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为吏者树德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3-17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会做官的人,树立美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怨恨。

赏析

这是韩非子讲寓言故事“子皋逃卫”里的一句话。

孔子在卫国当相国时,弟子子皋担任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他砍掉了一个犯人的脚,然后让这人去守门。

有人在卫君面前说孔子坏话:“孔尼想要作乱犯上。”

卫君欲捉拿孔子。孔子逃跑,弟子也跟着逃跑。

子皋跟随着跑出大门,那个被他砍掉脚的守门人,指引他逃到大门下面的地下室中,差役们追拿不到。

夜半时分,子皋问守门人说:“我不能违背君主法令,而亲自砍掉你的脚,这正是你报仇的机会啊,你为什么肯帮我逃跑?我凭什么能得到你这样大的帮助呢?”

守门人回答:“我脚被砍掉,本来就是我罪有应得,没有办法。然而,当初您审理我的案件时,您秉公依法令办事,陆续为臣进言,很想为臣免罪,这些我都知道。等到罪刑已判,您满怀伤感很不高兴,神情露于脸色,我看到并且清楚。您不是偏袒我而这样做的,这是天性仁心本来就这样啊。这就是我心悦诚服地感激您的原因。”

孔子说:“会做官的人,树立美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怨恨。概,是用来公平计量的;官吏,是用来公正执法的。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以失去公平。”

韩非子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为官要有官德,说不定哪天你落魄了,就有人愿意帮助你。如果为官,一味地肆意妄为,滥用职权,使得下属心中不服,埋下怨恨,则哪一天落魄了,就会有人落井下石,拍手称快。为官者,不得不慎思之。

当你秉公执法,心怀仁义,就必然会得到众人的拥护。当你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心怀私义,必然会被大家唾弃。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善为吏者树德”,为官要有仁义之心,做事要留有余地,以德服人,这样的干部才算得上是好干部。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