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蓝类蔬菜集约化育苗,这些品种值得选,3大核心技术要掌握

 我心……飞翔 2022-03-17

甘蓝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主要包括结球甘蓝、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球茎甘蓝、芥蓝、花椰菜(白菜花、松花菜)、青花菜等。甘蓝类蔬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较强,适于育苗移栽,但苗期对环境条件要求高,易徒长。

“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第2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甘蓝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主要包括新优品种选择基质配制穴盘选苗期环境分段管理和成苗贮运等,配合灌溉优良水质调控幼苗株型综合防治小菜蛾等核心技术,可以解决甘蓝类蔬菜幼苗不耐盐、易徒长和虫害重等问题。

Image

一、播种前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符合当地生产、消费特点和茬口要求,抗病、耐逆、丰产、耐抽薹、商品性状优良的品种,可参考表1和表2。

↓↓点击图片看大图↓↓

Image

▲表1、甘蓝类蔬菜主推品种(表中部分数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高富欣研究员、李占省副研究员和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孙德岭研究员提供)

Image

Image

Image

表2、我国“十三五”期间完成品种登记和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部分甘蓝品种

2、穴盘选择与消毒

包括常规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常规穴盘育苗选用98、105、128、200孔聚苯乙烯(PS)吹塑穴盘,漂浮育苗可选用200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穴盘。

培育30天以上大龄苗时,宜选用98、105孔穴盘,缺点是单位苗床面积的育苗量会相对减少;培育25天以下小苗龄时,可选择128、200孔穴盘,适当增加单位苗床面积育苗量,但会相应增加水肥供给频率,特别是在高温、干燥季节育苗。

Image

▲结球甘蓝集约化育苗-地面穴盘育苗

Image

▲结球甘蓝集约化育苗-漂浮育苗

选购穴盘时应注意:孔穴数相同的穴盘,因制造商及其系列可能存在差异;因孔穴深度、上开口及底部尺寸不同,并非孔穴数越少、孔穴容积越大;泡沫穴盘的尺寸因制造商不同可能会稍有差异。新购穴盘用清水冲淋后可直接使用,重复使用的穴盘应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溶液浸泡消毒后再使用。

3、育苗基质配制

常用基质配方(体积比):①草炭∶蛭石=3∶1,每立方米基质加入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3.0~3.2kg; ②草炭∶蛭石∶菇渣=1∶1∶1,每立方米基质加入尿素1.5kg、磷酸二氢钾0.8kg 或磷酸二铵2.5kg。也可以直接从专业基质生产厂家购置商品育苗基质。

育苗前,应测试基质pH值、可溶性电解质浓度(EC值)、阳离子交换量(CEC值)、孔隙度等指标,甘蓝类蔬菜育苗基质适宜pH值为 5.8~6.5,EC值为 0.75~1.00mS/cm(饱和浸提法)。基质偏酸或偏碱可分别用石灰粉或硫酸亚铁进行调节。

Image

▲结球甘蓝集约化育苗-移动苗床育苗

二、播种

1、种子处理

经包衣或丸粒化处理的种子可直接播种。未经消毒处理的种子可采用热水消毒或者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2、精量播种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出苗试验。甘蓝类蔬菜种子为圆形,价格低,适合机械播种,且对播种精度要求相对较低。根据育苗规模,可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机械或器具辅助的精量播种技术,播种深度5mm左右。播种前,调整基质相对湿度至40%~50%,即达到“手握成团,松开即散”的状态。

3、播种量

甘蓝类蔬菜种子千粒重3~6g,10mL体积种子约2000粒。为了确保订单任务完成,播种量通常应高出订单量 20%。 

三、苗期管理

为了便于管理,通常将苗期划分为5个阶段。

1、出苗期

指播种至子叶拱出。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保证出苗早、出苗整齐。为此,通常将播种好的穴盘运送至催芽室,码放在培养架隔板上,白天温度宜维持在(25±2)℃,时长14小时,夜间温度宜维持在(22±2)℃,时长10小时。空气相对湿度90%±5%。该阶段不需要光照。或者直接在苗床上催芽,用聚乙烯塑料膜或纸张等覆盖保湿。

春末、夏秋季节育苗,中午强光时若覆盖透明塑料膜,可导致基质温度高达40℃以上,可采取遮阴、掀膜排放基质热气等措施。覆盖纸张、黑色塑料等不透明材料可能造成基质温度低于设施内环境温度,延缓出苗时间。出苗期2~3天,待子叶拱出基质表面后及时运送至苗床。

Image

▲甘蓝类蔬菜播种后第4天(漂浮育苗)

2、子叶平展期

即子叶拱出至子叶平展,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保证下胚轴长度适中,控制过度伸长以避免形成“高脚苗”。为此,白天温度宜维持在(22±2)℃,夜间(16±2)℃。空气和基质相对湿度逐步降至65%± 5%。

初期可采用遮阳网(遮阳率30%)覆盖,避免强光灼伤子叶,后期逐步加大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为了弥合子叶拱出造成的下胚轴周围基质缝隙,可在苗盘顶部小水轻洒。子叶平展期3~4天,一般不施肥。

Image

▲甘蓝类蔬菜播种后第6天(漂浮育苗)

3、真叶生长期

即子叶平展至两叶一心,约6~8天,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保证幼苗正常匀速生长。为此,白天温度宜维持在(23±2)℃,夜间(16±2)℃。空气和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70%±5%。

