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新用户66677950 2022-02-21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前几天在妈妈群里大家讨论娃搭积木乱堆乱丢的事情,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教娃搭积木、给娃提供图纸,是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吗?

说实话,我们这群做父母的人,简直已经到了聊想象力、创造力就色变的地步,好像只要自己干预的多了点、引导限制的多了点就会扼杀娃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像只有让娃天马行空的乱涂乱画、乱丢乱砌才是保护和发展他的想象力……你是那种观点呢?咱们先来投个票吧!

你觉得保护娃想象力是什么? 单选
想象力需要家长干预、引导、限制
想象力是让娃自由发挥、乱涂乱画

几年前,我的投票应该是给第二个选项吧,那会我觉得孩子的天马行空就是好的想象力,像我这种读书读傻了的人就写不出好的小说,因为没有想象力啊!

但,当我真正了解、理解、实践了儿童教育后,再联系到自己看过的充满想象的作品,如《三体》、《鬼吹灯》、《盗墓笔记》以及看过的那些科幻大片,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想象力或者说想象力的最高级形态是什么!

高级的想象力就是构建世界的能力啊!

你能在一片空白中去构建世界吗?当然做不到呀,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你不给孩子“砖瓦”和“图纸”,怎么让孩子去构建世界呢?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开拓的,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所以说,想象力不是保护出来的!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

想象力是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得到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见识越广,他可以加工的空间和素材也就越丰富。所以,爸爸妈妈如果想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不妨让他多看、多摸、多比较。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咱们就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去处理搭建积木乱丢乱堆的日常啦~毕竟,积木是各家各户都在用的发展想象力的玩具,此外积木也是很好的认知几何形体的教具。所以,今天子玲想借这几何概念来聊一聊#想象力#这个话题,毕竟空间想象力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重要组成,一般几何好的孩子空间想象力也不会太差。

知己知彼,按照子玲的老习惯,先要有一张思维导图做提纲(规划图),这张图是子玲借鉴蒙氏三段教学法“命名--辨别--发音”的基础上做的归纳总结。然后,爸妈们就按照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各取所需,开始游戏吧!

插播一下:娃对几何概念的认知,是先从平面图形开始,逐渐发展到立体的认知。本文采用按游戏分类法,所以放到一块写了。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子玲用《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形状,6招带宝宝玩转英语、艺术、手工和光影》一文专门介绍了认识形状的各种方法,这里就不冗述了,提醒爸爸妈妈的就是:如果让娃用越多的感官参与到认识、学习某一事物当中,那么获得的体验、认知也就越深入。

所以,当娃对积木发生兴趣,他在乱丢乱堆积木、放到嘴里咬、两只手拿着敲、丢一丢抛物线,爸爸妈妈既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横加干涉,不如你先冷静观察,不妨碍他进行观察—触摸—比较的动作,也许还能有额外的收获呢。

子玲这里介绍的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操作的两类:拼补游戏和拼搭游戏,思维导图中的其他游戏方法,爸爸妈妈可以自行发挥~或者,等子玲慢慢写来吧

拼补游戏

拼补游戏就是爸爸妈妈可以提供各种不完整的图形,然后让娃自己选择一些图形补充完整。嗯,其实就是简单版的拼图,目的就是帮助娃在拼拼补补的过程中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传统的拼图几乎都是平面的,爸爸妈妈可以稍微动动手,利用家里现有的一些玩具和素材,发展具有空间感的立体拼图,这样,最基础的娃认识了形状,并且在拼补游戏的过程中,他的想法不再局限在平面,而是通过看到你的展示,把构思拓展为空间立体的了。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家长期盼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呢?所以说,育儿先育己,反正子玲在育儿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啊!

子玲用平面的几何图形来举个小栗子

先是最简单的拼补,在纸张上剪上几下,看看娃有什么玩法。不要一开始就用固定图形,完全可以是开放的,也没有标准答案,不是说一定要拼成整体才是结果。这就是一个开放式结局的游戏……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然后,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图形了。但注意啦,因为这篇文章重点是讨论#想象力#的发展,顺便聊点几何,所以,认识图形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关注点是在发展想象力。爸爸妈妈提供的拼补游戏素材可以是完整的几何图形,但是,我们在分割的时候建议留点小心思,不一定就让孩子完全都是工工整整的补齐嘛~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前面的游戏可能比较适合低龄的娃,对于已经上幼儿园大班或者5岁左右的娃,Ta可能不感兴趣了,怎么办?

