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闷蒸如何影响手冲咖啡风味表现?

 Lily的咖啡馆 2022-02-18
图片
本文转载自王力咖啡旗下公众号:JasDaily 编辑:cecile
图片

闷蒸:唤醒咖啡的密钥

咖啡粉与水接触后,快速释出二氧化碳的过程,闷蒸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咖啡的烘焙程度,也连带影响冲出来的咖啡,让风味更加分。

闷蒸对咖啡风味有什么影响?

这看似单纯的小动作却大大的影响成品。

咖啡磨成咖啡粉后,与外界接触的表面积大增,气体开始散发,这些气体会形成一个介于热水与粉末间的隔离层而无法有效萃取,且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有一种酸味,形成不好的口感。闷蒸时热水的浸润会释放出干扰手冲萃取的气体,粉与水更好地接触,让萃取过程更顺畅,这也是闷蒸的重点所在。

图片

闷蒸除了排气外,带离气体的同时,热水也会去填补(咖啡粉的)孔洞。粉末与热水的接触让香气散出,此外吸水后的粉末膨胀而撑开彼此间距,流通的气体打通粉末间的孔隙让水较易通过,有助于后续水流控制,这些都是排出气体的连带影响。

图片

闷蒸做得好,就取得了冲出好咖啡的门票。但也有人在试喝时发现一开始的浸泡引出了苦涩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浸泡时间过久,另一个可能是水注下的力道过小,造成水被阻挡在表面无法顺利地流过粉末被均匀吸收。

那么,如何让闷蒸确实地提升整体品质?

提升闷蒸效果的三大重点

水的拿捏在于粉末会吸收的量。一般来说粉会吸收2倍左右的水,也就是1克的粉会兑上2克的水,这样的比例可以让粉末均匀地被浸润而不至于流出过多萃取液。(也就是建议闷蒸的水量是粉量的2倍多一点,比如用15克粉的话,闷蒸注水量可以30-35克之间)

图片

过多的水会造成提早开始萃取而影响闷蒸的结构系统,过少则会让粉末没办法完全浸润。若是萃取时仍有大量气泡冒出可能就是水量不足,有些部分没有浸泡到,会使得萃取不均匀口感不平衡,可视状况增加或减少水量。

闷蒸是水与粉接触的开始,温度是否适中是影响整个系统活化起来的重要时刻。

图片

浅培、较坚硬的咖啡豆排气的速度慢,会需要较高温的水来加速气体的排放,一般同冲煮时的水温会控制在92度上下。虽然温度高香气较明显,但也有带出涩味的风险。

图片

深焙、软质的咖啡豆本身活性高,气体较容易排出,因此水温可以在88度左右。依据豆子的烘焙程度及品质来调整水温能让整个冲泡过程更加顺畅,稳定地带出咖啡的香气、口感及稠度。

图片

闷蒸的时间是从注水完毕开始计算,从15秒到一分钟左右都有人采用。主要是要看汉堡的形成状况、气体是否顺利排出来判断。20秒到30秒是比较常见的时间,过长的闷蒸会让咖啡粉过度激发,把后续的苦味、涩味都带出,过短则会浸润不足,冲煮时没办法让风味显现。

图片
图片

整个闷蒸的过程就是要让咖啡粉充分浸润,温和的注入水流均匀分配,用水温去激活咖啡粉,让气体排出。

图片

从闷蒸也能看出咖啡粉是否新鲜,新鲜的粉末经过醒豆阶段排出大部分气体后活性正高,能让闷蒸发挥很好的效用,从而引领出好咖啡。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