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湿骨痛名方——甘草附子汤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75条 风湿相摶,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本条是174条的延续,风湿病都是从皮毛腠理失治开始,所以用桂枝汤打底,去芍药加附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治疗,风寒湿从皮毛进入肌肉,去桂枝加白术。病情虽然发展了,但还在表,还算太阳。又没有及时治疗,发展到“骨节疼烦,掣痛”,就进入少阴了。
“风湿相摶,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病因不变,仍是风湿相摶。只是“身体疼烦”变成了“骨节疼烦”,少阴主骨,厥阴主筋,所以“掣痛不得屈伸”,“掣痛”是牵扯痛,此为筋骨皆病。“近之则痛剧”,是形容疼痛剧烈,不能触碰,心理作用更多一些。
“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胡希恕胡老说“汗出短气”是“心下有停水,微者短气,短气都是胃有水”。这个观点可以商榷,《难经·八难》:“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肾为生气之原,少阴肾阳不固则“汗出”,少阴生气虚损则“短气”,如果说“短气”与水饮还有些关系的话,“汗出”则与水饮没什么关系。
“恶风不欲去衣”,不仅仅是表阳虚的问题,与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有相似之处,也是“真寒”。少阴肾阳不固,汗出恶风,虽不言恶寒却“不欲去衣”,可见是内里真寒而非外感风寒。也是因为“恶风不欲去衣”,方中不用有解表作用的生姜、大枣。
“小便不利,或身微肿者”,这两个症状都与水湿有关系,内有水湿,津液转输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湿停滞则身微肿。《千金方》中“或身微肿者”作“头面手足时时浮肿”,临床实践中确为常见,主要以白术治之。
“甘草附子汤主之”,风邪盛用桂枝附子汤,湿邪盛用去桂加白术汤,风湿之邪俱盛则去桂加白术汤再加桂四两。去掉生姜、大枣,减附子一枚,减白术二两,就成了“甘草附子汤”。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风湿从皮毛腠理发展到肌肉,又从肌肉发展到骨节,反而药物减少,剂量减轻,这不是病重药轻吗?
《神农本草经》:“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如果说附子祛寒,桂枝祛风,白术祛湿,那么,甘草在本方中就是“坚筋骨”,以治“骨节疼烦”。由于病邪深入骨节关窍,不能驱之太急,恐风去而湿留,所以取甘草为君,甘以缓之。桂枝甘草配伍,温心阳以治汗出短气,加附子以治“恶风不欲去衣”。本方附子由三枚减为二枚,白术由四两减为二两,皆是地二生火之数,桂枝四两以温上焦心阳,附子二枚以温下焦肾阳,甘草白术温补中焦土气,三阳复,三阴之邪自解。将息法中“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康平本为小字注解。“初服得微汗则解”是以“微汗”作为阳复的指征,微汗不是目的。如果为了出汗,就不会去生姜、大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能食是脾阳恢复,汗止是肾阳恢复,复烦是心阳欲复,诸药减量是为了复阳而不伤阴。
附谢映庐医案一则:“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时当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予曰:此风湿为病。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洽,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一剂如神,脲至三剂,诸款悉愈。可见古人之法,用之得当,灵应若此,学者可不求诸古哉”。
第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课前思考:
阳明病讲外证,如何能出现“表有热”?
第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