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的书容易忘?两个步骤让你真正吃下一本书

 逍遥_书斋 2022-02-14

不过,因为人的大脑是有局限性的,光靠速读不足以将我们看过的知识点完全化为己用,那些对我们更有用、也更有价值的知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操作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强化记忆。

什么样的操作呢?

第一,是整理笔记;第二,是复述与点评

我们先来说说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知道自己读了什么东西,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是需要重视的,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有产生过哪些不可以忘记掉的思考等等。

它的另一个作用,则是为你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方便以后的调用,在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后,能帮助我们回忆起自己在这一本书中得到过什么收获,以及在复读这本书时产生新的想法后,能有一个对照。

就例如我做的那些思维导图,就是我的一些简单的笔记整理。以后我在想《学会阅读》这本书在讲什么的时候,我只要把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拿出来看一下,就知道原来这本书有讲了精读速读,有讲了如何激发阅读兴趣,有讲了怎么高效吸收知识点等等,就不用再仔细地看回这本书了,省下了很多时间。

所以说,整理笔记的作用还是蛮大的嘛,这个想必各位小伙伴们也都认同,在看书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小伙伴们会有做笔记的习惯。

做的笔记类型可能不一样,比如思维导图,在书上划线,在旁边空白处写想法,或者直接新建一个文档,噼里啪啦写上自己的总结等等。

这些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就行了。

不过,在整理笔记时有一个误区是需要各位警惕的,那就是笔记的要点太多信息太杂

喜欢在书上划线的人会在很多地方做标记,喜欢写想法的人会写一大堆想法,喜欢总结的人会写上密密麻麻的字,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过多的要点只会混淆你的感知,反而让你的笔记质量下降。

这个道理就和你的收藏夹是一样的,你的收藏夹里收藏了很多东西对不对,你以为你收藏了之后就能想看的时候随便看了,但是,在你想去看你的收藏夹的时候,看着一大片的东西,是不是觉得很心累,无从下手的感觉。

这就是“杂”的弊端,要点过多,信息过载,对你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

整理的笔记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堆在一起,有些其实价值并不高的,不要因为害怕忘掉就扔进来,这样会影响重要的内容去发挥它的价值。就像收藏夹一样,太多的收藏量反而盖住了对你最重要的那些收藏。

如果你觉得重要的东西很多,那你最起码也要分门别类一下,比如精读的放在一起,速读的放在一起,激发阅读兴趣的放在一起,这样就方便了以后的你,不这样做的话,嘿嘿,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次看的时候会有多讨厌以前那个漫不经心的自己!

说完了笔记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复述与点评。

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地方,以为自己整理好笔记了,这些知识点就真的属于自己的了。

不不不,各位回想一下,你们有没有过看着自己以前写的东西,做的标记,却忘了自己为什么写这些,为什么做这些标记的经历?

我们的记忆力并不可靠,看过的那些书,只有自己的思考是不够的,接下来你要完整地概括你的思考,让你的大脑去确认和记住你思考过的、整理过的东西。

而复述与点评,就是帮助你确认的两种方法。

  • 复述,是让你重新说出你看的这本书里讲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根据你整理的那些笔记去复述你看过的这本书,看看你能不能倒推出这本书的精华,这也是确认你的笔记概括得准确与否的方法,就例如我写的这些解读,就算是我看了《学会阅读》这本书后的一种复述。
  • 点评,是让你评价这本书,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哪一些东西让你印象深刻,你得到了什么样的思考等等,这是你评价看的这本书有效与否的方法,能帮助你回忆这本书对你感悟最多的那些地方,我们在网上看的那些书评、影评就是点评的一种。

这两种方法你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都选,只要让你将自己整理的那些笔记,将那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重新整合起来,形成一篇顺畅、完整的文章出来,那就算成功了。

请记住,笔记只是你在书里提炼出来的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因为零碎,所以很容易丢失。只有将这些零件拼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才是你对这本书最完整的理解,才能让你看的这本书扎根于你的大脑深处。

而且,复述和点评后的成品,还能发表成文章,拍成视频,给你带来更多的价值!那么,既然书都已经看了,笔记也整理出来了,为什么就不顺手也做出完整版的成品出来呢?

能被自己重新说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所以,看完书后能复述与点评,就复述与点评一下吧!

好了,以上就是我在《学会阅读》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关于加强吸收知识点的的思考,整理好的思维导图放在文末,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保存。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这样既是对我的鼓励,也可以及时了解我的更新,我是歧流人,下一篇文章不见不散!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