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158)

 中医闫大夫 2022-03-04

十枣汤二用

历代《伤寒论》注释者数百余家,老朽之业师推崇《医宗金鉴》,认为简明扼要,平允务实,不强作解人,有严谨治学精神,可视为参考读本。同道袁绍先博览群书,择优而取,起家的资本就是《医宗金鉴》。他喜开奇方,走自己的路,很少模仿别人,常以《伤寒论》十枣汤回苏疑难重症,有口皆碑。凡痰饮表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久治不愈,咳嗽、气喘、痰涎多、喉内发出水鸡声、端坐不能平卧,皆给予本药,每日0.3g,一昼夜两服;其二肝硬化腹水,下肢按之亦凹陷如坑,每次0.4g,一昼夜2-3服,均以大枣10-20枚(劈开)煮汤送下,大便水泻2-3次。证情即行大减,虽冒风险,疗效却高,老朽临床应用,将量压缩一半,也有功效,然作用较低,稍有恶心,无异常反应,比较稳妥。汤中甘遂、大戟、莞花三味,必须经过炮制、去毒,方能入选,绝对不可投与生者,否则祸不旋踵。

小郎中按: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甘遂、大戟、莞花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十枣汤的方证要点是:咳唾胸胁引痛,胸背掣痛不得息,汗出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身肿(以下肢肿为甚),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脉沉弦。

此方使用注意事项:1.甘遂、大戟、莞花要炮制去毒,不能用生品,等分打细粉胶囊内服用。2.要用肥大枣十枚以上煮汤送服甘遂、大戟、莞花,不可空腹服用。3.晨起饭后服用,一日1-2次,午后不可再服。4.一日之内不可服用过多,以防伤损脾胃,以泻利为度,泻后要喝稀粥调养。

张老传承同道袁绍先先生的经验,针对悬饮(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胸水)和肝硬化腹水可使用本方,泻下痰饮后症状缓解,减轻痛苦。张老指出此方针对凡痰饮表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久治不愈,咳嗽、气喘、痰涎多、喉内发出水鸡声、端坐不能平卧的症状时可用本方。小郎中认为此处所提症状的着眼点重在久治不愈,即用了很多治痰饮的方药皆不效,才可使用本方。本方是伤寒论中攻逐水饮最强的方剂,需辨证确实无误后才可使用,否则易损伤机体产生变证坏证。针对一般性的痰饮所导致的支气管炎和哮喘,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都是很好的选择。

张老在本文开头提示读者要重视《医宗金鉴》这部书,很多医家包括张老的老师都很推崇此书,可为后世学习中医的重要参考书。此书在北方医家中享有盛誉,可作为一部除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外常读常新的书籍。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