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有个传闻,某资本大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日亏损”:
都知道杠杆危险,为什么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无法幸免呢? 我对该传闻的总结是:一个因为运气发达的人被运气报复了。 由此,我更发现了一个秘密: 许多“赌徒”压根儿不懂基本的概率常识。 广义而言,人是一种好赌的动物。 一个人的诞生,就是中了“卵巢彩票”头奖的结果。 有一次,美国强力球彩票头奖高达15亿美金,其中奖率约为三亿分之一。 对比而言,人一生中遭受雷击的概率约为13500分之1。 不那么精确的比方是,一个人中15亿美金的彩票头奖,相当于一辈子被雷劈了两次。 你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中奖率,至少也是数亿分之一。 正如地球上的生命之于宇宙,也是一个超级彩票大奖。 人生有很多时刻,需要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这也似乎有点儿像“赌”。 所以,普通人学习一点儿原本发源自赌博的概率常识,也很必要。 本文将系统化地梳理一下“赌”的三个关键知识点: 1、胜率;2、赔率;3、下注。 即使是投资领域的不少专家,都在这三个简单的概念上犯晕。 进而,我搭建了一个“四维一原点”的赌性更坚强模型,供高手批判。 文章开头,还是要强调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废话):
二 先简单地描述一下三个关键概念: 1、胜率 胜率=成功的概率=成功的总次数/(成功的总次数+失败的总次数) 例如扔一个标准的硬币,你押正面,扔了100次,50次是正面,胜率就是50%。 假如玩儿扔骰子游戏,你押数字6,数学意义上的胜率是1/6。 2、赔率 赔率=获胜时的盈利/失败时的亏损 例如上面你扔骰子压数字6,若每次下注两块钱,赢了赚十块钱,输了亏掉两块钱,那么赔率就是10/2=5。 再如你买了一只股票,预测其若上涨,幅度约为30%;若下跌,幅度约为-10%,那么赔率就是30%/10%=3。 这里容易混淆之处是,盈利的计算要扣除本金。 因为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足球彩票的“赔率”包含了本金,例如说是一赔5,这'5'里包含了你的本金'一',所以赔率应该是'(5-1)=4'。 3、下注 下注是指根据过往信息和当前局面,对未来做出一个预测,并且据此投资总资金的比例。 所以,下注的单位应该是百分比,而不是金钱数量。
然而,仅仅知道这三个概念,只会让赌徒产生'我懂了'的错觉,导致刚学会狗刨的新手要去横渡长江的雄心。 大部分话题都停留在“胜率和赔率哪个更重要'这类定性讨论上,说来说去,全是计谋和道理。 即使是有些专家,也没有理解'胜率、赔率、下注'之间的数学联系,以至于对凯利公式关于'下注比例'的计算表示怀疑。 下面,我将给出一个直观的、量化的、整体的'胜率、赔率、下注'理解框架。 三 这个整体框架包括四个维度,和一个原点:
一维:胜率 我用改编自《周期》里的一个比方来说。
你当然会猜随机拿出的球可能是红色,你的胜率是70%。 用图形来表示,如下,是个一维的线段: 这是一个长度为10的线段,其中70%的部分为红色,30%的部分为黑色。(请横过来看数字) 这部分简单得出奇,但为了整个描述框架的完整性,请聪明的你耐心看下去。 (聪明人请来走个神儿:如果让你连续猜100次,并且你已经知道了70%是红球,30%是黑球,那么,你应该连续100次都猜是红球,还是70次猜是红球,30次猜是黑球?为什么?) 对胜率的把握程度,属于'概率权'的一种。 你可能会说,投资又不是猜罐子里的球,只有上帝才知道那只股票明天会涨会跌,这个胜率谁说了算? 没错,大多数'胜率',就是靠'蒙'的。 在'对赌'的场合,关键在与你比对手'蒙'得更准,就像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狗熊,重点不是比狗熊跑得快,而是比另外一个人跑得快。 霍华德·马斯克对此总结道:
这里的关键是:
这就是所谓的洞见。 张磊早年敢满仓腾讯,下注京东等公司,都是因为他根据美国的'基础概率'和自身的'知识优势',比别人更早更准确地'蒙'对了这些公司的胜率。 他“偷”看了底牌。 胜率,是用概率来做决策依据,也就是某种量化思维的大局观。 然而,'追求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这句话百分之百正确吗? 并非如此。
例如,下注于夺冠概率最大的巴西队,你未必能够赚钱。 二维:期望值 假如一篇讲胜率和赔率的文章,绕来绕去都不提及'期望值',说明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个概率盲。 在本文的这个框架里,二维不是赔率,而是期望值。 再回到上面那个猜红球黑球的案例:
你要不要和他对赌呢? 用图形来表示,如下,是二维的矩形: 如上,纵坐标是胜率,横坐标是赔率。(以下略去%)
所以,对方给出的赔率,会让你即使拥有70%的胜率,期望值也是负数,也不值得参与这个赌局。 反过来想,对手即使胜率较低,如果有好的赔率,还是可以有正的期望值。 所以,赔率必须结合胜率一起计算,才有意义。 去讨论胜率和赔率哪个更重要,就像讨论左脚和右脚哪个更重要一样。 期望值的计算是通过面积,姑且称之为'二维'。 塔勒布曾经嘲讽索罗斯曾经的搭档罗杰斯连期望值都不懂。 当然,鸟不懂飞行原理也会飞。 但是,如果想要造一个飞行机器,最好懂点儿飞行原理。 最厉害的投资者,本质上是一台赚钱机器。所以既要有直觉,也要懂飞行原理。 为了实现这一点,让我们继续迈向三维世界。 三维:下注 如前所述,即使你有90%的获胜概率,而且赔率也极高,算下来期望值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在随机性的作用下,你也可能落入那10%的失败区间里。 俗称:“煮熟的鸭子飞了”。 现实中杀死一个人的钱包的,不是生猛的野鸭子,更多的是“煮熟的鸭子”。 说一个听起来很耳熟的故事吧:
