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同道异理:《中庸》的“道”和《道德经》的“道”

 渐华 2022-03-01
文章图片1

《中庸》的“道”说的是人间,《道德经》的“道”说的是自然规则。

《中庸》的“道”和《道德经》的“道”是两个“道”吗?从我们生命来看虽然是各有各的道,其实“道”还是那个“道”,只是个人的理想抱负不同而已,之所以不同,是视觉和境界决定的,正如庄子所说:“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曲士不可以语道。”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万物同道而异理”说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循道之谓教”,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叫做道,培养并遵守道叫做教化。这里说的是人的天命、天性、人道和教化的问题。“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与天地无关;不管百姓变成什么样子,那是百姓自己的行为,与圣人无关。这里说的道是一种规则,很冷峻但很管用。天地顺其自然,圣人的话也是顺其自然,圣人之言我们又称之为天言,是替天说的话,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向《道德经》学习的是规则,是万事万物演变的法则,人应该自愿地去效法。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这是一个很顺其的“常道”。无论是《中庸》的“道”还是《道德经》的“道”,说的都是一个问题,一个关于信仰的问题。

文章图片2

《中庸》出自《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中国古代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六经中的《礼》,记载的是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没有仪式背后的“礼义”,仪式便成了空洞的虚礼。为增加《礼》的历史文化意义,后学们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阐发经义的论文类文章,戴圣把这些论文作为《礼》的“附件”,编在一起,并给它们取名“记”。

汉代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以儒家“五经”为主,侧重训诂与诠释。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把《礼记》中的“中庸”挑出来,跟《论语》《孟子》《大学》一起,合称“四书”,儒学宗师朱熹亲笔作注。从此,《中庸》从“五经”中脱离出来,成为元代以后最主要的儒家经典之一。

宋代之后的元明清,是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大儒们改变了汉儒以“五经”为主的训诂诠释法,而以“四书”为主开展“义理推演”,也就是说,理学家们已经不满足“我注六经”式的生搬硬套,而采取更加开放的“六经注我”方法,对各家的思想学说,尤其是道、佛两家思想吸收借鉴,而成理学。

在宋儒“六经注我”之前,在《礼记》成书的汉代,就已经广采博取各家思想了,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已得到推行,而汉代的“儒术”是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为框架,博采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家的阴阳谶纬之说,以及法家的法治思想等为一炉的结果,因此,不管是五经,还是四书,都是中国先哲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的结果。正可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将人文与天道结合起来,其思想境界深远,理论支撑有力,文辞优美,朗朗上口,与《论语》《孟子》《大学》一起成为《四书》,顺理成章。

文章图片3

孔子对中庸也给予很高的赞美,他认为中庸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境界了,人们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了。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由此君子故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国古人认为,人类起源于天(天命),是天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的“天命观”具有了人格神的意义。天是人的主宰,人性直接秉承“天命”而来。由此可见,《中庸》的“道”也是《道德经》“道”,中庸之道是人道,《道德经》之道是天之道,人道效法天道,才是人类之常道。

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庸之道即是止于至善,中庸之道就是恰到好处,中庸是无过亦无不及。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