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已备好 待君来取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氧化硅2012 2022-02-28

编者按:本课例已经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2年1-2月合刊上,敬请各位同行指正。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秋玲教授和赵宁宁教授指导。

图片

漫步古文雅苑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刘秋琴 徐梦迪徐祥梓

【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广东,518100】

【摘要】“漫步古文雅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围绕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游目骋怀”,确立核心任务“撰写文言文评析文章”,通过“反复诵读,疏通文本”“析文悟情,探意得趣”“观彼珠玉,抒己之思”三个课段开展翻译疏通、欣赏探究、拓展阅读、思考写作等学习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评析经典古文中,进一步理解古代文言之美。

【关键词】单元整体设计、读写一体、古文欣赏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三篇文言文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均为经典篇目,属古代的“记”文体。《桃花源记》记事,《小石潭记》记游,《核舟记》状物,内容各异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与智慧。学习三篇文言文,一要积累文言知识,加强古诗文阅读的语感;二要品味“杂记”文体语言简洁凝练、情味朴素隽永的特点;三要阅读评析文章,思考探究文章主旨,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完成评析文章的写作。

“漫步古文雅苑”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任选一篇课文撰写评析文章。《桃花源记》记叙了一次奇幻神秘的秘境之旅,文风朴实清新,情节曲折离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小石潭记》融情于景,通过环境的凄清冷寂抒发作者贬谪失意的苦闷心情;《核舟记》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空间说明顺序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三篇文言文的言语形式各有特点,但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评析能力。

学习流程设计了三个课段。第一课段解决的是“语言积累”和“语言感悟”的问题,通过词汇积累、句子翻译等读懂古文;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会古文的节奏、韵律、情感之美。第二课段解决的是“结构分析”“语言鉴赏”和“主旨探析”的问题,让学生走入文本,并且在相关文献的帮助下深入探究文本内涵。第三课段解决的是“写”的问题,阅读好的评析文章,并基于第二课段的赏析与探究,找准评析切入点,撰写评析文章。三个课段通过精读文本、拓展阅读、梳理筛选、积累应用、思考探究、写作等任务驱动,让学生品味、理解中国古典文言之美,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的节奏、断句和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积累文言词句;

2.在借助课下注释和字词典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理解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积累文言知识。

二、思维目标

1.比较、分析三篇“记”的语言特点,梳理结构思路,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分析思维能力;

2.阅读对三篇文章的评析类文章,自选角度,选择一篇课文模仿撰写一篇赏析文章(不少于500字),增进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价值目标

阅读赏析古文名篇,通过分析古文丰富的思想内涵,体会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心怀天下的政治视野和富有意趣的审美取向,感受美的熏陶与感染,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

核心任务阅读分析三篇文言文,任选一篇撰写评析文章,不少于500

【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核心任务设计三篇文言文的朗诵脚本;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规范、准确地翻译文本。

一、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感;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完成文言文的翻译,了解三篇课文大意。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文资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柳宗元《小石潭记》、魏学洢《核舟记》三篇课文相关内容;

2.喜马拉雅APP;

3.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四、完成任务

   (一)学前准备

文体名。古人将以“记”名篇的文章称为“杂记体”。杂记内容复杂,有的记人叙事,有的记物状景。写法上灵活多样,有的主记叙议论,有的尚描写抒情。今人一般将古代的“记”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①]

   (二)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将字音注在文章中;

2.通读四篇课文,读好节奏,注意重音和停连,并参考下列朗读符号进行朗诵设计

图片

示例:《桃花源记(节选)》朗诵脚本

图片

3.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好的朗诵脚本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情感(在互读互听中,相互指

出设计和朗诵不合理的地方,重新修改后,再朗读)。

4.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借助讨论仍解决不了的寻求老师的帮助。

5.以小组为单位,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五个方面完成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自主设计整理表格、卡片或图示)。

6.在完成文言语言现象学习、整理的基础上,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个人独立自主翻译3篇课文。

五、学习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任选一篇课文进行文言文翻译展示;

文言文翻译评价量表

序号

评价标准

等级

备注

1

字词翻译准确无误;

☆☆☆☆☆

每错一字或一词,扣1星。

2

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补充文言文中省略的句子成分;

☆☆☆☆☆

每有一处句子成分缺少造成的句意不通顺,扣1星。

3

整体翻译通顺流畅。

☆☆☆☆☆

有5处明显翻译不当得1星,有3处以内明显翻译不通顺得2-3星,翻译准确,表达流畅得4-5星。

2.给同桌出一张试卷考查本单元的重要文言知识;

3.用自己的话讲述《桃花源记》的故事、《小石潭记》的游览过程,描述《核舟记》中核舟的外形。

第二课段  析文悟情,探意得趣

核心任务研读三篇课文,分析文言文结构,欣赏语言,探究主题,完成学习任务单。

问题1:借助课后的“桃花源诗”,在与课文的比读中,寻找“世外桃源”吸引人的那些地方?讨论: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问题2:小石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问题3: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进行一一介绍?

