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

 jxyslza 2022-02-28

 清 · 袁枚 ·《 随园诗话 · 卷六 · 四十九 》

【原文】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其音涉哑滞者、晦僻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亮;“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宋、唐之分,亦从此起。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昌黎斗险,掇《唐韵》而拉杂砌之,不过一时游戏:如僧家作盂兰会,偶一布施穷鬼耳。然亦止于古体、联句为之。今人效尤务博,竟有用之于近体者:是犹奏雅乐而杂侏儒,坐华堂而宴乞丐也,不已慎乎?

【翻译】想要作好诗,首先要选择好韵。凡是哑滞、晦涩、怪僻的音韵我应当弃舍。韵就是但是字韵不响亮;韵就是,字韵不响亮。以此类推不一而足。宋诗与唐诗的区别也是从这一点开始。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不用怪僻的音韵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屑于用。韩愈喜欢用险韵选取《唐韵》中一些怪韵杂乱堆砌不过是一时的游戏之作,只限于古体诗与联句之中。这就好比是和尚作孟兰会偶尔布施一下穷人罢了。现在的人学着这么做,以追求博学,竟然有人将它们用之于近体诗中。这好像是在演奏雅乐时听众中杂坐有侏儒坐在华丽的厅堂来宴请乞丐,岂不错乱!

【解析】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除了平声外,上、去、入三调有高低的变化,统称为仄声。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如我家乡铅山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在创作近体诗(格律诗)的时候,我们都要遵循格律的要求,在平仄声字的交替、粘对、押韵方面都有格式,违背格式就不能算是近体诗。近体诗押韵通常依照公元1223年山西平水官员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个韵部。

元初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沿用至今。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认为并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四条诗词创作用韵方针,将《平水韵》重新校订,并收入《中华新韵》中。2019年3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中华通韵》,是适应语言发展变化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新时代中华传统诗词持续发展的新标志。

平声字一般比仄声音调更昂扬,音往上走,读起来就更响亮。但不同的平声由于发音不一样,音调是有区别的。袁枚举了“葩”和“花”、“芳”和“香”为例,说明在意义、音调都相同的情况下,发音不一样,也有响亮程度的不同。
近体诗都要求押平声韵,我们有些初学写格律诗的,有时候故意选择写押仄声韵的诗,这不是近体诗,是古体诗。古体诗有时押仄声韵,往往表现一种颓唐、压抑的情绪,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首几度换韵的古体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平声韵“下平三肴”,音调较高亢,表现狂风怒号的情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入声韵“十三职”,发音短促压抑】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入声韵“九屑”发音急促短暂而压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平声韵“上平十五删”,发音洪亮】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入声韵“一屋”和“二沃”(近韵)从上几句的高扬的声调突然转入压抑的入声,表现诗人的痛苦和无奈】

从对以上杜诗的用韵分析可知,选择用韵,是与诗人要表达的情绪密不可分的,音调影响情感的表现,所以在选择诗词用韵的时候,要考虑到情感的因素。如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押入声韵,每句落音短促而压抑,渲染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每个韵的韵部所包含的字是不一样多的,而且常用字和冷僻字的比例也有不同,袁枚批评韩愈喜欢用险韵,就是该韵可用字很少的韵部。选择这样的韵部是“自讨苦吃”的。袁枚说,偶然用一下可以,如果以此来卖弄自己的博学那就犹如“奏雅乐而杂侏儒,坐华堂而宴乞丐”。我们有些初学写诗者不知道天高地厚,也喜欢写仄韵诗,其实,他连仄韵和平韵对情感表达的区别都搞不懂,东施效颦,还自鸣得意。

第90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