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犬式,瑜伽练习者都很熟悉。 在大家的认知中,它是体式串联之王,几乎每堂课都会遇到,它是体整身体和呼吸非常好的体式,也是每次练习都会遇到,而且每次遇到都会在下犬式中保持3~5组呼吸,甚至时间更长。
所以在日常的瑜伽练习中,不管你有没有刻意地去加强下犬,下犬式的练习频率都非常高。但同时你又会发现下犬式,虽然练得多,但似乎进步却很慢很慢。这样的前后矛盾,原因出在哪儿呢? 根据我的观察和实践经验,发现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下犬式的练习中,大家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手掌、手臂,肩膀或背部,而忽略了双腿的参与度。 看到这儿,大家可以先到垫子上做一个下犬,观察一下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参与度。
双腿在下犬式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它是体式的根基,其次双腿不被激活没有作功,就算你腹部背部有参与到体式练习中,最多也就是单纯的延展,而没有力量的参与,而且这种延展也是有限的,总是在原有基础上打转。这就导致练习很多很勤,但是却总是看不到进步。 那应该如何让双腿参与到下犬的练习中来呢? 1、首先参照山式
我们说所有体式都有山式的影子,下犬当然也不例外。山式中双腿双脚最基本的要求:脚掌均匀向下扎根,双腿向上收紧,髌骨上提。 2、其次参照前屈
下犬是一个典型的前屈类体式。前屈中双腿双脚最基本的要求:双腿向上收紧,髌骨上提;从大腿前侧的根部向大腿后侧推;从髋关节折叠;腹部收紧,腹部远离大腿,身体前侧延展;侧腰延展,整条脊柱延展。 3、代入到下犬中, 我相信山式和前屈的基本要求,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你有没有在下犬式中把山式和前屈的这些发力点和要求做出来。
想想你刚才或平时是如何练习下犬的。 让全身都参与的下犬发力点:向在瑜伽山式中一样,脚掌向下扎根,髌骨上提,双腿向上收紧,让双腿紧实有力;向前屈一样,收紧大腿,大腿前侧向后推;延展脊椎,收紧腹部,感觉从腹股沟的位置有一股力把身体向上斜上方拎,向倒V字的顶点拎,完成前屈。 那么腹股沟这股向上拎的力来自哪里呢?上半身来自手推地的力,通过手臂腋窝肩膀,以及整个背部推到腹股沟的位置;下半身的力来自脚向下扎根,双腿向上收,一直向上收到腹股沟的位置;两股力在腹股沟也就是髋关节的位置相撞,再把整个腹股沟整个骨盆向上拧,完成倒V型,完成下犬。 从最终完成下犬这个体式的角度来说,这两股力缺一不可,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调整的过程而言,我个人建议在日常下犬的练习中,先关注双腿,并且在调整以及整个保持的过程中,都要让始终双腿保持收紧上提向后推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再配合来自上半身的力。你会发现双腿收紧以后,核心腹部自然会跟着收紧,困扰很多人下背部拱起的现象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至此你就把下犬最重要的框架部分搭建好了,手臂肩膀就容易多了。 总结一下:下犬练习中不要丢失双腿的力量,你要像山式,像站立前屈一样处理下犬中的双腿和腹部。只有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才能够看到进步。大家可以参考下图。
关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