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中医]阴阳学说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3-04

今天我们说说阴阳学说,它也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候,也曾学到过矛盾的概念。其实是类似的。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变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前篇我们提到过气一元论。现在在气的概念基础上,我们把气划分为阴阳,便有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变化,形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阴阳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运动,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

(一)概念形成

阴阳的概念从远古时期开始。古人对生活、生产影响最大的太阳出没、月亮变化等明暗交替的天象观察,由此形成了阴阳最初涵义——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阴阳二字最早记载于甲骨文。在甲骨文中,阴阳所指为日、月。《说文解字》说:“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朝向日光、明亮者为阳;背向日光、晦暗者为阴。

图片

图片

随着不断地发展,阴阳的涵义逐渐引申,扩大。春秋战国时期,《内经》将阴阳学说应用到人体生理。

(二)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两种对立的基本属性,我们先简单地理解为图片图片。经典表述如《内经》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为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事物和现象,凡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事物、现象/一事物内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用阴阳来概括。如就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以人而言,则男为阳,女为阴;以气血而言,则气为阳,血为阴。

(三)阴阳的特性与归类 

1.阴阳的四个特性

(1)普遍性

阴阳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可用阴阳来标示。天阳地阴,日阳月阴,夏阳冬阴,火阳水阴,男阳女阴等。在中医学里,阴阳可以概括说明人体组织、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

(2)关联性

阴阳所概括的事物或者现象必须共处于统一体中,或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空间的上与下、内与外,时间的春夏与秋冬、昼与夜等。若不是在一个统一体中,无关联性的事物或现象,如寒与上、昼与外等,则不能用阴阳概括说明。

(3)规定性

阴阳学说对阴阳各自属性有着明确的规定,这是明确的定死的东西。

阳的特性:光明、温暖、向上、趋外、兴奋、发散等;阴的特性:晦暗、寒冷、向下、内收、沉静、凝聚等。

图片

图片

(4)相对性

相对性指事物阴阳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上文提到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白昼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人体五脏分阴阳,心肺在上为阳,肝肾在下为阴。心与肺相对而言,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与肾相对,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每一脏又各有阴阳,如心阴、心阳,肝阴、肝阳等。

③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通过对立双方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发生改变。如100℃与50℃的水,100℃属阳,50℃属阴;而50℃与0℃相比较,则50℃属阳,0℃属阴。

凡是具有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阴。

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与火这一对事物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集中反映了阴阳的属性,成为事物划分阴阳属性的标志。所以我们划分阴阳可以想一想水和火的那种感觉就可以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