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理论 |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

 微笑如酒 2022-02-28

一、引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于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该理念起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同时从原本的“教师、教材、课堂”向“学生、收获、体验”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改变教育关系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在“主导”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需求的满足。

二、“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师的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高等教育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建立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的宏观支持系统。

01

树立现代的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观强调的是“学会”,体现的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想,突出的是教师的教,弱化的是学生的学,违背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观。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的是“会学”而不是“学会”,正像德洛尔报告提出的:教育的责任是“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一个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教育的真谛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去发现知识、进而创造知识、拓展能力。

02

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对于高校来讲,人才观的不同将导致培养目标的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会导致培养途径、培养方式和培养方法的不同,进而又会导致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不同,因此需要树立符合新时代和新形势要求的新型的人才观。

作为教育的提供方,有新的人才观的指导,才会从教育方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产生调整的愿望和驱动力,进而也才会从政策、财力、管理直至措施上给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积极的支持;

作为教育接受方的学生,人才观在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后,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才会通过学习意识与学习观念的改变以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调整中去。

03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传统的学习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学生学习的活动要围绕着教师教的活动“我教你学”;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是认为学习是教师强加的任务,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二是知识的获得途径是教师的传授,而不是自己的发现或建构。

教师持有这样的学习观,在教学中,自然是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学生持有这样的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被动性和依赖性,对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初级知识学习的水平上。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观指导下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只能完成初级知识学习的任务,不能到达高级知识学习的层次。

三、“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帮助

01

对“教”与“学”关系的调整

使教学回归了自然过程

在“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的指导下,学习一方成为主体,“教”要服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是帮助学生“学”或是引起学生“学”,“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是对传统教学论的挑战,帮助恢复了“教”与“学”关系的原来面目。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生实践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学生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之后,主动性大为加强,积极性空前高涨,创造性充分发挥,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成了乐趣。

02

“教”与“学”关系的新定位

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实践机会。

过去教师唯恐自己讲解得不深透,唯恐学生听得不明白,知识性灌输占去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这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渐减。

而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大量运用性实践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生成一种成就感,自信心大为加强,希望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进步和能力。这就形成了强烈的有意义学习心向,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03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了学生

在知识、智力、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由于“教”的本质是“引起学生学”,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就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教学质量就无从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学生为心”把学生从被动推向了主动,使学生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使课堂由沉闷变为活跃,使教师由演员变成了导演。

四、最后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重要了。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的作用。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五、参考文献

[1]李琼,杨格丹,李敏辉.“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交互教学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0):110-117.

[2]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04):23-27.

[3]王惠昭.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与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4):36-38.

[4]秦侠,杨金侠,杨善发,赵林海,丁宏,胡志.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支持系统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2-43.

编辑 | 老伏

审核 | 萱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