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家的路,一份忏悔,一份乡愁!

 萱草的时光 2022-03-24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重新翻阅《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开篇的这句话顿时让我喉头哽咽。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稀释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却因为岁月的沉淀而变得愈发浓烈。

二十年前因为躲避战乱,阿米尔和父亲一路艰辛从喀布尔逃到美国。如今,阿米尔的父亲已不在人世,他自己已成家立业。故乡对他而言是一份烙印在血液里的深深眷恋,又像一场多年前的幻梦变得迷离遥远,而一个来自家乡友人的问候把掩藏心底的爱与痛,悔与辱又召唤了出来……

朋友还是主仆?

1975年,主人公阿米尔还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家里从小与他相伴成长的哈桑是仆人阿里的儿子。阿米尔胆小懦弱,每当他被人欺负时,哈桑总会挺身而出。在哈桑心目中,阿米尔不仅是少爷,还是他的朋友,他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说的一句话,也是哈桑对阿米尔忠实情感的宣言。

就是为了追回那只在比赛中象征荣誉的蓝风筝,哈桑在那个死胡同的小巷里遇到了阴魂不散的阿塞夫,那个凶残无比的高大男孩。他对哈桑说:“忠心的哈扎拉人,像狗一样忠心。但在你为他献身之前,你想过吗?他会为你献身吗?为什么他跟客人玩总不喊上你?为什么他总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才理睬你。因为对他来说,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一只丑陋的宠物。一种他无聊的时候可以玩的东西。一种他发怒的时候可以踢开的东西。别欺骗自己了,别以为你意味着更多。”阿塞夫虽然恶毒,但他说的话却字字见血,它刺激着哈桑回味和思考自己在阿米尔那里的真实地位。以至于哈桑后面在受阿塞夫侮辱时,他就像逆来顺受的羔羊般毫不挣扎。

阿米尔亲眼目睹了一切,可他最终还是没有勇气站出来,他选择了落荒而逃。下面是小说对他当时心情的描述:“我逃跑,因为我是懦夫。我害怕阿塞夫,害怕他折磨我。我害怕受到伤害。我转身离开小巷、离开哈桑的时候,心里这样对自己说。我试图让自己这么认为。说真的,我宁愿相信自己是出于软弱,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如果他逃跑仅仅是因为软弱或许还可以宽宥,毕竟人们面对危险会本能退缩。但他对哈桑的背叛,却是因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理由:对哈桑的蔑视和厌烦。为什么会这样?一是他可能不愿明里承认的阶层的优越感;一是因为他嫉妒哈桑,这是阿米尔深藏心底的秘密。关于这一点,他自己都深觉羞耻。为什么会妒忌一个出身低贱的哈扎拉人呢?为什么偏偏这样一个人比他更有勇气,比他更机智?哈桑不识字却轻易发现出他故事里的情节破绽,这让他颇为懊恼。更重要的是爸爸喜欢哈桑,却对自己缺少勇气担当的个性大失所望。这让阿米尔感到很失落,他想独占爸爸的荣宠。为了实现这份荣宠,为了让自己内心安宁,他设计栽赃哈桑,以致哈桑与父亲被迫离开。(虽是小孩子的嫉妒心理,却与时下正盛的宫斗剧情节惊人的相似

他卑微如草芥,所以你就该弃他如敝履吗?

为什么两人的友谊最终会有这样的走向?说到底是因为友谊的基础是不对等的。出于身份、地位的差距,哈桑的爱一直有些卑微。他一味忠贞奉献,用他自己的话说:阿米尔让他吃泥巴他就会吃。可是阿米尔呢?这个时时处于主导地位的少爷,即使哈桑觉得用弹弓打狗不对,但是他让哈桑打哈桑就打了。在这种优越感爆棚的相处模式中,阿米尔潜意识里对哈桑是轻蔑的。就像哈桑发现了他故事中的破绽,他不愿正视的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他懂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胆敢批评我?”阿米尔被自己卑劣吓坏了,甚至想捂住耳朵挡住自己内心的声音。

写到这突然想到了巴金《家》中觉慧和鸣凤的爱情,看上去觉慧好像是爱着鸣凤的,但少爷和婢女的阶级身份差别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两者并不对等的情感付出。鸣凤是全心全意,可觉慧要做新青年,要搞政治运动,转头就会忘了鸣凤的深情。鸣凤的死,不能说跟他的忽视和轻视毫无关系。说到底鸣凤不是千金小姐,不是万金之躯。觉慧说是要冲破封建樊笼,可毕竟他是那个笼子里长大的骄纵少爷,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局限。他典型的少爷薄情和阿米尔还是有相像之处的。

