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美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匕、玉璜鉴赏

 丘山三也君 2022-02-23

1

殷墟妇好墓 玉匕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件商代晚期玉匕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玉匕长146.9毫米,宽21.1毫米,最薄处1.3毫米,最厚处5.1毫米,重量为23.5克;静水密度为2.79克/立方厘米;硬度为5.5-6.0莫氏度;经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仪检测,确认材质为透闪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整器全受沁,主体为黄褐色,局部为白色,有黑斑,不透光。器物作扁平长条形,顶近平,柄两侧稍内凹,下端呈长舌形,较薄;一面柄端饰变形蝉纹,匕面饰四个蝉纹,蝉头向下,尖嘴方目,短身,两足外屈,双翼展开,腹呈三角尖状;柄面中部一条明显的凹槽;另一面柄端雕两段纹饰,上段由两个对称的夔纹构成,其下饰兽面纹,作张口状;匕面饰花纹三段,上段为兽面纹,口向下,方目细眉,中段饰目雷纹,下段饰双重三角形纹;柄端中部有一小圆孔,匕面下部有长期使用的痕迹。

知识拓展

图片

妇好墓 玉簋

图片

妇好墓 耳挖勺

妇好墓出土所有玉器中,有一类属于生活用具,有臼、杵、色盘、梳、耳勺、匕等,夹杂在玉质礼器、配饰和仪仗中,着实给人惊艳之感。如此生活化的器物,也要用玉来表达,不免叫人遐思无限。这是人本思想的微光初现,是玉器脱离神秘化的早期征兆,还是妇好自己的一时兴起?无论怎样,这些小器,都透着一种奇妙的新鲜感。

图片

妇好墓 骨匕

被称为“匕”的这种东西,该算是我国最早的进食器了。匕和箸,就是勺子和筷子的古代名字,而匕的出现要更早一些。匕在史前时代是骨质的。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般都有骨匕出土,有的甚至数量相当可观。进入青铜时代,用匕的传统并没有中断,从二里头文化到殷商时期,骨匕仍是普遍受到重视的器具。妇好墓里,也出土两件精致的尖勺形骨匕,非常精美,一看就是王室御用的勺子。

匕的形制常见这种长条形,一端有柄,一端作圆弧薄刃或斗勺状。以匕取食,大概是证据确凿的古人吃饭方式了,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虽然也不明白这种单薄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取食,用来搅拌咖啡也许更合适。“匕”字在古文字中或有“考妣”“化”等意义,后世流传又以“匕首”一词为人们所熟悉,皆是眼前之匕的文化延伸。

这只玉匕可不简单,它不仅有可能是最早的用玉做成的餐具,还有可能是最精美的一个。表面用细细的阴刻线雕有兽面和三角纹,和妇好青铜器上的纹饰如出一辙,也和许多骨匕上的细致雕琢遥相呼应。世上所有独一无二的东西,都一定藏着独一无二的秘密,试着去揭开它吧。

2

殷墟妇好墓 玉璜

图片

此件商代晚期玉璜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玉璜长93.8毫米,宽25.0毫米,最薄处2.3毫米,最厚处4.4毫米,重量为27.0克;静水密度为2.93克/立方厘米;未受沁部位硬度为6-6.5莫氏度;经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仪检测,确认材质为透闪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璜材质为白色,可见絮状物,微透光,器身局部有土色及褐色沁;器形扁平,两面抛光,素面无纹,两端各有一孔;可以与同时出土的另外2件玉璜拼合成一玉瑗。

 知识拓展

《说文》里说 :“璜,半璧也,从玉黄声。”玉璜是一种再典型不过的中国玉器形制,标志性的存在。最早的玉璜始见于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后来,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温热的雨林,到苍茫的高原,跨越整个中国,都可以见到玉璜的影子。玉璜的生命力也非常绵长,从史前延续至整个周秦汉唐,都是人们胸前和殿内不可或缺的美玉。

图片
图片

左:商 玉璜 故宫博物院

右:商 玉双龙纹璜 故宫博物院

商代玉璜也很常见,略做一下梳理,大概有五种形状。一是板状弧形,两端平齐,弧度为圆周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璜,这种璜数量众多,素面简约,多数两端有孔,估计广泛用于佩戴;二是弧度为圆周的三分之一,断面近似椭圆形的璜;三是雕成龙形的璜,精细程度则差别很大,有的刻画出龙的细部,背上还有扉棱,异常精美,有的只是简单求其形似,略知是个龙形;四是雕成鱼形的璜,胸鳍和腹鳍向两侧展开成八字形,鱼的形象极其写意,沾足了商风;五是一端齐平或作三角形,一端成鱼尾形的璜,鱼尾上还有刻线,叫人看之不解,不知是没有完工还是有意为之。

商代玉璜比史前玉璜有了很大的进步,龙形璜和鱼形璜,绝对是商人喜爱的宠器。玉璜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最普通不过的弧形上千变万化起来,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版权声明:文字及图片、视频版权属每天美玉及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所有(特殊注明除外)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