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条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仅从字面上看,是个麻黄汤证,与白虎汤没有任何关系。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要给其设置一个前提,才有意义,前提就是“渴欲饮水”。 “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康平本为小字注解。仲师的弟子或后人恐我们学习了168条、169条之后,认为白虎汤可以治疗太阳病表不解,做出提示,这是好的一面。但将其加入正文,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解读,第一,“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发热无汗”是太阳表证。第二,“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纯粹没有太阳表证。而实际上,仲师想表达的可能是“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发热无汗”是津液虚,非太阳表证。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是本条文的证眼,不论有多少迷惑的证候,只要有“渴欲饮水”在,就说明热结于里,热盛于里。“无表证者”,注家在此处将“无表证者”等同于无“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我认为值得商榷。表证是指太阳证,没有“发热无汗”的太阳证,不等于阳明病没有“伤寒脉浮,发热无汗”。这里的“发热”很可能是“蒸蒸发热”,热持续的向外发散,可以出现“脉浮”。但热结于里,以至于“渴欲饮水”,还“无汗”,“无汗”不是太阳表证,而是热盛伤津,没有津液可供汗出。这种情况就是虚证,就不能单纯使用白虎汤清热,必须加人参,以养气津。 第171条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课前思考: 1.“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何为太阳证?何为少阳证? 2.“慎勿下之”,如果攻下会出现什么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