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大胃石症内镜联合经方治疗医案及思考

 文文ap25 2022-03-07

作者:杨雅阁

单位: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石的产生原因众多,主要与经口摄入植物成分、含有钡剂及碳酸钙的矿物质、毛发等,在胃内形成的团块状异物,临床上胃石症多见于秋冬交替季节,多是与空腹进食含鞣酸、果胶成分的食物有关,如山楂、柿子、黑枣等[1]。胃石通常质地相对坚硬,并且直径较大,几乎都难以溶解排出,滞留胃腔内结石,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如纳差、呕吐、腹痛、腹胀满等,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胃石症的常见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胃镜下碎石取石治疗等[2]。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多与内镜相结合,且对内镜碎石治疗主要起辅助作用,单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并重思维,将胃镜诊疗技术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中医辨证施治为传承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之六经八纲方证辨治思维。典型医案诊治经过及思考如下:

医案

家住郑州市黄河路的63岁男患者娄某某,以“腹痛5天”为主诉于2020年10月24日就诊。5天前进食山楂后出现腹痛,位于上腹部,呈间断性钝痛,与进食无关,伴有腹胀满,偶有反酸、烧心,伴恶心,无腹泻,无发热,5天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故来求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纳差,乏力,眠差,大小便可。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服用厄贝沙坦片、吲哒帕胺缓释片,血压控制可;“高脂血症”10余年,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片;“高尿酸血症”10余年,间断发作痛风性关节炎,间断治疗,近2年未再发作;“多发腔隙性脑梗塞”6年余,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入院后腹部CT(2020年10月27日)提示:胃腔内团块状影,大小约6.5cm*4.6cm,胃石症可能(见图1)。

图片

图1 腹部CT(2020年10月27日)

胃镜(2020年10月28日):胃腔内巨大胃石,表面被坚硬外壳完整包裹,应用异物钳将结石一侧包膜逐步咬碎后,因器械耗材所限,难以完整破碎结石,退镜(见图2)。后续行经方辨治。

图片

图2 胃镜(2020年10月28日)

刻下脉症((2020年10月28日)):口干,心下痞满痛,恶心,纳差,乏力,心烦,心悸,眠差,大小便无明显异常;舌质淡暗舌尖红,苔厚腻色偏黄,舌下脉络青淤;脉沉细数;腹诊:中上腹压痛,剑突下为著(心下痞硬满),腹力中等,无胸胁苦满,脐下左侧少腹拒按。六经辨证:厥阴病夹瘀,方证辨证:半夏泻心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四金瓜蒌,方药:姜半夏15g 黄连3g 黄芩6g 党参15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10g 茯苓20g 桃仁10g赤芍15g 牡丹皮12g金钱草30g 海金沙(包煎)30g 郁金15g 鸡内金30g 全瓜蒌15g 大枣4枚,7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上腹部胀满痛不适症状逐渐缓解,进食可,进食后无腹部不适,大便正常。2020年11月05日复查胃镜:胃内巨大结石消失(见图3)。

图片

图3 胃镜(2020年11月05日)

辨证分析及心得体会:该患者主要痛苦为中上腹部胀满并隐痛不适,并纳差、恶心;无恶寒、躯体疼痛、脉浮等病位在表的脉症反应;心下痞满、恶心、纳差,脉沉细,虽大便无明显异常,但不除外里证。根据口干、心烦、舌尖红、脉数,为上热;心下痞满痛并纳差、脉沉细为里虚胃寒,机体整体表现为上热下寒之证,为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无胸胁苦闷等柴胡证,故排除柴胡类方。《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患者心下痞满、恶心、纳差,腹诊心下痞硬,方证对应,治以辛开苦降,予半夏泻心汤。

胡老曰:“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临证要“从一家之言,学百家之长”,借鉴日本汉方医家方证辨证经验及腹诊经验,日本汉方医家尾台榕堂在所著《类聚方广义》中认为半夏泻心汤的治疗目标就是三个:呕、心下痞硬、腹中肠鸣,没有包括下利。患者舌质淡暗,舌下脉络青淤,瘀血指征明确,结合患者心悸,机体有冲逆的表现,故而选择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降冲逆治心悸动,芍药、丹皮、桃仁凉血祛瘀而治腹满痛。

