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在下不敏 2022-02-20

第七十九章 左契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撤。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继续分享听张庆祥讲师说《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之心得。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调和大的怨,必然留下余怨,这怎么能算是解决大怨的好办法呢。

什么是怨?

对人、对事的不满、怨恨称之为怨。

而当这样的怨累积到很大的时候,无论用怎样的方法来化解,都必然会留有余怨,因此防患于未然,在怨产生之前,就想办法杜绝怨的产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所以老子接着说: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虽手执左契,却并不责人偿还。

“左契”,由权力人留存的一种契约文书,权利人可以依据该契约要求对方执行契约中所规定的义务。

圣人手执这样的契约文书,却并不苛责于义务人,并不强行要求对方必须按照契约中所规定的事项去执行。

老子这里以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来比喻圣人的不住相,不执著于任何的该或不该。正因为圣人内心没有执著,所以并不强制对方必须按契约规定履行其义务,正如老子在第四十九章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处处时时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为大多数人利益着想,所以能够“不责于人”。

正因为不责于人”,所以也就没有“怨”产生。而常人的我们,常常是怨气冲天,喜欢“责于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执著,执著于应该,或者不应该。

比如某人应该怎样怎样,不应该怎样怎样,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等等。正因为内心有了这些应该与不应该,所以当人事在发生变化时,出现的结果与我们的应该与不应该的标准不符时,怨也就产生了。

当然,不是说不能对外在的人事有一个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如果真那样的话,社会不就乱套了。

外在的是非、对错标准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我们对是非、对错标准的执著,被是非、对错标准所绑架。

比如当遇上不符合我们内心是非、对错标准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检查自己的是非、标准是不是有问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这些是非、对错标准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能做到吗?即使我们能做到,可对方有没有其它客观原因让其无法做到呢?等等,以一个为人好的心去替他人着想,而不是执著于所谓的应该或不应该,我们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怨,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罣碍了。

因此,我们讨厌一个人,怨恨一个人,其实都是因为他或她做了我们认为不该做的事情,或者没有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对国家、对社会、对上司、对下属、对父母、对爱人、对子女,以及对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的抱怨,其根本原因都来自内心的“该”与“不该”。

如果我们能够从该与不该的源头入手,去接纳内心期望的应该、不应该与现实不符所带来的各种感受,不被内在感受所绑架,我们就可以从容看到事实的真相,就会发现原来那么多的该与不该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站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上的视角,与蚂蚁执著于自己的视角可以说没什么两样。

所以,圣人之所以能责于人”,不是因为没有是非、对错的标准,而是因为圣人对内在的感受没有贪嗔好恶,因而不在相上有所执著,正因为不执著于相,所以能洞察人、事的本质,从而能够遵从人事本来的道理来作为。

而能够遵从人事本来的道理来作为的人又叫有德之人,所以老子接着说: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撤。

所以真正有德的人就像圣人那样,以仁慈之心来善待他人,而非以所谓的应该或不应该来要求他人。而无德的人,就像收赋税的人一样,锱铢必较,完全以应该与不应该来要求他人。

这就是老子给出的解决怨的最好办法,不责于人”,不在是非、对错的标准上执著。

所以老子在第六十三章中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在内心若存有各种大的、小的,多的、少的,尊的、卑的等贪嗔好恶、分别取舍,那必然就会生怨,若能卸除掉这些贪嗔好恶、分别取舍,怨也就无法生存,所以老子说“报怨以德”。

由此可知,解决怨的最好办法就是养德,故老子又说: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对于万物没有偏爱,但它却常常惠及善人。

虽说天道无私,对万物一视同仁,可是人若时时处处懂得养自己的德(善人,并非指外在行善的人,而是指懂得养自己内在之德的人),其作为必然能够慢慢与大道相合,大道之生生不息的造化就越容易在其身中呈现,所以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一个总是被我知我见所拘碍的人,内在的气常常拘逼不畅,所以烦恼罣碍会成为其人生常态。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会拼命追逐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事、物,期望内在的那种拘逼不畅能够有所缓解,期望能从烦恼罣碍中逃离。

可我们不知道,外在的人事物所带给我们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若不能从内在的源头上下手,人是没办法真正从烦恼罣碍中获得解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源头上下手呢?

养内在的浩然之气,就像孟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本来人皆有之,只是因为我们的人为造作,总是对内在气的感受产生贪嗔好恶、分别取舍,让原本的浩然之气一点一点的被损害。

因此养浩然之气,其实就是放下人为造作,不对内在的气的感受有所好恶,有所取舍。当感受来临时,去如实地观照它,而不是去追逐它,去抗拒它,去洞察感受的实相,其实就是气的流行、造化,不在感受上定义任何的好与不好的意义,如此持续练习,终有一天就能收获那种不一样的安宁与快乐。

所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要我们通过养内在的德,养内在的浩然之气,达到回归生生不息之本性造化的目的。

好了,本章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