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心系凡晨 心系凡晨 2022-02-09 23:57 《史记·滑稽列传》载褚少孙补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体现着古代的三种为吏之道: 不敢欺:西门豹治理邺城,用严刑酷法对待欺骗自己的人,发现一个严打一个,以至于不敢欺。 不忍欺:宓子贱治理单父,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义忠恕与治理之道相结合,使人不忍心违法乱纪,达到了为政“不忍欺”境界。 不能欺:子产治理郑国,严密的法律和监督机制使人不能作恶,达到了为政“不能欺”的境界。 小时候常听说:“要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要“以德服人”。 刚走上管理路线,一直很崇尚“不忍欺”的管理哲学,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以身作则,做导师,做朋友,做亲人,和团队共情,让团队担心“令人失望”而倍加努力。 后来逐步认识到,用单一的管理方式是无法做好经营的。团队在组建,形成,成熟,震荡,重组等阶段使用的管理手法差别很大。 “不忍欺”,更适合可以充分授权的骨干团队,价值观一致,成为命运攸关方;“不能欺”适合大型团队,包括大量非现场管理的团队,用制度和流程把风险管控好;“不敢欺”适合空降或者初创团队,可以有大棒政策,马鞭在手,但一定不能乱用。 《天道》提到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感觉“不敢欺”是技术层面的,“不能欺”是制度层面的,“不忍欺”是文化层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