患者苔厚腻色偏黄,舌象提示痰热互结,加全瓜蒌,强化方中化痰功效,初始并未考虑合用小陷胸汤,但治后细想患者胃巨大结石,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加全瓜蒌后,方药中亦包含小陷胸汤。“四金”,即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经众多医家实践检验,为溶石排石良效的专病专药,加用“四金”,是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专病专药。

关于桂枝降“冲逆”体会:1.正气方面,如果邪在表,表不解,则机体欲向外向上祛除邪气,外不得解,则迫于上。2.邪气方面,机体向下疏导的功能出现异常,机体祛邪,欲下而不得下,则冲逆向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上不虚,则邪气也难向上冲逆,而凝聚于下。冲逆为证,最关键的一味药,就是桂枝,桂枝发汗解肌,表解,则机体向上向外祛邪趋势解,上迫之冲逆解;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又可理解为,振奋心阳(借用脏腑理论),上焦心阳振奋,中下焦邪气(痰饮、瘀血等邪气则难以上冲)。

思考

巨大胃石症的治疗,目前多为内镜下机械碎石为主,虽为微创内镜手术,但如需完整破碎结石,存在操作过程复杂、应用内镜下耗材多、手术时间长、麻醉时间长等诸多问题,减少操作时间、避免损伤胃壁、减轻麻醉风险、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是内镜治疗所面临的挑战。胃石表面的坚硬外壳,对结石本身保护性强,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突破结石外壳而溶解结石。

在初次胃镜检查诊断的同时,应用异物钳反复咬取胃石表面,将其坚硬外壳部分破碎,破坏其坚硬外壳完整性,不采用完整破碎结石策略,简化内镜下操作,减轻手术及麻醉风险,减少治疗费用。而后应用中医经方辨治,经方辨治胃石症的思维,不是单纯以药对病邪,不是辨病专治,而是全面的收集四诊资料,析八纲、辨六经、继辨方证的思维,根据患者整体的脉症反应,确定治则方药,后在明辨方证的基础上,加用针对结石有效的专药四金(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及全瓜蒌,此类患者多半为舌苔厚腻,也对应四金及瓜蒌的潜在药证。笔者在临床内镜诊疗中,采用胃镜咬碎巨大胃石坚硬外壳,而后应用经方思维辨治,序贯治疗,多获良效。

其中另一例80岁高龄的女患者,因胆总管巨大结石合并巨大胃石,行ERCP内镜取出胆道结石后,单纯应用碳酸氢钠及可乐口服,观察1周,内镜复查巨大胃石无改变,胃腔内多处溃疡,应用此方法(胃镜下咬碎胃石坚硬外壳,而后应用经方思维辨治),结合老人四诊脉症:口苦,胸胁满隐痛不适,恶心,纳差,乏力,心烦,大便干,长期便秘;舌质淡暗,苔厚腻色偏黄,脉弦数,腹诊:右侧胸胁苦满,心下痞硬。辨六经:少阳阳明合病,辨方证:大柴胡汤加四金。患者服药2周后复查,巨大胃石溶解。

胃石症是由于胃腔内滞留胃石,引起纳差、呕吐、腹痛、腹胀满等症状,病位反应于心下,与结胸证、痞证相关,多属于半表半里或半表半里与里证,根据冯世纶老师《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所谓病位,是指病邪所反应的病位,不是病变所在的病位”。胃石症虽病变部位在胃,症状反应于心下,病位不可固执认为是里证,应根据其症状反应而定。

关于胃石症的治疗,无固定方,应根据其先辨六经,析八纲,辨兼夹因素,继辨方证而定,后可加针对“结石”之专药“四金”。笔者未有单独应用溶石专药四金溶石的经验,而是以六经八纲方证辨证思维为前提,“有是证,用是方”,充分调动机体的自然疗能,再结合药物溶石处理。正如冯世纶教授所言: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经方治疗大法是根据症状反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六经辨证和方证理论体系[3]。

参考文献

[1]刘雪.胃镜序贯治疗和5%碳酸氢钠溶液用于胃石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1):132-134.DOI:10.15971/j.cnki.cmdi.2021.01.057.

[2]赵小漫.碳酸氢钠联合果胶酶治疗胃石症9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9):52-53.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8.29.032.

[3]冯世纶.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1):22-26.

作者简介

杨雅阁,男,40岁,硕士,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第26期学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脾胃创新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左手内镜,右手伤寒”,传承仲景之学,中西医并重创新现代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