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作为耳鼻喉科常见临床症状,因其病因众多且症状复杂,鉴别诊断存在难度,困扰着许多医生。本文就如何区分各种眩晕进行简单归纳总结,求为临床耳鼻喉科大夫诊断疾病带来提示。 一、明确各种“晕”的概念 临床上,常遇到病人说“晕”,需要注意的是“晕”可能存在四种情况:真正的眩晕;先兆晕厥;共济失调以及非特异性头晕。 1.【头晕】 指阵发或持续性的大脑不清晰感、头昏头沉、头胀、头部发紧感等。 高血压、精神心理因素等常常引起头昏表现。头昏症候有时可能属生理过程,不一定是病理机制,如睡眠不足、疲劳、长时间加夜班等,若适时调整可以纠正。 2.【眩晕】 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
![]() 点击查看大图 3.【先兆晕厥(Presyncope)】 患者突然感到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头重脚轻,仿佛马上就要晕倒。 4.【共济失调】 主要表现为头昏,走路摇晃不稳、易跌倒,如帕金森病、共济失调症、周围神经病等常出现此表现。 二、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鉴别 ![]() 点击查看大图 三、常见眩晕疾病鉴别 ![]() 点击查看大图 四、中医论眩晕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病因病机】 1.素体阳盛,肝阳上亢 ![]() 2.久病耗伤,气血亏虚 ![]() 3.年老久高,肾精不足 ![]() 4.饮食不节,痰浊中阻 ![]() 5.跌扑损伤,淤血阻窍 ![]() 本病病位在清窍,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故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瘀血停着,痹阻清窍而成。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辩证要点】 1.辩脏腑:肝、脾、肾 2.辩虚实:虚症居多,新病多实,久病多虚。病久虚实夹杂。 3.辩标本: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 西医学中眩晕,不管是外周性眩晕还是中枢性眩晕,皆可参照中医眩晕辨证论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