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尔克与冯至

 芸斋窗下 2022-03-15

遇见里尔克,对冯至来讲,是一种宿命式的相遇。从某种意义上讲,里尔克重塑了冯至的精神世界,成为他创作之路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1.与里尔克的际遇

早在1926年秋天,冯至就读到了里尔克早期的作品《旗手》。这篇作品,当时就给了他以意外的、奇异的收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铿锵,从头到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1]。当时他想,里尔克可能是一个新浪漫派的、充满了北方气味的神秘诗人,并不晓得当时里尔克已观察遍世上的真实,体味尽人与物的悲欢,达到了对人类,对自然妙合神悟的境地。

30年代初,正是德国青年开始迷醉里尔克的时候,在这种气氛的感召下,冯至较多地接触到了里尔克的作品,很快被深深吸引住了。这次吸引,不再只是情调和旋律上的感染,而是在内容上、经验上的重重撞击,心灵上的真正契合,以至好长时间,他都处在里尔克的包围之中,这段时间冯至致杨晦的信中,差不多每封都提到里尔克:

近代诗人Rilke(里尔克),George,诗是好得很,懂也难得很。R.已死去,G.当在人间。这二人的人格与作风都是很有意义的,在群众日趋于烦嚣与无聊的世态中。尤其是Rilke的一句话,使我身心为之不宁,他说:诗人最不应该有的,是ironisch的态度。因此弄得我冲突、怀疑,我的“礼拜日的黄昏”也羞惭得不能往下写了。[2]

我现在完全沉在Rainer Maria Rilke的世界中。上午是他,下午是他,遇见一两个德国学生谈的也是他。我希望能以在五月中旬使你收到一点东西(这是我现在把别的书都丢开,专心一意从事着的),使你知道Rilke是怎样一个可爱的诗人!他的诗真是人间的精品——没有一行一字是随便写出的。我在他的著作面前本应惭愧,但他是那样可爱,他使我增了许多勇气。[3]

自从读了Rilke的书,使我对于植物谦逊、对于人类骄傲了。现在我再也没有那种没有出息“事事不如人”的感觉。同时Rilke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因此我想把“冯至”的名字废去,还恢复我的“冯承植”了——请不要笑我孩子气。)所以我也好好锻炼我的身体、我的精神,重新建筑我的庙堂。外边的世界我不知道怎样了,——同时我也像是深一点地知道它是怎样了。[4]

春天里的一个礼拜日,冯至在书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套里尔克全集,共6本,3本诗,2本散文,1本翻译,他踌躇了许久,终于用40马克将它买下。这是怎样珍贵的一本书呀,他反复地研读,品味。每逢下了一番功夫,读懂了几首诗,“都好像有一个新的发现,所感到的欢悦,远远超过自己写出一首自以为满意的诗”[5]。从这里,他看到了理想的诗,理想的散文,也看到了理想的人生。

里尔克(1875—1926),生于奥地利布拉格,是20世纪初著名的德语诗人,堪与英语文学中的艾略特、法语文学中的瓦雷里比肩。他一生旅行过许多地方,在俄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北非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留下了探寻的足迹,他甚至称俄国为“精神的故乡”。他的创作记录下他一生精神探索的历程,主要作品有《旗手》《祈祷书》《新诗集》《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以及日记体长篇自传小说《马尔特·劳利特·布里格随笔》等。

有一段时间,冯至还特别爱读里尔克的信札,为其内在的精神所打动,从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他亲切地呼吸着一个伟大的诗人的气息。在这些信里,谈到了诗与艺术,谈到了两性和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尤其谈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的生长:

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6]

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7]

这些对冯至真是太熨帖、太有吸引力了,他心中不可名状的忧郁得到了升华,模模糊糊的冲动变得明晰了,他知道了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为此必须付出的努力,他学会了忍耐、等待,在这嘈杂的熙来攘往的世界上。

