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游壮烈祠简史

 夏天杂志 2022-03-05

仙游壮烈祠简史

仙游壮烈祠外观(图片由魏逵仙提供)

仙游壮烈祠,位于仙游县城东直街(现为解放东路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对面),始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由“司道府县倡立”,代有重修,至二十世纪90年代,因仙游旧城改造而拆毁。

明嘉靖二年(1523),祠中增祀因杀贼殉职的张舜一、林尚宝。天启五年(1625),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晋江人)未显贵时,为壮烈祠题字。崇祯十五年(1642)至十六年(1643),邑人唐显悦守制在家时,特意制作一块“侠骨犹香”匾与两副柱联(一长、一短),悬于壮烈祠,用彰魏将军大德,以示乡人不忘之情。其中,唐显悦写的长联较为著名,联曰:一腔热血洒孤城,笑从来骨脆肠柔,枉尔身为男子;三尺芒矛寒夜月,看如今口尸腹祝,何须生觅侯封?

 清顺治七年(1650),仙游县令孙之屏依照惯例,敬崇壮烈祠,特意每年拨出常平仓谷三石,用作壮烈祠香灯经费。后来,由于境内战祸频仍,这项制度竟自废止。顺治十七年(1660),县令侯绍岐有感于仙游作为“孤城孱邑”,竟能安然无恙,实有赖于魏公之灵,乃于公暇之余,编纂《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

民国十三年(1924),仙游县道德社、同善社见壮烈祠破败不堪,但有感于魏将军保家卫国功劳,遂联袂募资重修,以期作为“将来保护仙邦者之先例也”。翌年,重修告竣,他们担心该祠又有破败之时,那张瑞图题写的“壮烈祠”难免会毁掉,便将它们拓下,与魏将军事迹及其乡兵姓名一道,全部刻于碑中,立于祠前,垂于不朽。随后,他们又在碑下撰文,叙述始末,其文曰:

 仙邑当明弘治、正德间,盗贼充斥,金沙魏公讳昇,先后捍卫,历数十年而不倦,后漳寇攻城,公率子瑞周、乡兵林德泰、翁汝达、郭怀志、雷法英、谊子朱尚宝来援,俱死于难,城赖以全。司、道、府、县为建壮烈祠,春秋遣官致祭。邑人感其德,时加修葺。去岁,祠坏,本社追念前徽,募修完竣,为将来保护仙邦者之先例也。

民国乙丑年

道德社、同善社同敬立

与此同时,仙游道德社与同善社还请当时境内书法家朱紫题写壮烈祠大门联,联曰:仙溪义士民族功臣。这高度评价魏将军及其死难壮士保家卫国的功劳,令人感动不已。

1995年至1996年间,仙游城内街进行旧城改造,壮烈祠被拆毁。据说,当时魏将军后裔——龙华魏氏曾有人奔走呼吁,希望保住壮烈祠,但收效甚微。一日,魏将军在龙华步云书院出乩,点名要其后裔筹资赎回壮烈祠,其时,魏昇信俗传承人魏凌霄尚属年幼,亦在现场。可惜,龙华魏氏自魏昇抗倭之后,在明嘉靖年间,曾遭到倭寇与流寇(含山贼、土匪)的疯狂报复,以致人丁单薄,一度被迫举族流落他乡,有“含狗都没十一丁”之痛。后来,这些迁出的魏氏族人又返回故里,繁衍后裔,但力量薄弱,号称有三百余口,但实姓魏者,仅一百多人。因此,赎祠之事,自然无从谈起。庆幸的是,他们还知道将壮烈祠拆毁的余物壮烈祠断碑抬回故乡保存,遂为壮烈祠曾经存在过的珍贵物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