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来举例一则病案。一位80多岁的老人,之前除了血压高点没什么其他问题,最近自己右边的胳膊抬不起来了,而且还经常发凉、疼痛麻木。 老人说就是最近两个月感觉疼的,之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去拍了片子,也没有什么异常。 大夫辩证,老太太脉象沉细,而且舌苔淡白,右胳膊酸麻无力,冰凉冰凉的。 于是开这样一副方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 是不是很熟悉,经典的当归四逆汤,主要适用于血虚寒厥症。 老太太就是体内虚寒太多,积压在肩膀周围散不出去导致的肩膀疼痛。 连服18剂之后病情好转,老太太身体基础病不是很多,再加上就诊及时,所以见效。 当归四逆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其使用指征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 观其方组成: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 此方可看做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组成,而且用量上桂枝、芍药、甘草与桂枝汤相同。 桂枝汤本为调和营卫,在此处用之有交通阴阳之意。 正如《伤寒论》第337条所说:“凡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阴阳调和,则“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大枣酸甘化阴,使阴阳之气得以顺接。 当归养血通脉,为该方之君药,配伍辛温之细辛,“其辛能通三阴之气血,外达于毫端,比麻黄更猛,可以散在表之严寒”(《伤寒来苏集》)。 通草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肺、胃经。既利水清热,治热淋、湿温及水肿尿少;又通气下乳,治乳汁不下等证。 此方佐以通草之通利以行其滞,则诸药之力易行。 当归四逆汤过去主要用来治疗血虚受寒之证,例如手足逆冷、舌淡纯白、脉细欲绝等等症状。 还能用于妇女血虚寒凝之痛经或者冻疮,以及治疗厥阴肝寒之寒疝,睾丸牵引少腹冷痛等症状。 有任何疑惑感兴趣的的内容,依旧欢迎大家留言提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