他止不住将这十封信翻译出来,并将其中的附录《论山水》寄到《沉钟》半月刊上发表。此期在《沉钟》上发表的里尔克的译文还有《豹》《马尔特·劳利特·布里格随笔》等。

2.里尔克对冯至的意义

里尔克之于冯至,是一面镜子,是一根标尺,更是一座山峰。

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心灵精神的寻求与倚重。

里尔克认为,人的存在更多地体现在精神上,人的存在只有在内心热烈地、无限地进行体验时方有可能。恐惧乃是内心自信的毁灭,只有一种自信能够存在,就是不断超越,战胜个人的痛苦。拯救世界的方法是将全部存在——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存在放进开放的心灵中,用心灵的力量去融汇它们,去体验它们,去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这种对心灵与精神的重视,对人的超越性的追求,是冯至所以成为冯至的重要所在。影响是深远的。他一生不断探索,不断超越,不断寻求精神的故乡,与里尔克这方面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具体到创作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体验。

里尔克擅于向内心世界进发,把自己看作与万物同等的存在,用心去观察、感受、体验自然万物,以此洞彻宇宙与世界万物,达到“圆融无碍”境界。

正如冯至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前言中所说:“一般人说,诗需要的是情感,但是里尔克说,情感是我们早已有了的,我们需要的是经验:这样的经验,像是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一般。”

里尔克是一位深刻的观察家,他瞧不起传统浪漫主义浮泛的抒情和对现实的平庸表现力。为了磨炼自己观察的触角,他曾给罗丹当过秘书,从这位雕塑大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工作和观看,怎样选择和拒绝,怎样体验万物的存在:

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是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回想那还不清楚的童年的岁月……想到儿童的疾病……想到寂静、沉闷的小屋内的白昼和海滨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许多的海,想到旅途之夜,在这些夜里万籁齐鸣,群星飞舞——可是这还不够,如果这一切都能想得到。我们必须回忆许多爱情的夜,一夜与一夜不同,要记住分娩者痛苦的呼喊和轻轻睡眠着、翕止了的白衣产妇。但是我们还要陪伴过临死的人,坐在死者的身边,在窗子开着的小屋里有些突如其来的声息。……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8]

怎样细心观察万物?里尔克主张要“物我合一”。里尔克诗中的“物”呈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物与自我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他认为,只有当那些我们所经历的事物“化为我们身上的鲜血、视线和神态,没有名称,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难以区分”[9]时,我们才能写出诗。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就是要把物从常规习俗的沉重而无意义的关系中提升出来,恢复到其本质的巨大关联之中,这就是“创造物”,经由创造性行为,物变成“艺术——物”。这种物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性而获得了一种永恒的平静。

在里尔克这里,物不仅是客观对象,而与人的自我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存在的化身,世界的最终本质不再是';上帝’,而是';物’。”[10]因此,诗人的职责是发现物、恢复人与物之间本然一体的状态,通过人与物的混然统一,克服人类的孤独感与虚空感。

最能体现里尔克“咏物诗”观点与成就的,是那首著名的《豹——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11]

诗人通过这只草原上的猛兽被关在铁笼子里的目光、步态的描写,揭示了诗人被习俗所困、被物质压抑的心灵状态,进一步揭示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困境。

尽管里尔克的本质直观、使物变成物本身的现象学视野不能完全被当时的冯至理解,但里尔克所体验到的人与物浑然一体的关系,仍然深切地打动了冯至,使他认识到:

诗人必须摆脱习俗,谦虚而认真地观看万物,去发现物的实质。……人们把这些诗叫作无我的咏物诗。[12]

