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劲及太极拳套路的意义

 tjboyue 2022-02-16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

和美太极

图片

先谈懂劲

太极拳玩的是自己的身体。玩自己的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等等。 

武术当然是要用来打架的。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了,玩熟了,再去打架自然得心应手。

怎麽才叫把身体玩好了?太极拳有太极拳的动作规律,这个规律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也很难说全。说些我能说清楚的吧。

1、同侧的上下肢缠丝一致。为了发力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差。先腿缠後手缠,这是为了手上发力。比如懒扎衣。先手缠後腿缠,是为了腿发力。比如一些踢腿动作,摆莲,扫堂腿,跳跃等。但无论如何,上下肢缠丝应该一致。否则彆扭,至於为什麽,可能有力学,机械学,我没有去研究。

2、四肢的任何动作,必由腰腹而发。躯干是枢纽,一动无有不动。比如右手的动作,要右肩去带。肩由腰腹去带。而腰腹一动,其他三肢也要动。所以任何动作,包括小手指头弯一下,也要全身用力。这才是太极拳。

3、连绵不绝。为了连绵不绝,就要充分利用关节韧带肌肉的弹性,和关节转动,一直不脱节,一切都一直在掌握之中。身体任何部位不能失控。周身节节贯穿,圆滑流转。就好比你耍双节棍,不能让前一节失控。

4、用力最少,也用力最大。这两点看似矛盾,其实可以同时存在。用力最少,就是最省力。浑身上下,不该用的肌肉处於休息。但是为什麽全身都参与呢?因为全身各部位都有多种肌肉。比如你的腿上,胳膊上。并不是哪条肌肉都要同时用力。这些肌肉必须协调好,不该用力的,决不添乱。这就是“轻”的含义。如果不该用的某条肌肉用到了,那麽必然会造成其他肌肉的负荷,以保证同样的动作。这就是僵劲的一种。所谓用力最少,就是最有效率。

用力最大,因为每一动,全身参与(注意不是所有肌肉,而是全身各部位的部分肌肉)。那些肌肉劲往一处用,通过相互连接的筋(韧带?),所以造成了很大的力量。就好像很多人拔河一样。需要一根绳子。但是我发现,四肢的筋确实都跟腰腹相连。我这种发现是因为打拳又打球过於劳累引发的筋膜炎造成的疼痛。这种疼痛从脚到腿到腰,到背,到肩,到胳膊,到手指。我能清楚地感觉它的位置。我想人的身体有很多这种联系。我感觉到的不过是其中之一。

所以手和足虽然相距遥远,但其实是紧密联结的!我现在怀疑十二正经其实可能就是跟这些相联系的肌肉韧带有关。 

5、缠丝。缠丝不仅仅是划圈,还涉及到自转。虽然一般解释缠丝是你去缠他物。但是也可以看作四肢自己的拧劲。四肢上的筋拧上了。就好比上了发条一样。这样一拧一放,这麽拧在那麽拧,一种周期的震动。往往是只知道划圈的人所不懂的。画圈也是一种惯性,但是一直可以同样的速度运转。缠丝则縂有到头的时候,然後就要往另一个方向缠。

做具体招式的时候,利用缠丝劲,不一定每次都拧到头,只是要了解这个劲,利用这个劲,更好的驾驭自己的骨头。让动作更流畅而有力度。

动作慢的时候,缠丝劲可能用处不那麽明显。可是太极拳套路要想打快了还仍然有连绵不绝,龙蛇起舞的样子,必须用好缠丝劲。

 缠丝劲让你浑身充满弹性。缠丝让系统复杂化了,要想让身体各部位协调好,不冲撞,就需要纯熟掌握。就好像九节鞭不好耍。

总之,太极拳是有规律的。有的能说出来,有的我是说不出来。只能自己感觉。但是说不出来不等于没有。比如说你掌握了乐感,但是你可能根本说不出来音乐的规律是什麽(西方人已经总结出来了,这就是计算机生成音乐的原理)。

你水性很好,但是可能对流体力学一窍不通。所以有些东西必须自己去悟,因为縂有些关键的东西谁都讲不明白。

图片

再说说太极拳套路的意义


1、让你掌握太极拳规律。套路的绝大多数动作(不排除少数动作已经不合理了)都符合太极拳规律(老师的水平也很重要)。这样的话,你经常练习,容易早日掌握太极拳的规律。

你一旦掌握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那麽任何动作,都可以打成太极拳了。甚至走路,甚至上楼。甚至弯腰去拿什麽东西,都可以用太极拳的方式。(当然别人看见了可能会赶到滑稽)

2、锻炼你的肌肉筋骨。太极拳套路裏面招式多种多样,会用到身体上的很多肌肉以及它们之间的搭配组合,以及韧带等等。这些肌肉被经常的调动,舒筋活血,身体好,而且弱小的筋肉会慢慢变强。不至於拖後腿。
   
还有其他的可以说,这里不说了。总之这是提高物质基础。

3、还是说招式。其实每个招式都是有自己的“劲别”的(这不是我的词儿,这是照搬书上)。所谓“劲别”,就是到底是什麽样的劲。一般经常说棚捋那些。我不喜欢说那些。
  
我的理解就是那些筋是主要发力的。这个可以很细。比如到底是掌根,是虎口,是中指,是拳头的那部分?比如单鞭,应该像一条鞭子甩出去,给别人一个大脖搂子,中指是重点。我练的时候,自然而然在甩出去的时候,食指往下外撇,突出中指的劲。
  
不同的手指连不同的筋。反过来你也知道不同的筋带不同的手指。
  
能做到一二路每个招式都搞懂了或者说体会出了细致的劲别,并且能打出来,或许可以说是小成了。
  
在此基础上,应该是以加强力量,积累体内能量为主了。
  
前面一直没有提到关节的活。其实这也是必须要练的。胯不活,腿自然不能松,自然容易疲乏。坚持练太极拳,坚持放松训练,关节自然会活,包括每节脊椎,包括胸骨。包括脚掌,包括手指,都会有出响声的阶段。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