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惨的民国黄包车夫:如牲口一般跑到衰竭,他们几乎熬不过40岁

 烛下青史 2022-03-20

黄包车夫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了悲怆色彩的职业,你可能会想到那个逐渐变成行尸走肉的黄包车夫“骆驼祥子”,亦或者想起《十月围城》里面由钟汉良饰演的车夫“阿四”。在《十月围城》中,阿四就是一个典型的黄包车夫,他梳着清朝样式的长辫子,顶着一张被晒的黑黝黝的脸,脚踏一双破洞百出的板鞋,每天都弓着腰使尽全身力气拉黄包车。

那个年代以拉黄包车为生的人多如牛毛,因为当时由于清政府的种种腐败和无能,国家动荡不安,很多人连吃上一口饱饭都很费劲,因此一批又一批的人开始拉黄包车,做苦力以换取工资。根据资料记载,很多黄包车夫的平均寿命连40都达不到。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拉黄包车的一般不都是身体强壮的男子吗?为何还会如此短寿?

受欺压,受剥削

因为拉黄包车是一个让人多方面疲劳的职业,不仅身体要承受巨大的劳动力,心灵上也经常受摧残,那些资本家们恨不得把那些黄包车夫的精力榨得干干净净。首先,来了解一下黄包车的最初来源。

黄包车又叫东洋车,东洋指的是日本,最先发明以人力拉车的就是日本,当时他们正值工业化改革,人力车夫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但是把黄包车引进中国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一个法国商人,他看中了黄包车能够为他牟取暴利这一点,在19世纪70年代把黄百车引进了法租界。

黄包车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因为黄包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马车,马车有很多自身的弊端,比如马在奔跑的时候会在路上留下马粪,久而久之路上的卫生情况就会变得十分糟糕,而黄包车在行进的过程中除了会掉下几颗拉车人的汗珠子,没有其他残余物。

另外,黄包车相比较于马车有更好的灵活性,无论是在窄小的街巷里面穿行还是快速地驶过急转弯,黄包车都更胜一筹。

当黄包车被引进到中国以后,那些手持资本的富商们立刻盯上了这一肥肉,纷纷投资购买黄包车。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先是让那些想拉车的人拿出足够的钱买下黄包车的所有权,然后才能让他们拉车赚钱。就像老舍笔下的祥子,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攒足积蓄才换来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收入微薄,筋疲力尽

拥有黄包车以后,能用这辆车赚多少钱呢?根据上海历史博物馆中的资料推算,黄包车的起步价是一角,每走半英里再增加一角。据悉,当时每三分钱可以购买一斤大米,如果按照现在五元钱一斤的米价作参考的话,就相当于当时黄包车的起步价是二十元左右的人民币。

按照这个价钱来算的话,每天勤勤恳恳的拉黄包车确实能让自己填饱肚子,可是实际情况可没有想得那么简单,有些黄包车公司会想出很多种办法来压榨黄包车夫的收入,例如以各种借口收取“服务费”、“保护费”等等,这就会导致很多车夫每天辛辛苦苦,不知流了多少汗水绕了多少路,最后到手的工资却很微薄。

在那些有钱富商和外来的洋人们看来,那些肩膀上搭着白毛巾的“东亚病夫”就是他们获取暴利的工具,甚至是牲口,没有人管他们的死活,榨干一个算一个,等着做黄包车夫的人有的是。很多黄包车夫拉车多年以后,满身伤口病痛,但是没有老板会管他们,任凭他们自生自灭。

烈日灼烧,暴雨侵袭

19世纪的上海,街上衣衫褴褛的黄包车夫和衣装洋气的富商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街道旁那一幢幢西式洋楼,仿佛在见证着这风雨飘摇而荒唐悲惨的时代。有人坐在后面笑着,看着,享受着;有人跑在前面着,累着,哀痛着。

在炽烈而毒辣的阳光之下,黄包车夫们不禁皱着眉头,那灼热的太阳晒得他们睁不开眼。

他们拱起身子,把车子的拉杆抵在自己的腰腹上,早已残破的草鞋在双脚用力奔跑之下显得更加褶皱而破旧。但车夫们仍然不敢有一丝懈怠,万一跑得慢了,坐在座位上的客人很可能投诉甚至不给钱。

在乌云与狂风联起手来翻卷的暴雨天,黄包车夫们仍然要平常一样,穿梭在大街小巷,因为生活的艰难让他们不敢停歇。在这种湿滑的雨季,客人们可以坐在黄包车上,撑上一把伞,静待目的地的到达。然而黄包车夫只能任由雨滴落在脸上,一天下来,那双皲裂的脚不知又踩过多少个又滑又脏的泥坑。

风里来,雨里去,就是黄包车夫的使命。下雨,下雪,就算下刀子也不敢停歇片刻,只有用尽所有力气花光所有时间,才能换来那几个勉强饱腹的大洋。在历史的旧相片里,那些真实的黄包车夫远比影视剧中的更加悲惨,各个瘦骨嶙峋,身上尽是拉车留下的伤痕。

黄包车夫是旧中国老百姓的悲惨生活的一小部分缩影,他们的悲惨人生映射出了国家的残败和社会的糟乱。受欺压,受剥削,耗光身体的所有力气,这都是黄包车夫大多活不到40岁的原因。黄包车夫虽然离现在的时代很遥远,但是他们是真实存在过的,他们的故事令现代人们听闻之后仍然心生怜悯。

结语:

有人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悲哀之处,现代的人们虽然不用顶着太阳出苦力了,但是“996”的加班生活仍然足以让打工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备受压迫。每日待在水泥钢筋筑成的城市角落里,吹着空调冷风,面对着电脑的辐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为资本打工卖命的上班族加班党,或许和黄包车夫有着同样的悲苦之处。

也有人觉得,虽然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现在的生活也充满着各种形式的苦与难,但性质完全不同,我们是生长在和平、公正、昌盛的新时代的人民,在一代又一代先辈们的努力之下,我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赚钱工具,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幸福更近一点,而旧时代的黄包车夫似乎在改变命运这一事上显得手无缚鸡之力。对此,你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