如果说,冯至早年的孤独感使他倾向于在作品中表达自我的情感,而表达自我情感的前提是彰显自我的存在,这种彰显首先要求将自我与万物相区分,从这一角度来讲,浪漫主义的表达依赖自我与万物相区分的意识,在这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式的表达方式中,自我是万物存在的依据,万物只是自我情感表达的工具。那么,里尔克使冯至第一次修正了自我与万物之间的联系。里尔克使冯至发现人类情感的易逝,而万物永恒长存。因此,与抒发个人感情相比,抒发与万物的联系更能克服死亡并显示个人存在之思。这就需要将自我与万物重新联系起来,将自我沉潜在万物之中,抒发物本身的存在。而为了要抒发这种物存在的生命之思,就需要克制自我的情感,使情感为抒发万物存在服务,而非相反。正是在这一新的联系中,冯至重新体会了观看的要义,学会了“发现许多物体的灵魂,见到许多事物的姿态”,“虚心侍奉他们,静听他们有声或无语,分担他们人人都漠然视之的命运”。他要做的,正是克制、隐忍,使自己沉潜于自我万物之中,并在诗中表达这种克制、隐忍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经验。

这种观物方式,在他的《十四行集》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十四行集》中的观物方式,已经不是前期浪漫主义那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物,而是具有“心的谦逊”的人,寻找自我与外物如何融合,以期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对应物。如《十四行集》《有利加树》《鼠曲草》就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形象。他这样观察和看待《有利加树》: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

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

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13]

在这首诗里,有利加树变形为“庙堂”“高塔”“圣者的身体”,朴素的树木,被诗人赋予崇高的形象。最后一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表达出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而鼠曲草“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以小草”的形象,象征了社会底层小人物默默奉献、灵魂洁白的人生。“有利加树”“鼠曲草”的诗歌意蕴,与里尔克的《豹》是一脉相承的。这些诗中的物,用里尔克的话说,它表达的不再是情感性的自我,而是经验性的自我。

可见,里尔克这种对事物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对冯至是有震撼力的。来德国之前,他就幻想过自己将来的诗,能像雕塑家雕刻的石像那样,坚实而有质感,现在他从里尔克这里看到了,并终于理解了:诗不是情感的发泄,诗是经验,“我们应该一生之久,尽可能那样久地去等待,釆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够写出十行好诗”[14]。

二是对孤独寂寞的认同与超越。

从本书开始的叙述中,我们已看到了冯至出生的家族、家庭与地理环境,这些都可视作他精神选择的起点。与一些现代作家相似又不同的经历与环境,决定了冯至独特的选择,可拿他与鲁迅比较。与鲁迅相似的是,冯至也经历了家道中落与至亲的死亡,从而在其生命之初就过早地体验了生命的孤独与寂寞,其年轻时北游的经历更使他体验到什么是一种被抛的存在者;与鲁迅不同的是,涿州封闭的山水使少年冯至的情感在山水自然中获得暂时的平静,而母亲、继母的关爱也使他对人性存在着美好的期许,使他并没有因个人的孤独,与整个社会相脱离,并进而对人性和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与叛逆,而是一直将自我的孤独视为人类的普遍性境域。可以说,冯至的少年,奠定了冯至思维和人生选择的基本方向,奠定了其情绪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其思想与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

孤独感是冯至早年时最为深刻的精神体验。这导致他早期的创作以抒发个人的孤独感为主,笔下充斥着泪膜、酸凄[15],沉沦、哀婉与毁灭[16],酒冷、茶残与噤若寒蝉[17]。其对世态的想象,也习惯于悲观与苍凉,送信的绿衣人,代表的是可怕的时刻,送出的只能是不幸消息[18];秋千架上的姑娘,激起的是春愁并化作淡淡的青烟,看见的是消沉的暮霭与冷清的红云:

我躺在嫩绿的浅草上,

望着你荡起秋千;

春愁随着你荡来荡去,

尽化作淡淡的青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

它又在暮霭里消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

冷清清,四顾无人![19]

其对人生的期望,则是迷茫与死亡,他看见的前途是“阴沉”,是“风雨中看不出一点光明”,“人人的肩上担着一个天大的空虚”,因此,“我只能在沉默中死去,无名而不是英雄”[20],追求的则是“沉入温柔的海底”和“越远越好,离掉了人间”[21]。

冯至的孤独感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质,我们可以通过《昨日之歌》与《北游》两部诗集看出,这两部诗集主要抒发了冯至对生存、爱情、生命的个人体验。但两部诗集中竟没有一篇是怀念故乡与亲人的作品,这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无所归依的孤独。