一、学习任务

1.绘制3篇“记”的写作思路图;

2.参考学习小贴士,从词汇、句式、艺术手法等角度欣赏三篇体裁为“记”的文言散文的语言特点;

3.阅读“补充资料”,结合文本分析课文主旨,并完成主旨分析卡。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文资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柳宗元《小石潭记》、魏学洢《核舟记》三篇课文相关内容;

2.参考阅读:李长之《步入二十二年的躬耕生活——他的思想的成熟(节选)》(《陶渊明传论》第二章)、唐卫香《对“桃花源”的追问与深思——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研课(节选)》、陈治勇《闲笔蕴千钧,无情胜有情——<小石潭记>结尾探幽(节选)》、徐志耀《<核舟记>中的人文情怀》。

四、完成任务

1.阅读《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三篇课文,模仿《桃花源记》的思路图示例,绘制《小石潭记》《核舟记》的写作思路图。

图片

2. 借鉴“学习小贴士”,从文章中找到具体词句,欣赏三篇课文的语言之美;

(1)《桃花源记》小贴士: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自然美”“人情美”和“神秘美”。

(2)《小石潭记》小贴士:柳宗元通过铺垫蓄势、动静结合和情景交融的手法,塑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小石潭。

(3)《核舟记》小贴士:王叔远技艺之“灵怪”,可以从核舟的体积、人物的神态姿势、事物品类的繁复、布局的巧妙、色彩的丰富等方面看出。

示例:

柳宗元通过铺垫叙事塑造引人入胜的小石潭。

文章细节(词、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我的赏析:水声清越,让人对水声的来源不由得心有好奇,竹林的遮掩更增添了神秘感,为下文“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做铺垫。

3.阅读“补充资料”,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桃花源记》:李长之《步入二十二年的躬耕生活——他的思想的成熟(节选)》(《陶渊明传论》第二章)[②];唐卫香《对“桃花源”的追问与深思——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研课(节选)》[③] 

《小石潭记》:陈治勇《闲笔蕴千钧,无情胜有情——<小石潭记>结尾探幽(节选)》[④] 

《核舟记》:徐志耀《<核舟记>中的人文情怀》[⑤]               

五、学习评价

1. 你认为全班同学的哪篇文本思路图最独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并将理由写下来。

2. 补充的阅读资料中,关于每篇课文主旨的解读,有哪些是你不认同的?你可以查阅更多文献,结合课文,将你的观点写下来,不少于300字。

第三课段  观彼珠玉,抒己之思

核心任务任选一篇课文,撰写评析文章。

一、学习任务

1.阅读他人的评析文章,梳理评析切入点及主要观点,勾画精彩的分析语段;

2.选定课文,确定评析切入点及主要观点,完成文章构思图;

3.写一篇评析文章,不少于500字。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

参考阅读:刘亚萍《美哉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特色赏析》、蒋兴超《交融:情思的深度抵达——<小石潭记>文本解读》、高瑞娟《析<核舟记>里的古代“工匠精神”》。

四、完成任务

1.阅读以下评析文章,并勾画精彩的分析语段。

《桃花源记》:刘亚萍《美哉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特色赏析》[⑥]

《小石潭记》:蒋兴超《交融:情思的深度抵达——<小石潭记>文本解读》 [⑦]

《核舟记》:高瑞娟《析<核舟记>里的古代“工匠精神”》[⑧]

2.   梳理评析文章的切入点和主要观点,画出行文的思路图。

图片

3.   选定课文,依据第二课段的学习成果确定评析切入点,模仿以上评析文章确定主要观点,完成个人的文章写作思路图。 

我选定的课文:_______________

我的文章思路图:

4.   写一篇以“漫步古文雅苑”为主题的赏析型文章,根据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或语言风格进行赏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少于500字。

五、学习评价

赏析文章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备注

选择的评析切入点合理,能够体现文章独特的美。

☆☆☆☆☆

评析切入点不合理,一颗星;

评析切入点较合理,能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章独特的美,三颗星;

评析切入点合理且大小适宜,能体现文章独特的美,五颗星。

观点鲜明,有相关论述,有说服力。

☆☆☆☆☆

没有观点,一颗星;

有观点但没有相关论述,两颗星;

有观点但论述没有说服力,三到四颗星;

观点鲜明且论述具有说服力,五颗星。

观点有一定创新。

☆☆☆☆☆

无新观点,一颗星;

能在借鉴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三颗星;

能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五颗星。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

出现一处病句或错别字扣一颗星,扣完为止。

【单元整体评价】

一、单元设计反思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编排的主要依据是文体,有记事、记游、状物,且篇幅不长,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阅读分析三篇文言文,任选一篇撰写评析文章。要达成此任务,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料,将篇幅短小的古文读“厚”,品味精美的语言并且体会丰富的内涵。在由“薄”到“厚”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美的熏陶与感染。

撰写评析文章,是对学生“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建立在“语言积累”“梳理探究”的基础上。第一课段的核心是在诵读中强化积累、理解文意。在这一课段中,教师不能用教取代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在自学中训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教师只有在学生遇到翻译困难时再进行点拨。第二课段的核心是梳理古文的内容结构、鉴赏语言并结合阅读资料从写作内容和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主旨。这一课段提供了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材料,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并且针对学生提出疑难之处在班级组织讨论。第三课段的核心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撰写评析文章,通过阅读、分析、比较、质疑、迁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初中生而言,这一课段的任务有一定难度,教师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文章思路图提出建议、指导写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阅读材料和学生的优秀评析文章,将它们转化为支架,指导学生文章的修改与润色。

二、测试反馈

(一)必做

阅读《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从语言和结构角度说说散文和诗歌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文学形式?说说理由。

桃花源诗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

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

②憩():休息。

③菽(shū)稷():泛指粮食作物。

④艺:种植。

⑤靡:无。

⑥暧(ài):遮蔽。

⑦俎()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

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二)选做

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从语言、结构、主题三个角度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模仿《小石潭记》的学习过程,挑选其中一篇或者一段尝试进行赏析。

【本设计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课题·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下的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CHEA20200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