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损八益,升阳济阴,阴阳可调

 梁学伟 2022-02-20

七损八益升阳济阴,阴阳可调

七损八益出现阴阳应象大论之中,结合其上下文义,我们基本上可以获知,七损八益是调阴阳的原则而七、八之数是纪气的,《内经》曰“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七八加起来为十五,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数字。内经有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而三五一十五,十五这个数字其实代表的是气在时空的位置及其强弱状态

个体太极会有生命活力,有神即有物质交换能量交换,有物的出入,气的升降,就会有循环和运动。因而,七,是指当人体太极阴阳的左右升降与循环往复出现问题时,治疗疾病法阴阳,医生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胎的通假字)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耐的通假字)冬不能(耐的通假字)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耐的通假字)夏不能(耐的通假字)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态的通假字)也。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法阴阳首先要本水火”这个阴阳征兆七数为天数,对水火”这个阴阳征兆来说七数是火之成数,二七同道,地二生火,地二太阴湿土位,阳盛至极之时位,天地有湿热不雨之象,类人之病象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七损为六,一六共宗,六在地为水,水之成数,天一生水,水处北方寒水之位,所以人患有热病则用天之寒调整。远古人阴居以避暑。

出者为阳,人汗出者,可以虚其阳,降其热,去其烦。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汗不出者,因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阳气受气于胸中,阳气不能宣发则胸满,胸满而喘,壅而逆也。荣卫具实,故汗不能出。《伤寒论》有太阳与阳明合病宜麻黄汤主之,属表,麻黄汤发汗;太阳中风,大青龙汤主之。辛甘性均为发散,风宜辛散,寒宜甘发,辛甘相合,乃能发散荣卫之风寒。麻黄、甘草开肌发汗,石膏、杏仁降气去热除烦,桂枝、姜枣以除卫中之风。《黄帝内经·灵枢》“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则汗不能自出,不出则死;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多能自出,再发则痉,痉亦死;或熏灼而不出,不出亦死也。其有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又为寒邪肃杀之气所抟,不能自出者,必用辛温、味薄、急走之药,以运用其阳气,仲景之治伤寒是也。伤寒一书,始终以救阳气为主。其有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又为温热升发之气所铄,而汗自出,或不出者,必用辛凉以止其自出之汗,用甘凉、甘润培养其阴精为材料,以为正汗之地,此伤寒所以不可不发汗,温热病断不可发汗之大较也。

凡是腠理闭塞、营卫瘀滞的寒热无汗或者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症,皆可以用汗法治疗,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

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 ,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表为阳,里为阴,阴虚者,阳必凑之。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下之,除其内热而愈;若反汗之,则竭其津液而死,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陈而缓中。

阳脉不足阴往乘之,阴邪乘其表虚,客于荣卫之中,为阳虚阴盛者也。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有洒淅恶寒之象。汗之散其表寒则愈。若反下之,则脱其正气而死。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八数为地数,为艮,纪厥阴风木之气位,阴盛至极之时位,天地有厥阴无阳之象,类人之病象阴胜则身寒之象,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八数益顺至为九,火数九,人患有寒病则用天之热调整。远古人动作以避寒。《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相合,以复阳气;四逆汤,甘草、姜、附相合,为甘辛大热之剂,发散阴阳之气,以救厥逆,阳复而足温。

而人受天地之气而生,所秉受的阴阳五行之炁有偏全,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导致自身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再与当期天地之气的运行,阴阳的变化,五行的生克及其导致的气候转变相结合,最终会合成一定的五行偏气现象于人之身体。人使用天地间五谷草木金石五味之化气,温热寒凉之性,调节人自身之五行偏气,或者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段调节人自身之气,损有余而补不足,使天与人达到和谐的状态,然后人达到身体康健。也就是根据天之气运、人之气运,选择合适的饮食草木金石,用其中的炁,或者叫有方向的能量,以纠正人体气运之偏,或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段补泻人体之炁,纠正人身中不正之炁,使人体太极达到出入降运行正常,从而使人体康健。这就是中医的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