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营企业三大幻觉,快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自运星 2022-03-07

在企业中,我们常常会发生一些经营幻觉。

问题也找到了,方向也似乎是对的,可问题就是怎么也解决不了。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这些幻觉,通过戴老师的案例,带给大家全新的解析。

一、看似缺“人才”,实则缺机制

为什么你的企业一直在招聘,却永远缺人才?

举一个例子,某家技术型企业,很幸运的通过校招,招聘到了一批优质的应届毕业生,并且想把他们培养成人才。

但是招进来之后,出了很多问题,比如:

1、有些老员工不愿意教,怕徒弟超过自己;


2、有些老员工第一次“当官”,想过过“官瘾”,结果自己能力开始下滑;


3、老员工与新员工矛盾多,内耗增加……

最后就造成了新员工成长也慢、看不到希望、委屈也多,纷纷离职;老员工太把自己当回事,开始官僚主义,业务能力越来越差。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自运行企业是如何解决的呢?

从奖罚两方面出发,如果当月的徒弟离职率超过总人数的50%,师傅绩效直接取消。这样师傅肯定不敢怠慢了,至少态度上得过得去。

然后再从奖的方面,徒弟业绩超过标准线的情况,师傅可以从每位徒弟的业绩中拿取5%的奖励。

简单计算一下就是,假如标准线是5000元,本月A师傅有6名徒弟超过了标准线,就是:5000*5%*6=1500元。

简单的理解就是师傅带的越好,自己收益越多,所以师傅不仅愿意教,还要提升自己,教更多的东西。

本来就是学习能力很强的高校毕业生,在这样的机制下,顺利就成为了“人才”。

当然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好的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二、看似缺“管理”,实则用错方法

为什么老板、高管上了那么多课,企业管理还是一团糟?

举一个例子,某老板非常热爱学习,在一次“内部市场化”的课程中深受影响(阿米巴是内部市场化的一种),在一番思索后决定引进。

本来想法挺好,却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属性,在引入后就发生了一堆麻烦,比如:

1、各部门独立性增强,开始出现山头林立,架空老板的局面;


2、内部博弈增加,越来越少人开始减少外部关注导致错过很多机会;


3、很多人都在钻研数字,天天开会,没有人去现场解决问题,离业务越来越远。

最后的结果就是,越管越乱。

当时戴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最后是如何用自运行思维解决的呢?

由纵向结构变为横向结构,以项目制来进行划分,增强一线,挤压官僚。

因为在大多数传统企业中,员工的素质并没有那么强,比起复杂的计算,他们更愿意直接明了的激励方式。

所以并不是内部市场化不好,而是不适合这家企业。

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计件制、承包制、内部市场化、股权激励……而学习《自运行机制》就是既学会这些方法,又学会如何正确的应用到自己的企业中,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看似缺“时间”,实则需要自运行

为什么老板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在《自运行机制》的课堂上也有不少老板抱怨“辛辛苦苦挣了那么多钱,自己却啥也没有享受到”。

举个例子,20年前的申通快递,网点不是很多,员工也就几百人,但是老板已经管不过来了:

1、物流行业通常白天到车,老板偶尔盯一盯;


2、物流行业通常半夜发车,老板偶尔盯一盯;


3、拜访客户,维护+销售两边都要做;


4、物流行业多事故,老板要第一时间处理;


5、网点视察,指导工作……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琐事,看似不太重要,因为很多事情没有技术含量;但是不管又不行,因为员工小错不断。

最后,申通就导入了自运行,让员工实现自组织、自激励、自约束、自协调。

最出名的就是申通积分制,1000分外出当老板。

过去员工是给老板打工,所以想法是“完成就好”;如今员工是为自己奋斗,所以谨慎工作。

所有员工只想加分,不想扣分,因此监督成本就大大降低,员工对自己的要求比老板对他的要求还要严格,只为自己也早日成为老板。

同时大家还会开始相互监督,因为别人的分越低,自己的机会就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工作氛围都被净化了一遍。

最后,员工自己就能管好自己,老板自然而然被解放了出来。

企业就像人一样,也会生病,也会麻烦不断。

但对于企业家来说,比起用药,更重要的还是诊断,只有搞清楚了核心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