现实世界里,煮得多熟的鸭子,都有可能再次飞起来,变成一只“黑鸭子”。 所以,聪明的玩家会在机会出现之时,通过计算,押上他们最佳的赌注。 一个人的成就大多取决于做决策,做选择,也就是分配资源。 下注,就是分配资源。 找到好的下注方法,是为了满足如下两个目标: 1、永不爆仓; 2、长期收益最大。 凯利公式由此而来。 凯利公式,向来充满了各种争议。它或者被高估,或者被误解。 最近我看到一篇强调“高赔率投资”的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
该文由此认为:
问题来了,凯利公式真的“重胜率轻赔率”吗? 并非如此。 要想回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凯利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因为我们在乎的是长期下来自己的总收益是多少,所以,要计算的是多次下注后本金的最大值。 在公式中,f为下注占总资金的百分比,p为获胜概率,b为赔率,E为期望值。
对赌徒而言,是为了让上面这个乘积长期而言最大化。 每一次下注,都是二维的“期望值”计算,例如前面出现过的下图: 连续N次的下注,就变成了三维世界: 我们最后赚到的钱,是许多次下注累加在一起的统计学结果。 当已知胜率和赔率时,每次下注的比例,将一个个二维世界串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三维世界。 凯利公式的目标是最大化资产的增长率,也即最大化对数资产的期望值。 资产的对数期望值,计算如下: 该计算可分为两部分理解:
为了得到E的极大值,对E求一阶导为0。 由此,我们得到了凯利公式: 凯利公式,将“胜率、赔率、下注比例”整合在一起。 凯利公式并没有更重视“胜率”或者“赔率”。 该公式的目的,是确保下注者不爆仓的前提下,实现“拥有正期望值之重复行为”长期增长率最大化。 其中的关键点是: 拥有正期望值之重复行为。 几乎所有的赌博,期望值都是负数,即使熟练运用凯利公式也无济于事。 人们批评凯利公式的主要原因,是其适用于所有已知概率或者概率可以被估计的赌博或投资中。 因为最早索普是将其应用于玩儿赌场的21点。 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胜率和赔率都是不确定性的,并且单次下注无法复现,也因此不能验证。 再有,谁会在每次投资前用凯利公式计算一下呢? 然而,凯利公式的精确性和简洁性,是毋庸置疑的: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凯利公式时,不能加杠杆,在估算胜率和赔率时,宁可保守一些。 那么,凯利公式是不是真的重概率轻赔率吗? 并非如此。 反过来说:
避免永久性损失,永远是投资人第一要考虑的事情。 即使你有90%的胜率,赔率高达十倍,凯利公式也会告诫你不要All in。 因为胜率高达90%,意味着你仍然有10%的可能性输掉。 多少英雄豪杰,就是因为不懂(或不接受)这一点,而被“吸附”在小概率的坑里爬不出来。 此外,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源源不断的弹药(不包括那些短期高息的负债),能够让他们在下注上更加从容。 所以王兴说创始人最主要的三个任务之一就是找到足够多的钱,实现“无限游戏”。 当然,足够的弹药未必真能赢得一场战争。 即使一位投资高手不懂或者不用凯利公式来计算自己的每次下注,但是这种投资原则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之中。 四维:更新 继续说本文的四个维度的框架。 至此,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胜率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赔率是多少?不知道胜率和赔率你怎么计算下注比例? 没错,胜率和赔率,是下注者的主观信念。
即使是在一个“过去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领域,概率思维一样适用。 如果说,胜率是一维,期望值计算是二维,下注比例是三维,那么,在每一次下注之间,还有一个不断更新胜率和赔率的过程。 我将这种更新,称为“四维”。 很厉害的人,面对不确定性事件时,他的预测准确率未必比你高。 但是他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反之,我们想想看,有多少人,拿了一手好牌,人也聪明,又很拼,结果却打得稀烂,一点儿没什么奇怪的。 简单概括一下,为了让自己成为赢家,在概率上获得优势,你需要做到: 1、拥有洞见。 卓越投资人能够洞察未来趋势,因而能够提前布局,提高胜算。 2、尊重常识。 所谓常识,就是大概率对的事情,也就是模糊的正确。 3、大胆去蒙。 你要用一种实验者、试吃者的心态去试错。 4、快速更新。 因为许多事情都是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所以前几个预测歪一点儿问题不大,贝叶斯推理的特点就是可以让你通过主动犯错迅速地接近正确。 就像孤独大脑的一位厉害读者的评论:
原点:人性 在这个框架里,讨论完一维、二维、三维、四维之后,让我们回到原点: 人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交织着物理定律和人性法则的世界。 马斯克擅长两个专业:
他推动了全人类对电动车的关注,并由此重新定义了特斯拉估值体系,让公司有了更好的赔率。 “人性”这个话题我不打算展开,只是给出一个结构。 投资中对人性的利用,大概可分为三种: 1、善意的。 例如价值投资者所宣扬和坚持的美德。 2、中性的。 例如《大空头》里的赢家们,以及一些“正向黑天鹅”套利者。 3、恶意的。 各种忽悠者,说谎者,割韭菜者。 最后一种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用操控赔率。 《影响力》的某位读者讲过一个故事,谈老手如何操纵赔率:
每当你要下注的时候,请想起这个故事,记住有可能你的游戏是被老手们操纵的。 四 对于以上讨论,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莫过于:
没错,胜率是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而且也是主观的,但你也必须有。 贝克汉姆不需要通过计算抛物线,也能够提出世界一流的任意球,这得益于他的无数次苦练,以及人类大脑神奇的计算力。 在更加充满随机性的现实世界,知道为什么,也许未必能让你成为首富(即使有这样的公式,很快就会因为人尽皆知而失效了),但是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概率保护层。 至少通过如上分析,我们知道: 单一地去理解胜率、赔率和下注,毫无意义。 促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有位朋友给我发了两篇文章,一个讲所谓赔率比更重要,一个讲所谓“不可能三角”,都是一些不明所以的夹层解释。 我既非投资专家,也不是数学老师,并无资格点评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只是想搭出一个架子,引来更专业的人士来说个清楚。 例如推崇“十倍赔率”的投资方法,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说自己刚预测某股票,随后就抓了一个十倍股。 意思是说,与其抓个小P和(hu),不如专心憋个“大hu”。 但是,如果我们看看特斯拉的股价走势,就知道99%的时间特斯拉都在备受煎熬,股价暴涨几乎就是在那1%的时间里,而且你根本无法预测何时发生。 一种不与时间做朋友的投资方法,大概率不是好方法。 事实上,巴菲特也是靠十倍股发家的,去掉他漫长一生中主要一二十只股票,他的业绩也是一个笑话。 但问题在于,谁知道哪些是十倍股?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 用价值投资的方法种一片花园,然后等待十倍股的涌现。 我在本文构建这个基于计算的框架,并不是要教条主义或惟计算论,恰恰是想强调那些从基本原理出发的常识。 五 以下,请允许我自由地罗列10个观点:
最后 大部分人极其厌恶不确定性,所以喜欢确定的道理。 假如一个道理不是从原点推理出来的,就只是我一直怀疑的夹层解释(虽然广义而言一切解释都是夹层解释)。 本文再次展现了我一贯的主张: 不懂还原论而谈系统论是装神弄鬼,不懂系统论而谈还原论是瞎子摸象。 一切都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关。 其实,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恰恰是其仁慈的一面。 本文所搭建的这个四维结构,表明世俗游戏非常随机,这样对每个参与者而言,人人皆有机会。 否则,假如世界更像围棋这类确定性的游戏,赢家通吃,除了排名前几的人,其他人还有啥搞头? 那样的世界会更加残酷。 所以,我们的这个世界更像德州扑克赛场。 但是,请切记,即使如此,人生并非只是一个赌场,我们也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徒。 这个世界仍然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探寻的密码。 人类并不擅长理性的赌博。(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也受益于这种非理性) 特沃斯基的价值函数表明: 普通人很讨厌为不确定性下注,然而一旦下注失败就会变得非常疯狂。 就像一个老实人见到女生会脸红,可一旦着火就像变成了燃烧的弹药库。 普通人不敢赌,但是又偏好那种赔率大的游戏,并且不知道一个人最终的财富取决于多次下注的统计学结果,而非单次的输赢。 他们不能够忍受在不确定性中赚确定性的钱,宁可要大概率输掉的确定性。“全押”就是这种心理。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个赌场,最重要的是构建你的个人系统,让自己长期地玩儿下去,实现人生的遍历性。 这就是我所说的“人生算法”。 面对充满随机性的人生,我们应该感激这种设计,拥抱各类不确定性,善于选择,勇于承担,为未来下注,与外随机漫步,与内优化概率,并坦然接受各种结果。 对常识的尊重,简单的概率计算,结构化的思维,勇于实践,不断学习,发现内核,有助于实现个体的大规模复制。 假如你找到了一个长期办法,但若与时间是敌人,那么这个方法很可能是糟糕的办法。 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说: “天下勇士中,最为强大者莫过于两个——时间和耐心。” 当然,我们还需要懂得一点儿数学原理,外加多多益善的好运气。 如某位德扑女冠军所说: 大量、长期、可重复的甜美,才是真正的甜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