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犁城文史】北大荒上的“临邑25号新村”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北大荒上的“临邑25号新村”

              ——临邑热血青年赴北大荒支边纪实

“北大荒”即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纵横千里,面积广大。开垦前这里荒无人烟,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但无人耕种,致使大面积土地撂荒,故称为“北大荒”。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推进,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当时国家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粮食和农产品短缺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成为国家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时,苏联因粮食不足问题,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动员青年去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垦荒的运动,我国的青年垦荒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55 年秋,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动员全国有志青年自愿报名,参加开垦“北大荒”的革命行动,支援国家粮食生产。

1956 年,山东省响应中央号召,组织10余万名青年奔赴黑龙江开垦北大荒。临邑县按照上级部署,从太平寺区、城关镇区、张家区动员308名有志青年,组成山东省临邑县青年开垦队,由乔曰寿、马刚两名同志带队,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安家落户。

县财政局欢送青年垦荒队队长乔曰寿(前排中)、毕桂荣夫妇时合影留念(1956年摄)

1956 3 月的一天,临邑青年垦荒队正式出发。县委、县政府组织车队欢送,送行的车辆一直将队员们送到德州火车站。临别时,欢送的干部群众人山人海,锣鼓声震天动地,车前插着的一杆杆红旗迎风招展,青年们恋恋不舍地跟亲朋好友挥泪告别,有的父母抓住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就是舍不得松开。

正像《青年垦荒之歌》中唱得那样:“告别了父母背起行装,踏上征程远离故乡......高举起垦荒的旗帜,奔向那遥远的边疆,勇敢地向困难进军,战胜那荒凉的地方,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建立起美好的家乡,让那丰收的粮食,早日流进祖国的谷仓”。

热血青年们坐上赴黑龙江的专列,几经辗转终于到达了垦荒的目的地——黑龙江省的萝北县。萝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鹤岗市,是一个地域荒凉、经济落后、亟待开发的边疆县。

全县总面积76万公顷,由于地广人稀,所以有“60里地是邻居,30里地南北炕”的说法。县境内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嘟噜河”,流到松花江;一条叫“鸭蛋河”,流到黑龙江,垦荒队员要在这两条河之间的广袤土地上垦荒种地。队员们到达后,当地群众为他们搭好了简易草棚,算是临时住所。东北的三月还非常寒冷,男女青年分别住在十余个草棚里,被编为“临邑 25 号新村”。

新村的生活无比艰苦,睡觉没床没炕,吃饭缺盐少米,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没有水井就喝泡子里的水,没有蔬菜就挖野菜,没有大米白面,就吃苞米面、大渣子。夏天,荒草遍野,狐狼成群,蚊虫小咬遍地飞,上个厕所先得用烟火熏跑蚊子和小咬。

夜晚,经常被蚊虫叮咬得无法入睡。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呼啸,最冷时达零下三四十度。取暖就烧干木头,烧时挺暖和,一停下来马上就凉,大家睡觉也不脱棉衣,早上起床时嘴里呼出的热气早已在被子上冻成了一个大冰块。起初,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有些青年开始想家抹泪。

乔曰寿、马刚两名带队的负责人分别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给队员们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意志坚定、不怕困难的故事,使队员们树立起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19568月,队员们自力更生,建起了较高档的泥墙草棚,艰苦的居住条件算是有所缓解,人们不安的思想情绪才得以安定下来。

垦荒劳作是非常辛苦的,仅仅烧荒、挖树根、整平就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期间,还要对付北大荒成群的野兽、结阵的毒虫。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谁都不敢单独出行。尤其是夜间,不远处的狼嚎声使人毛骨悚然。有付出就有回报。垦荒队员们发扬父辈“闯关东”的精神,在这片黑土地上辛勤劳作,所种的庄稼、蔬菜长势喜人。面对一望无际的田野,25号新村的“村民”忘记了辛劳,沉寝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1958 年,国家安排大型田间作业车开进了北大荒,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荒地资源,生产效率逐步提高,庄稼长势越来越好,粮食产量越来越高,还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江滨农场。从此,队员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良好改善。

1968 年,中央指示组建黑龙江建设兵团,江滨农场按照指示改为建设兵团第十团。兵团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外扩种植面积,开垦面积达数万公顷。生产的粮食大量外调,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在临邑支边青年赴北大荒垦荒 40 周年之际,临邑人民没有忘记25号新村”村民为祖国所做出的奉献。县委、县政府组织慰问团,专程到黑龙江江滨农场慰问这些扎根边疆的“临邑村民”。

   慰问团成员与临邑籍全体“支边青年”合影留念

60多年过去了,临邑支边青年把青春和热血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祖国的垦边事业,所锤炼出的“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仍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建设政通人和幸福和谐新临邑的强大精神动力,需大力传承和弘扬。

作者简介:临邑县政协秘书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