孤独的本质则是个体意识觉醒后的现代思维,当个体意识到自我被抛入世界之中时,世界的荒野感、个体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这是孤独的本质。而冯至在《昨日之歌》《北游》等作品中抒发的孤独感,正来自于作者个体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冯至在创作之初,就开始追求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个体体验的确认。这也正是冯至对里尔克、荷尔德林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

冯至留学德国的时间,正是存在主义哲学风靡欧洲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重创。战争的创伤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种种苦难与困境。在这种情势下,关注人的生命的存在意义的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并得以流行。初到德国的冯至,接触克尔凯郭尔、尼采的著作,聆听雅斯贝尔斯的课程。“头脑里装的是存在主义哲学、里尔克的诗歌和梵诃的绘画。”[22]

正是在此基础上,冯至对里尔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里尔克不再是一个北方的浪漫主义者,而是一个存在主义哲人。他从里尔克的小说与诗歌中,看到了许多存在主义的要旨。

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里尔克对生命的本质体验是孤独与忍耐。他深深地体会到人世的孤独与苦难。“我孤独无依,我独自负担着人类的苦难。”(《葡萄园》)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里尔克不断地使用痛苦、寂寞、忍耐等词语:“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23] “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24]

同样,冯至在他的《十四行集》中,从孤独与承担、孤独与交流、孤独与死生等几个方面,表现了孤独的主题。

如第15首:

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

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

仿佛鸟飞翔在空中,

它随时都管领太空,

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25]

第5首:

只担心夜深静悄,

楼上的窗儿关闭,

桥上也断了人迹。[26]

孤独是人的宿命,人必须担当这份孤独。一个人要想在这世上生存,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独自担当自己的生存,担当生活上的种种问题,不能有一丝儿替代。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就像是未曾谋面的精神导师。两个人身上,都有深刻孤独印记的宿命,并且他在里尔克的指引下,逐渐走出孤独之后情感的荒芜之地。

西方现代主义思维意识到个体是人类在世存在的本体处境,在这种处境中,孤独感是人类存在体验的根本样态。在现代主义思潮中,人类存在于世的本质就是“被抛入世间”,如何在这种被抛的状态里生存,是西方现代主义个体意识觉醒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冯至也不例外。幸运的是,孤独之外,从里尔克那里,他也找到了超越孤独的思想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决断”,或者叫“选择”。他在随笔《决断》中,从米勒、陶渊明、王羲之到屈原、汉姆莱特等人在人生重要关口,面临抉择时,突出决断的重要意义:

当人面对着引向不同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孤单地考虑着自己应该走上哪条道路的时候,才会体验到作为一个人的艰难的意义。等到他决断了,勇敢地走上一条,那时他所感到的生命的光彩也不是一个动物或一个原始性的人所能感到的。[27]

冯至以决断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强调人的自我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他的小说《伍子胥》突出的也是主人公在命运的重大关口的选择与担当。与他的兄弟选择与父亲见面并赴死不同,伍子胥选择逃亡并承担起为父复仇的使命。而《十四行集》第26首“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强调人的生命由自己去选择、去创造。

第二个主题是“交流”。冯至在强调孤独的同时,也强调交流。孤独是个体生存的本质,也是交流得以实现的前提。而交流是个人自我实现与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在《十四行集》第5首中: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

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

便像一座水上的桥;

当你向我笑一笑,

便像是对面岛上

忽然开了一扇楼窗。[28]

在这里,由119座孤立的水岛组成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是人类社会的象征。而正是在交流与连接的基础上,人类和谐生存才成为可能。“一座座桥”“一扇扇窗”,使水岛避免成为“孤岛”,成为互相沟通与连接的美好社会,美好人世。

交流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存在着交流。《十四行集》第16首: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29]

第三个主题就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作为被抛在世间的人类个体,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死亡。人必然会死,当现代主义思潮斩断了个体与家族、母体的关系,孤独地生存于世时,其对世界的发问首先便是:个体不再是血脉的延续,不再是某个集体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着必然死亡,个体应该怎样追求意义?