好办,那就让娃自由发挥。早教的意义是什么?绝不是一板一眼的说教啊,早教就是一种启发,给孩子更多的思路让他去创造吧!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提供各种图形、各种颜色、各种材质的纸张,然后邀请娃一起来拼一拼交通工具、来拼一拼飞鸟与鱼。要给娃一个方向,这就像老板交代我们工作任务总会告诉我们这个工作的目的或者业绩目标,这是一个道理。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这和积木有什么关系呀?

听子玲慢慢道来。因为娃的几何概念的发展,是先平面再立体,基本上在娃4岁前Ta主要的认知是平面的几何图形,所以我们先夯实了平面图形的认知基础,然后去创造环境给娃感受立体几何,帮他建设丰富的感性认识。

我们可以将娃已有的平面几何图形的概念拓展到积木的立体上,创造多面拼补游戏。每多增加一个面,对孩子来说Ta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就有所不同。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拼搭游戏

积木一般都是标准的几何体,爸爸妈妈一般都会让娃自由去拼搭,但是,慢慢也会发现,娃会搭的就是那几样,有时候自己想搭又搭不好还会发脾气、丢积木,为什么呢?

挫败感,自己的能力还达不到自己想要的要求,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找到突破口。比如,娃想搭一艘船,但是用了圆柱体当船身,所以只要再加几块积木,圆柱体承不住就会滚动,积木就倒了。

那么,用圆柱体当船身这个就是好的想象力吗?

子玲认为,如果娃能更理解各种几何体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想象用什么积木、借助什么材料能做一艘大船,他即可以把积木使用在更准确的地方,也更可能想出方法达成他想象里的大船。

所以,教娃搭积木不是问题,最开始给娃一些参考示例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爸爸妈啊吗是否有过度限制?过度参与?不允许孩子试错?以及打击他的信心?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几何创意游戏

如果说前面两类游戏是在帮娃打基础,认识原料,画图纸,那么,到了这个阶段,娃对几何图形、几何形体的特征都比较熟悉后,就可以让娃自由创意了。

到了这会,考验的就是爸爸妈妈自己的眼光、审美以及收拾残局的耐心了,哈哈,子玲觉得这些作品都挺美,打算回家把娃那些撕碎的纸张都创作创作。

不光是展示出来,还可以和娃一起编故事呀,听听娃他的想法是什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只需要说两种句式就OK,“为什么呢?”、“然后呢?”哈哈,就这样吧,保护娃童真的想象力我们还是不要太多嘴啦。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不知道子玲的这篇文章有没有表达清楚呢,其实,想表达的核心就三个:

1、孩子的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想象力不是凭空出来的,是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获得的。有时间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多带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他的见识越丰富,他能进行想象加工的素材也就越丰富。

2、教娃搭积木不是问题,最开始给娃一些参考示例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爸爸妈啊吗是否有过度限制?过度参与?不允许孩子试错?以及打击他的信心?

3、可以借着搭好的积木成品,爸爸妈妈和娃一起编故事,爸爸妈妈这时只需要说两种句式就OK,“为什么呢?”、“然后呢?”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先从保护他的自信心开始吧。

子玲给爸爸妈妈找到了19种乐高积木拼搭的图纸哦~老习惯哦,大家回复“启蒙方法10”就可以收到链接哦~如果你觉得子玲还挺用心的,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吧!

乐高的官网也有很多很好的指导游戏,爸爸妈妈也可以去乐高官网找到各种各样素材:https://www.


其他优质文章:

1、给娃正确的数学启蒙,你缺这张思维导图

2、赚取年薪百万,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3、花好几万游学?太贵了!不如我们先在博物馆里行走游学吧


作者:奉奉子玲

早教领域创业探索者,在家上早教实践推广者,硕士文凭N多资格认证在身,文学/心理学/营养师/早期教育指导师/0-3、3-6蒙氏认证老师/感统训练师,变身创业者/写作者/育儿达人。

爱写掏心窝的话,爱分享在家早教那些经验和资源,关注我,和我一起在家上早教

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你需要这张思维导图!(送乐高拼搭图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