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第5讲【君子路径】(上)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僩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内容简要: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瞻,是看的意思;淇,卫国的一个河水;澳,水边。瞻彼淇澳,写诗的这个人站在淇水的边上。

菉竹猗猗,水边长满了竹子,竹子虚而有节,虚是虚心,节是气节,特别符合君子的气息。

中国的文化当中,经常拿物来比喻人,大体上都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些相似的品格。所以,菉竹猗猗,竹子和君子联系到了一起。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一个君子一开始学习时候的状态,切磋的本义,把一块大的石头切开是切,打磨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是磋。千奇百怪的大石头,要想雕成人像,首先要从整体上去切。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一个人也像一块大石头一样,有各种各样的习气、秉性、错误的思想,所以《大学》首先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方向,要去往君子,要明德。

所以,当我们知道要做君子,要把我们的明德展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把我们整个人切了一块,把与德行无关的去掉,保留明德,吃喝玩乐,不健康的东西统统去掉。

做玉雕的都是这样子,把多余的切掉,雕刻出一个大致的形状,要做君子,要好好学习,这就叫如切如磋,把边边角角再磋掉。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切磋是把整体切出一个形状来,还没有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还有很多抵挡不了的,这就要平常自己去修,比如我们写闻思修、做作业、读经典,都是让我们不停的增长自身的见闻,增长自身的浩然正气,从而达到自修的目的。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瑟兮僩兮就是谦虚谨慎的意思,叫恂栗,谦虚谨慎是一个君子修行的开始,没有一个君子很张狂可以把学问修好的,一定是先通过谦和谨,把自己的行为先收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当你越来越博学,自身做的越来越好的时候,就是赫兮喧兮,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比如我们教大家礼节的时候,我们软绵绵说出来,跟我们很有气势的说出来,感觉是完全两样的。

就跟我们自身一样,我们自身在听到很有威仪的礼节时,感觉也是完全两样的,这就是威仪,威要从恂栗中得来,威仪不是装出来的,是自己真正的德行展现出来的。

有斐君子,终不可僩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这一句是一个君子亲民之后的行为。道盛德至善,道更多的是指我们的内心,是指我们的内心能够体悟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平净,越来越沉稳;德是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平稳,越来越宁静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仁爱和勇气,叫智、仁、勇。

所以道是内在的本体;德是内在的本体在身体上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是本体和用处。

道在人的身上的本体就是心,我们的内心就是道的载体,所以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宁净,越来越沉稳的时候,我们就能与道慢慢的相合。

就像之前所说的正心、诚意,正心、诚意人就能合道。

所以,道盛就是指人的内心不断地去除自欺的部分,让道变得越来越盛,盛就是很明显,很丰盛,能够展现出来,内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正,被影响的越来越少。

然后,德至善,德就是恂栗也,威仪也,那种谦虚谨慎,行为的端庄能够越来越展现。

所以,我们平常学国学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上,言行举止都不能随意,要能够把威仪、谦逊、谨慎的德行展现出来。在一开始可能不习惯,慢慢的会越来越习惯,这就是德的作用。

当你的背挺直之后,再让你弯下去,你都不想弯了,腿要放平,两条腿与肩同宽坐直,这都是习惯。当我们坐的很正之后,整个人的威严就会出来,德行不是虚无缥缈的,我们保持一个好的坐姿,就是勇。

人都喜欢坐的七倒八歪,翘着二郎腿,那样比较舒服,而你直起腰来,坐的挺正的,是需要勇气去维持的,但你维持的是上贵之相,当想要东倒西歪的时候,用一股浩然正气撑住,叫威仪,这就是勇。

十月一号阅兵的时候,一个方阵走出去非常整齐,气势立马就出来了,他们也是一个一个在炎热的夏天站出来的,那就是勇。

修德行并不是非得在一个大无畏的环境下面,不是狼牙山五壮士才能修德行,我们就要在生活的日用寻常处,一点点去修,在生活的日用寻常处修好了,才能有更广阔的平台。

比如我们简单的坐姿,我们在课堂上坐好了,以后出去到一个场合里面,别人坐的东倒西歪,你坐的很正,你就是一个楷模,别人一看你很庄严,都会向你学习,你不用说什么,别人看到就会说你这个人坐得很正。

