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博山金代古墓,墓中有精美的彩绘壁画,在山东是十分罕见的

 闲云行影 2022-03-01




在博山区山头街道神头村附近的颜文姜祠祠内完整陈列着一座金代的古墓,墓内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彩色壁画,十分少见。
这是我第一次探古墓内部,心里还真有点忐忑。在颜文姜祠的侧院里,这就是那座金代壁画墓了。尖圆顶的坟包,坐北朝南。这座金代壁画墓是整体迁移来的。原位于博山神头北端俗称奶奶林的地方。1990年10月在那地方(奶奶林)基建的时候,在工地中发现的,后来由市、区文物部门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后被整体迁至颜文姜祠内保护、陈列。

我们看这小院里还有一些石虎、石羊等石像生。
这个墓应该属于中偏小型墓葬,砖砌仿木建筑,底部呈方形,券顶,长宽各1.6米左右,由墓门、墓道、墓室三部分构成。这个墓门像一个门楼,仿木建筑,挑檐斗拱,气势恢宏,砖雕技艺是相当精湛的。装饰彩绘的云头图案和缠枝牡丹纹饰依稀可见。墙基上两侧砌倚柱,柱上砌阑额。倚柱、阑额之内砌出上额、门柱、门额、立颊。柿蒂纹形券门,门额正面砌出两枚方形门簪,门簪面部浮雕四出菊瓣纹。倚柱柱头砌普柏枋,方上有砖砌柱头斗拱二朵,补间斗拱一朵,都是一斗二升,出挑甚短。
这墓门高大约2.8米,宽1.5米,门洞呈半圆状,极具少数民族风格,门用青砖“人”字形封砌。从外面看整个墓室上部又呈圆形,也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典型模式。墓室为略长方形,穹隆顶,地面铺砖,有一高0.35米的砖砌棺床。

据当时考古发掘记载,墓室内有四具尸骨和不同形状的陪葬遗物15件,其中有磁器12件,均为本地宋、元时期瓷窑生产。这座墓最为珍贵的是墓室内墓壁和墓顶上的壁画及彩绘。因为墓室内用了有机板保护,反光实是太厉害了,咱就结合着墓中壁画的资料图片来看一下。墓中四壁有九幅画面,除一幅为彩墨大写意牡丹,墨书“大安二年(大安:金朝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年号,二年即1210年 )”,除了这个纪年字样外,其余八幅均以人物为主的独立画幅。壁画内容多反映墓主人夫妇生前的生活和侍吏等场景,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衣食住行,民风民情。据考古研究,墓内的壁画是直接在砖砌的墓壁上涂一层薄薄的白土浆,然后在白土层上绘制的,没有使用地仗等复杂的工序。也因为这白土浆直接与砖面相结合,所以在墓室潮湿和遭水侵的环境下,壁画仍然得以保存下来。

(以下图片为资料图片,源于网络)




经当时考古测量,古墓整体占地5.36立方米,全部壁画13.2平方米,整体重量达13吨。当时整体迁移时采用“整墓清理,内承外固”的技术,一次性的整体吊迁成功,这也创造了山东省古墓整体搬迁的首例。
金代壁画墓在我省是较为少见的,我们通过参观这个实物陈列,能够更多的了解淄博地区古代灿烂的墓葬文化,而从墓中壁画上的场景,也能对当时的人民的生活有更多的认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