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色周四 |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人生最难的是找到自己的对标点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2-03-17

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已成立12年的小一大书悦读会

每日精选五色高分好书

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悦


解读老子,读此译注本足够 | 第2398期

豆瓣评分9.4分,95人评价

「内容简介」


《老子今注今译》为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力作。本书以华亭张氏所刊王弼本为底本,吸收了历代《老子》研究的成果,对《老子》一书做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对前人的《老子》注疏也给予了评价,并加以今译。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译文流畅,注释准确,是阅读和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书和经典读本。

「著者介绍」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寻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耶稣画像》及《周易注释与研究》等。

「原文节摘」


1.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俞有,既以与人己俞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悦读者荐」


其实,《道德经》是很高的人生标准,高到什么程度呢?成为圣人。史上被称为“圣”的屈指可数,所以在对标和遵照之前最好先仔细掂量下要不要立这么高的标准。标准定的太离谱,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小心自己“捧”“杀”自己。

近年每逢元旦假期都会读读学者陈鼓应注解的《道德经》,无形中有了开年的仪式感。每次阅读都有启发和收获,今天我们只聊其中的一段话: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你看,老子说了,无论“有”还是“无”,都有它的存在感。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世界观也可以作为方法论。对标我们每一个自己来说,就是看待自己的角度或者说如何进行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会不断变化。不是对自己越来越满意,而是对现在的自己就很满意。怎么个满意法儿呢?既欣赏随心而动的“放”,也欣欣然随遇而安的“收”。

过去的每一份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你,不遗憾不后悔就是最好的结果。而不遗憾不后悔的标准也是自己定义的,你就是自己的尺。当对自己全然接纳,甚至慨然谅解,走过的每一步路就都算数。

当真正谅解了自己,便诚觉世界皆可原谅。世界又不欠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恩赐;这身躯壳又为自己的头脑承载了太多,你更不欠自己的。所以,好也好,歹也罢,都是我,一切自有安排,于是世界和平。

多用“也许、“可能,少用“必须、“一定。不要把自己往“绝对”这一条路上逼,万一此路不通呢?撞到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向谁说理去?人所不欲也不施予己,没必要和自己较劲

身体和精神双受挑战的奥运健儿们都发挥优势爱我所爱积极阳光呢,碌碌无为普普通通的我们非得通过牺牲式的奉献导一出人生的苦情戏来自我感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了,大可不必。

不管这个世界值不值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管别人值不值得(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首先你自己最值得,既然活着就尊重活着的状态嘛!

生命是悲观的,因为临到了是个死;对待生命的态度可以是乐观的,至少在生的时刻我们还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还想与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呢,还要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呢……

正如那句相当流行的Slogan所说:用五色时间管理法,做五彩人生的主人!即便身陷囹圄,我们依然可以有自由的思想和意志。你看,自由就是这么简单。

相比之下,快乐就比较难了,因为它是一种感觉,你还真不一定能抓的住。好在先师老子早就为我们想到了方法——无为而为。虽然人常说智者多忧,但只要无为(尊重客观规律)而为(把劲儿使在刀刃儿上),就能感受到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五色阅读,五彩人生。周四白色思考日快乐!

悦读者:伊朵尔
编辑:柔软
头图:JOE
审校:GG.Garde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