当现代个体意识觉醒后,除了孤独感之外,另一种最为重要的体验便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也是面对必然死亡的一种人生态度,即认为面对死亡,人类所有的追求都是无意义的。在现代主义语境中,如何超越孤独与死亡,克服虚无,成为现代主义个体意识觉醒后的首要精神追问。这也正是里尔克对冯至的意义。

里尔克的作品使冯至意识到孤独的本质,意识到其早期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局限。浪漫主义本质上是个体对自我存在感的抒发,而死亡与虚无构成了浪漫主义个体无法逾越的界限。因此,“他(冯至——引者加)接过了里尔克在其晦涩难解的作品中反复质询的诸如生命与死亡、个体与群体、苦难与承担等主题。”[30]

与一般人恐惧死亡、逃避死亡不同,里尔克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只要有生命,就有死亡。死亡是里尔克诗歌的重要主题,因为我们只是皮壳和叶子:

每个人身上都含有伟大的死,

它是万物围着旋转的果实。[31]

冯至的死亡观念,深受里尔克等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说:“死只是一个走向更高生命的过程。由于死而得到新生,抛却过去而展开将来。”[32]在《十四行集》第2首中,他把死亡比作秋风扫落叶、枯萎的花朵以及蝉蛾的蜕化: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33]

死亡赋予生命意义,正是因为生命的短暂、有限,生命才是珍贵的。珍贵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就是去创造和承担。以交流融入社会,以创造和担当赋予生命意义。这是冯至在《十四行集》中向我们揭示的生命哲学。

可以说,通过“死亡”这一主题,冯至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本质,意识到诗与生命的联系,意识到如何通过创作寻找生命的意义,进而意识到如何通过这种生命意义,去克服生命的短暂与虚无主义。

总之,与里尔克的结合,使冯至完成了由关注自我情感向观察万物、体验并克服孤独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冯至孤独、觉醒、克制、隐忍、决断、沉潜、超越,希望通过艺术找到由特殊到一般、个体到普遍的体验之路,其《十四行诗》《山水》《伍子胥》,正呼应了冯至的这一需求。

(摘自王邵军:《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P84-87,P160-172)

[1]冯至:《里尔克》,见张恬编《冯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2]冯至:《致杨晦》,见冯姚平编《冯至全集》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3]冯至:《致杨晦》,见冯姚平编《冯至全集》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4]冯至:《致杨晦》,见冯姚平编《冯至全集》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5]冯至:《外来的养分》,《立斜阳集》,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页。

[6]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见范大灿编《冯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89页。

[7]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见范大灿编《冯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8]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见张恬编《冯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9]叶挺芳、李永平编:《里尔克散文随笔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页。

[10][德]霍尔特胡森:《里尔克》,魏育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6页。

[11]董衡巽、郑克鲁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页。

[12]冯至:《外来的养分》,见《立斜阳集》,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页。

[13]冯至:《十四行集》,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219页。

[14]冯至译:《布里格随笔》,见袁可嘉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1册(上),第50页。

[15]冯至:《一颗明珠》,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6]冯至:《狂风中》,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7]冯至:《残年》,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18]冯至:《绿衣人》,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刘福春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9]冯至:《秋千架上》,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20]冯至:《公园》,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21]冯至:《自杀者的墓铭》,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22]冯至:《从癸亥年到癸亥年》,见张恬编《冯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23]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见范大灿编《冯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24]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见范大灿编《冯至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25]冯至:《十四行集》,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26]冯至:《十四行集》,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27]冯至:《决断》,见张恬编《冯至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28]冯至:《十四行集》,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29]冯至:《十四行集》,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30]范劲:《冯至与里尔克》,《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第120页。

[31]《里尔克全集》第1卷,第347页。

[32]冯至:《从<浮士德>里的“人造人”略论歌德的自然哲学》,见范大灿编《冯至全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33]冯至:《十四行集》,见刘福春编《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218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