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养生法则

 向上生长a 2022-02-27

⭕夏三月: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至立秋前一日为夏三月。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意思是说:夏天三个月是繁荣的季节,天地交泰,草木都在开花结果。人们应该晚些睡,早些起,不要厌恶日长,并使心里没有郁怒,毛孔能够宣通,好比百花齐放,喜形于色,这是调养夏天“长”气的方法。

不如此,内伤于“心”,秋天易生痎疟,承受“收”气也就减少,甚至冬天还要生病。


夏季天虽热,却生湿。所以,夏三月须防范湿热,避免阴气侵袭机体而生疮疡。

夏乃阳气长,万物茂盛之季节。养生之道,宜吸收夏华实之气,以利生机。

⭕夏天这一季,是人的精神全部脱露的时候。此时,心脏功能强,肾脏功能弱,体内津液化为水分,无论老幼,均宜饮食暖物,独宿而调养。

⭕夏三月,不可铺薄席于潮湿及冷石冷地上睡卧,以图凉快。

这样,湿气透入人体筋脉以后,在上则面目黄肿;在下则大腿关节、膝关节肿痛;深入内脏则胀满泄泻;滞留体外肌肉皮肤则头重身疼。


⭕体内亢热不能排出易生痈疽疔疮,体内凉湿不能排出则变成寒性痰涎,或患各类风湿性关节炎。凡漆桌漆凳,赤体单衣切不可坐卧,防令毛孔闭塞,血气凝滞,为害不小。

⭕单衣不可坐冷石,若坐冷石寒气侵入睾囊,多患疝气、偏坠之症;女子寒气侵入子宫,则月经紊乱,或经行腹痛。

遇日晒热之椅凳砖石之类不可久坐,恐热毒侵肤,多患坐板疮,或生毒疖。

⭕汗湿或淋湿的衣服不能老穿在身上,久着可令人发疮,需随时洗换为佳。凡被太阳晒热烫手的衣服拿来即穿,轻则热毒引起皮肤病汗斑之症,重则重痧暴病。


⭕夏三月,凡人在劳动或饮食汤水时,均易出汗,这时应顺其自然让其透出,不可立即脱去衣服,或用冷湿之布擦拭,也不可用扇取凉,更不可用冷水洗手洗身,否则令人得虚热阴黄之疾。

⭕夜卧睡眠,不能当风吹扇,否则风入毛孔最易成病。

三伏热天,不能暴喝冷水冷汤,若冷饮,冷气逼迫气血,最易伤人。

夏季衣服单薄,夜间睡着最易被褥脱离身体,要常常保持腹部不能脱被,不然,易患腹痛泻痢诸症。


⭕夏季昼长夜短,人在白天总感身体困倦乏力,需要午睡来补充休息,但不可在午饭之后立即入睡,恐饭食停滞多成疾病。

在未吃饭之前睡最好,醒后稍作休息再进食为宜。

如吃过午饭,觉困倦欲睡,可起来走动,或找些事做,或站立位,挺胸收腹,目视正前方,以鼻徐徐吸气,以口缓缓呼气,做“六字诀”的“呵”字功数遍,自然不再思睡。

⭕春去夏来,因暖春季节,乃阳气上升而温暖,进入酷夏,则阳气炽盛,人常带暑热汗湿,闷烦之劳而度日生息。故夏月饮食,难以调理。


⭕盛暑,人喜冷凉之饮,偏于杂食。

但长夏潜伏阴气,饮膳则宜少食生冷,以防入秋多患腹泻痢疾。

因之,夏季不宜贪冰凉、生冷,以免湿热瘀滞于经脉。

⚠生冷热炙,蕴结于脏腑,以至诱发秋痢。

膳食素淡以健脾胃,节食酸味以通利运化,少食滋腻以防湿热,此乃应季节进食而健身益体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