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文两篇》教案(《陋室铭》《爱莲说》)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2-03-16

16 短文两篇

  1.了解”“这两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高洁志趣。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1课时 《陋室铭》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2.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并找出韵脚。

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1)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无丝竹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苔痕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4.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三:品味剖析,领悟意境

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的何陋之有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陋室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从居室环境之雅、交往人物之雅、情趣之雅三个方面写陋室不

3.文章主旨至无案牍之劳形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明确: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抱负和志趣。

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教师总结: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托物言志。的对象是,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

目标导学四:写作尝试,拓展迁移

1.为进一步体会中国文人那种超脱红尘的宁静和宠辱不惊的恬静坦然,可推荐学生阅读以下篇目:陶渊明的《饮酒》、梁实秋的《雅舍》、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2.仿写一篇铭。

示例一: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忌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示例二: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成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可以破纪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奥运。

三、板书设计

陋室铭设喻引题山 水 陋室

仙 龙 德馨

陋室不陋环境幽静

交往风雅

情趣高雅

古贤自喻 反问点题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2课时 《爱莲说》

  一、导入新课

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熟悉文体

1.了解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分类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解的词句。

2.读准下面的字音。

(yí)  (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xiǎn)

3.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这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4.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1)古今异义

亭亭净(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2)一词多义

之水陆草木(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远香益清(远播)

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

清濯涟而不妖(形容词,清澈)

香远益(形容词,清幽)

(3)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

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4)文言句式

省略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后省略介词)

判断句。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判断)

目标导学三:理解内容,把握写法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上述可爱之处,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

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明确:敬佩、赞美之情。

4.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5.前面我们说过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

明确:第二自然段对菊花、牡丹做出评论,表明爱憎。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6.君子是怎么样的人?作者将莲比作君子,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德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

7.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8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后齐读这三句)

明确:第一、二句读出感叹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9.齐读全文。要求语气舒缓,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个性表达

1.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2.将《陋室铭》与《爱莲说》自读一遍,比较两者的异同。

明确: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一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室铭》一文流露的则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立意上,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莲说》一文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室铭》一文则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用不陋来突出德馨。表达上,都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爱莲说》一文对进行人格化的描写,《陋室铭》一文则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的高雅风度,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三、板书设计

  

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托物言志)

  

可取之处

  在学习方式上,注重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有范读、跟读、齐读、领读等,充分体现读的特色,并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问题的设计上,体现了小梯度。板书设计简要概括,对文章的重难点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不足之处

  没有检查、督促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因此部分学生完成得不够到位,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