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应大于35000lx,但要避免强光直射。灌溉1~2次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为 20-10-20-TE,下同)1500~2000倍液,肥料溶液EC值≤ 0.8mS/cm为宜。

Image

▲甘蓝类蔬菜播种后第10天(漂浮育苗)

4、成苗期

即两叶一心至标准苗龄要求的真叶数等形态指标发育完成;该阶段需保证幼苗匀速生长,控制过快生长。成苗期生长速率显著高于真叶生长期,为此白天温度宜维持在(25±2)℃,夜间(15±2)℃。空气和基质相对湿度降至65%±5%。

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适当提高光照强度。灌溉1~2次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000~1500倍液,肥料溶液EC值≤ 1.0mS·cm-1为宜。成苗期约6天,此阶段严禁长时间10℃以下低温,以防幼苗过早抽薹。

Image

▲甘蓝类蔬菜播种后第21天、31天(漂浮育苗)

5、炼苗期

炼苗期3~5天,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幼苗的耐逆性,增强对定植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此,白天温度宜维持在(18±2)℃,夜间(12±2)℃。加大空气流动,空气和基质相对湿度降至 55%±5%。

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适当提高光照强度。灌溉 1 次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P2O5-K2O 为 20-20-20-TE)1500 倍液即可,肥料溶液 EC 值宜≤ 1.0mS/cm。或将含 N 量为10% 的氮肥,稀释2000~4000倍灌溉。若幼苗叶色深,可以减少施肥量,或者只灌溉清水。经过炼苗,幼苗机械强度增加,叶片呈现明显蜡粉。

四、成苗质量

苗龄25~35天,夏季高温幼苗生长速度快,苗龄短;冬季温度低,生长速度较慢,苗龄长;株高10~15cm,株型紧凑;茎粗2.0~3.5mm,节间短、粗壮;4~5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深绿并有白色蜡粉;根系嫩白密集,根毛浓密,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完整根坨;不携带病原菌和害虫(虫卵和幼虫)。

Image

▲结球甘蓝穴盘苗成苗

五、贮存与运输

当遭遇台风、暴雨等天气,种植户无法按预定时间移栽时,可采取减少灌水、降低施肥量甚至不施用肥料等措施,延缓幼苗生长速度。用户取苗时,可将幼苗成排叠放在纸箱或筐内。

Image

▲搬运穴盘苗

Image

▲穴盘苗包装

冬天和早春,穴盘苗远距离运输时应做好保温措施,防止幼苗受寒;夏天要注意降温保湿,防止幼苗萎蔫。近距离定植时,可用穴盘苗培养架或多层运输车带穴盘运到田间。甘蓝类蔬菜幼苗的贮运期不宜超过10天,适宜贮运温度为4~10 ℃,期间要减少灌水量和施肥量

六、核心技术

1、灌溉水质

不良水质不仅影响种子萌发,也不利于幼苗生长发育。理想的水质应具备:pH值5.8~6.5,大部分矿质养分可被溶解和吸收;EC值低于0.75mS/cm,超过此值极易引起盐害;碱度(以CaCO3计)60~80mg/L为宜,过高时,基质pH值会随灌溉频度升高;Na+浓度应低于50mg/L,Ca2+浓度介于50~100mg/L,Mg2+浓度介于25~30mg/L,此比例较为适宜;Cl-浓度应低于80mg/L,过高易造成幼苗根系发育不良;硼(B)浓度应低于0.5mg/L,过高会引起种子萌发不正常。

2、幼苗株型调控技术

甘蓝类蔬菜幼苗下胚轴和节间易于过度伸长(俗称徒长),须采用环境、养分、理化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

①环境调控方法。控温、降湿、增光是控制幼苗徒长的常用方法,但对于甘蓝类蔬菜幼苗,仅控制温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同时调控3个环境因素,特别是在子叶平展期,基质相对湿度宜降至65%±5%,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物理、化学调控方法。通过风机增加气流扰动,育苗设施内空气流速宜保持在 0.5~1.0m/s。子叶平展期喷施生长抑制剂,如将壮苗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课题组研发)稀释为500~1000倍液后叶面喷施,每平方米育苗面积喷施100~150mL。视幼苗长势,在第1次喷施5~10天后进行第2次喷施,喷施浓度与剂量同首次,喷施时间宜选择阴天或傍晚。

③营养调控方法。甘蓝类蔬菜幼苗适宜的NO3/NH4-N为 2∶1。在高温或弱光等天气,应施用低铵态氮(13N-2P-13K-6Ca-3Mg)、低磷(N-P-K 为 14-0-14)等类型的肥料。育苗期间若遭遇低温、连阴天气,宜适当延长施肥间隔期。

3、小菜蛾综合防治技术

小菜蛾,又名小青虫、两头尖、吊丝虫等,生活周期短、世代重叠严重、抗药性强,是甘蓝类蔬菜苗期的毁灭性害虫。综合防治策略:①做好育苗棚室清洁消毒,避免任何可能携带虫源的材料进入。②室内悬挂频谱式杀虫灯和黄板③室内释放稻螟赤眼蜂、斑螟分索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菜蛾盘绒茧蜂、半闭弯尾姬蜂、菜蛾啮小蜂等天敌④悬挂小菜蛾性信息素诱芯喷施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多杀菌素等生物制剂。⑥轮换交替施用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丁醚脲、氟啶脲等药剂。

注:本文摘自《中国蔬菜》第2期文章
注:本文摘自《中国蔬菜》第2期文章“甘蓝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作者:尚庆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