我们平常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别人,影响都是点点滴滴的影响的,坐的越正,越是能够给别人影响,环境影响人。

环境就是由一个一个的人创造的,我们自己修好了叫瑟兮僩兮者,恂栗也。所以,要慎独。

君子有外君子和内君子,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你去做出来君子,别人看到你,就会厌然了。

所以,从恂栗到威仪,就是这样子的,从恂栗我们能够做出来,再到威仪,这就是德行最初的体现。

德行最初体现在我们自己的修为上,然后,当我们修行越来越好的时候,才可以去帮助更多的人,叫亲民。

实事求是,我们目前如果要去帮助别人,能力还欠缺一点,这个欠缺的就是从一言一行开始补,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知就是修我们的思维,我们学《大学》也是在形成我们的思维,行就是从生活中的行、坐、卧一点一点去做,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各个地方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思维上变得越来越完整,能够给人以指引,能够讲清楚孔子孟子这些圣人的奥义,能讲清楚人生的方向,让别人也能够具备这样的思维。

然后自己的行为做出来,让别人看到就是这么做的,像我们讲课,讲课也是一种行,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这样讲的,一堂课一堂课讲出来。

以后大家也是,一堂课一堂课讲出来 ,一个系列一个系列讲出来,让别人一遍一遍听,然后让别人思维开始重建,行为开始重建,思维加行为,人生开始重建,这时候德行就越来越扩散。

君子就是要做别人的榜样,你做出来让别人看到,别人才会知道怎么做,所以德至善。

德行能做出来,全部是因为内在的心性能够完成,所以在内修心,在外修行,在头脑的层面修思维,这就是三个角度。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内心。内心保持清净,保持宁静,保持沉稳,然后行为上时时觉察。心要保持静,行要保持觉,思要保持密。

所谓心静,就是不要心被打扰,像我们静坐的时候一样,关注在一个点,然后把心凝住在一起。

行为要保持觉,就是行为始终保持比较正,但是行为有不正的时候要有觉察,所以,行为要保持觉察,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保持一个比较正的地方。

而思维就是要缜密,不偏颇,比方我们学《大学》,就要把《大学》整个从头至尾贯通,能够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就像我们拿一个漏的盆去打水,水是打不回来的,因为有漏洞。

只有完整的盆打水才能打的回来,那我们学习思维,也是这样子的,如果思维有漏,就不能够完整。

佛法里面也有有漏和无漏,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的思维要密,严丝合缝。

从心、从行、从思这三个角度,就是我们修德行的根本。

所以,如切如磋是确定方向,要做君子;如琢如磨是从各个角度去打磨自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去增强自己;瑟兮僩兮,就是你的行为都能保持觉,做到谦虚谨慎;赫兮喧兮,前面都做到了,威仪就产生了。

威仪产生之后,我们再帮助别人,帮助身边的人,改变家庭,改变社会,用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社会上的人就会受感染而改变,这就是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随着道与德不停的上升,你所能帮助的人,你的力量也在不停的上升,从而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有助人的能力。

所以,一个君子首先要自我修为,首先立志向,有切磋,立志向,再通过琢磨,通过瑟兮僩兮不停的去行,把道德的力量行出来,然后帮助别人,这是君子的一条路径。

我们任何时候想改变任何事情,想做出任何成就,唯一的一条路是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而强大的维度就是心、行、思这三个维度。

而这三个最关键的是心,心是最根本的,没有心,行和思都很难完成;最直接出效果的是行,要达到什么效果,只有通过行才能完成;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去完善的是思,人的思维是要一直完善的。所以心是主导,行是落地,思要不停的完善。

思就是我们的学习,而且思要根据不同的状态学不同的内容,想教育孩子,就要学教育方面的东西;想知道如何管理店铺,就去学店铺方面的管理;想知道怎么带领团队,就去学怎样带领团队。

这些都有相应的技能,有技能的地方一定有前辈,要多向有技能的前辈和高手去学习,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技能写在书里,所以要多读书。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