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嘉与他的书艺之路

 袁成亮工作室 2022-02-23
祝嘉,字燕秋, 1899年出生于海南岛文昌清澜溪田村一个书香门第。在当地广文小学当校长的父亲祝宝斋酷爱书画,受其影响,祝嘉小时也喜欢上了书法。17岁那年,祝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雅书院(广东一中),师从在诗词书法方面均有很深造诣的胡仁陔教授学习古文、诗词。在此期间,祝嘉在课余坚持学练书法,大字临颜真卿的《郭家庙碑》,小字学赵子昂的《洛神赋》。

1921年中学毕业后,祝嘉回到故乡文昌,先后在广文、智新、经正、县一高、强亚等多所学校任教。1930年祝嘉受聘于新加坡育英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著名书家张叔仁。张叔仁师法康有为习北碑,于《郑文公》造诣尤深。受其影响,祝嘉自此开始读包世臣的《艺舟双辑》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辑》,并临贴不已,其书法理论与书法技艺大有长进。他曾对人说:我 30岁以前为“笔性说”所误,且取法不高,30岁后结识张叔仁后才开始真正的书法研究。

在新加坡工作两年之后,1933年秋,祝嘉经朋友介绍来到南京谋生,在南京新闻检查所谋得一份事务员的差使。工作之余,他几乎将全部时间都花在了书学上。3个多月时间临满二百通。除了《张猛龙》外,祝嘉还精临《六十人造像》等一百二十多种碑帖,由此对书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于1935 年出版了自已首部著作《书学》

  全面抗战爆发后,祝嘉展转广西、四川等地,1939年在四川璧山图书馆工作期间,潜心阅读各类书学史籍,探索书法长河的源头,撰成我国第一部《书学史》,全书25万字,引用典籍五百余种,填补了中国近代书法史学的空白。该书于1947 年由上海教育书店出版,于右任先生为之作序。他撰写的《祝嘉书学论丛》、《愚盦书话》等多种书法专著在当时书坛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祝嘉书法喜秦汉之质朴、六朝之丑拙。其书真草篆隶行俱善,书风雄强老辣,高古拙厚,举笔横扫,直开胸意,无雕琢之习,无酸腐之气。祝嘉书法创作注重用笔的力度,力主“全身力到论”,挥毫时尤重用笔的疾与涩,让自己全身发力,进而使得书法作品尽显力到,苍古雄浑。他曾对人说:“落笔要有如老鹰扑小鸡,一笔下去,力到尽显。” 祝嘉晚年融合汉魏开创了独特的章草书风。其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四届新人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展等。

1940年祝嘉受聘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主讲“金石学”、“文字学”等,课余指导学院书法组工作。1947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迁至苏州拙政园,祝嘉也随之定居苏州。后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撤消,祝嘉被调到市二中教授国文,同时进行书学研究。1961年退休后,祝嘉在家免费收学生教授书法。祝嘉是著名的书法理论家、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一生共撰写书学专著 70 种计 360 余万字。199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祝嘉书学院”成立,影响至今。1995年10月1日祝嘉病逝于苏州,终年97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