在阿富汗,普什图人是血统高贵的当权者,哈扎拉人却是涌流着卑微低贱血液的劣等民族。阿米尔父亲虽然常说自己和阿里一起长大的趣事,但他从来没说阿里是他的朋友,就像阿米尔打心里没觉得哈桑与自己是朋友一样。表面上温情脉脉,骨子里却透露着一种轻视。终归,他们是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教派,这些来自血液的东西限制了他们。就像阿米尔住着温暖宫殿,哈桑住在寒酸简陋的小屋。虽然白日里两人尽情欢畅,夜晚却分别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处

赎罪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救赎

当年那个忠贞不二的少年已惨死在塔利班的枪口之下,就在最后一刻哈桑也是为阿米尔而死,因为他守护的是阿米尔一家人去楼空的庭院。二十几年过去,哈桑给阿米尔写了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信里没有半点怨恨,只是心痛如今喀布尔阴云密布的天空,再没有音乐响起,再没有风筝翱翔。他期待能和他重聚,他说“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你”。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爱是阿米尔不能承受之重。

即使如此,当父亲的朋友拉辛汗让他去喀布尔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他仍然犹豫了。他在美国已经拥有了美满的生活,他不愿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深入险境。他说他可以花钱雇人去把索拉博找回来,直到拉辛汗说出了父亲掩藏一生的秘密:哈桑是他的兄弟,是父亲和哈桑的妻子生下的孩子。阿米尔当年的薄情寡义虽让自己倍受折磨,但一个哈扎拉仆人的儿子,一个对他忠贞不二的生命仍然不值得他抛下一切去赎罪,直到他知道这个哈扎人跟他有血缘关系,他才被真正触动。作者丝毫没为主人公掩饰和美化,他的笔直刺血淋淋的现实:人性的冷漠,战争的残酷。

回乡途中,阿富汗触目惊心的累累伤痕让他心下骇然,这就是阿富汗人民正在经历的人生。二十年来,他在美国岁月静好,但哈桑却在阴霾和血腥中悄然消失了,他的侄子索拉博在战争的冷酷里艰难成长,他和他们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哈桑,一个被自己和父亲辜负一生的人,他们曾对他犯下的罪是怎样也赎不回来了,因为死者已矣,一切都已灰飞烟灭。幸好,他还有索拉博拯救,还有再次成为好人的机会。“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他像哈桑那样对索拉博喊出这句话时,他脑海里一定是哈桑当年纯真的笑脸吧?

最近这些年读书很少,特别感动自己的书也少,《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是特别打动我的一部。读完好一段时间却不知道如何把这种感动诉说出来,只觉得自己能真切感受到写作者字里行间的真诚和深情。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他的生平上写着1980年随父迁往美国,这和书中主人公阿米尔的经历很类似。他对阿米尔这个主人公的塑造仿佛是在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对人物怯懦和卑劣内心的剖析让人很是震撼。还有作者对阿富汗这片土地的热爱也让我很想落泪。这片土地早已被战争蹂躏的不成样子,举目所望皆是荒芜和贫穷。主人公离开家乡二十年,以为自己已忘了这片土地,但当他月光中坐在一段颓垣断壁下时,他忽然觉得这里的土地仍和他血脉相连。这段文字特别打动我,也让我想到了自己也离开家乡近二十年。 

还想起另一部电影《海之盐》,讲述了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阿拉伯姑娘回巴勒斯坦的寻根之旅,过程中屡遭排斥,她感到悲哀和愤怒。影片中有创作者和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故乡再破败、再贫瘠,再不安全,它仍是故乡,是我们的根。只是对于离去太久的人来说,故乡在日新月异中改变了很多,当再回首时发现那里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当索拉雅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一草一木,内心充满了悲凉! 

Ps: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到1989年),造成阿富汗100万人死亡,苏联14490人死亡(百度百科上的数据)。书中生下哈桑七天就消失的母亲莎娜芭,后来带着满身伤痕又出现在了哈桑面前。不管怎样,哈桑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妻儿,妻子法莎娜很敬重他,好像他是坐在皇宫内宝座上的王子。哈桑还是有过一段短暂的温馨时光,虽然贫穷困苦,但有爱自己的家人的陪伴,这是全书最让我替哈桑感到开心的地方。

萱草近期文章链接:

电影《白鹿原》为什么被拍成了“田小娥传”

头条 | 你走了,我在地上思念你

你的人生有多少次错过?

朱一龙和《丑》

爱能得到报偿是我最想看见的答案

泸沽湖二日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