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全世界癌症的第一位。 2019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表明,约有210万新发肺癌病例和180万死亡病例,肺癌死亡人数占癌症总体死亡人数的18.4%。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过70万,死亡人数超过60万。 我国 I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70%,II期约50%,III期约15%,而IV期仅为5%左右。 早期(I期,Ia,Ib)肺癌:2020年第六版NCCN指南定义为:TI和TIIa,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 早期肺癌治疗:手术是目前的首选治疗方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已经成为被多部指南推荐作为“无法手术”首选治疗方案。 其他介入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不可逆电穿孔、热蒸汽治疗等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增多。
早期(Tis~T1a、bN0M0)非侵袭性周围型NSCLC:病灶的直径小于2cm,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成分为主,且病灶中的实性成分的最长径/肿瘤病灶最长径 (CTR) 的比值≦0.25;适合根治性消融治疗! 可手术但患者不能耐受或者拒绝手术的I期(T1N0M0)周围型NSCLC;适合根治性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热蒸汽消融、激光消融、光动力治疗、不可逆电穿孔(IRE 纳米刀)、经皮or经支气管镜…… 直接破坏局部肿瘤病灶。 肿瘤抗原的释放,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 个案报道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
冷冻消融治疗通过增加免疫细胞浸润及增强效应T细胞细胞毒性,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延长生存。 对于2cm以下磨玻璃成分为主,CTR小于等于0.25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可获得长期无复发生存,这一部分患者将是我们微创介入性根治的最佳适宜人群。 对于可手术的IA期NSCLC,SBRT长期存活不逊于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 I期NSCLC,消融治疗长期存活不逊于SBRT。 严格的病例筛选后,早期肺癌的介入根治性治疗能取得理想效果。 介入消融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前景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