炭、台乌行气散寒止痛;泡参合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益中气;泽兰合香附、广木香、青皮疏肝理气散结。全方重在从肝论治,因足厥阴肝经沿腹部由两侧进入阴中,过阴部上达少腹,与肝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亦出少腹两侧,经过外阴毛际。故从肝论治可取速效,佐以升阳益气效果更佳。

三、健脾和胃、渗湿利尿治愈泄泻二例

例一白某,女,40日龄。

初诊1991312日。

主诉及病史∶腹泻一周,近两日加剧,日泄十余次。半月前曾因肺炎住院治疗,虽愈而纳差,渐至泻下清稀。便中可见乳块,兼见粘液。腹胀厌食,吵闹不安。

诊查∶舌淡苔白腻,脉纹微紫。化验大便常规∶仅见脂肪球。

辨证∶婴儿脾虚泄泻。

治法∶健脾利湿。

处方∶苏梗3g陈皮3g苍术3g广木香3g黄连1.5g白蔻3g木通9g大腹皮3g车前草15g山楂3g神曲3g谷芽30g(炒)麦芽30g(炒),1

二诊1991314日。家属云;一剂药尽而泻止,能安然入睡。前方去山楂、神曲,再剂而愈。

例二张某,女,14个月。

初诊19911110日。

主诉及病史∶今日清晨突发腹泻十余次。泻下清水及食物,目腥臭,伴呕恶。随即到市月童医院就诊。血常规检香。白细胞计数17.6×/L。分类。中性粒细胞0.27,淋中细胞0.63。大便常规;白细胞少许,脂肪球(+)。诊断为急性肠炎,予住院治疗。家长拒之前来要求中医治疗。据其母言∶数日前因感冒发热,用西药热退即拒不进食,昨日强令食导致。患儿卧于其母怀中,不愿下地。

诊查∶倦怠少神,面青白少华,消瘦。舌红苔白腻,脉纹淡。

辨证∶此脾虚伤食泄。

治法∶健脾和胃,渗湿止泄。

处方∶紫苏10g藿香9g陈皮3g姜竹茹6g苍术6g白蔻9g槟榔6g山楂15g神曲15g草果10g黄连9g黄芩9g广木香3g木通10g大腹皮10g1

二诊19911111日。昨日服药1剂后泄止呕停,自行下地活动,饮食明显增加。于前方去槟榔、山楂、神曲。再剂而愈。

【按语】泄泻一证,四时皆有,夏秋为儿科常见病,亦为急重证。尤其婴幼儿更是危急之候,如若小视,治之不当预后险恶。余据《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伤则运化失常、湿郁成泄之理,结合数十年临床所悟,认为此证治宜快捷、果断,选药宜平淡、轻灵。法予健脾醒中、和胃渗湿。所组之方药中,苏梗、陈皮、白蔻芳香醒脾;苍术、黄连燥脾除湿;木香行气和胃;木通渗湿利尿降浊。脾运、胃和、清升、浊降,泄泻可止。

病例中所加大腹皮、槟榔、山楂、神曲、麦芽、谷芽因食积而用;加藿香、草果可治胃中虚寒。此方临床常用,用之得当常一剂即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