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如夏花(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二班毛豆 2022-03-24

萍儿侄女名莫莉,女孩眼睛又大又亮。有时忽而听见有人喊她,一回头好奇地左顾右盼,灵动流转。待见到人,笑意倏地从眼波漾出,又睫毛腼腆地半遮眼帘,一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神情。

后来听说她留学回来去了杭州。有时看到萍儿手机里的照片,还是那副腼腆模样,亮晶晶的眼睛闪着光。

不知怎的,我一想起她就会想起茉莉花。她人如其名,洁白芬芳,如夏夜里的一抹清凉。

我的同学中,有两个养花是出了名的。同学们给他们起外号,女曰花仙子,男曰花无缺。花仙子我经常提到,家里的花园被她打造得如欧洲小镇。这段时间又在整理花园,说要重新布局,不知又要给我们什么惊喜。

男同学比较特别。初中是班级骨干,人很义气,后因家庭原因,中途辍学,常年在菜市场跟猪肉打交道。几十年过去,再见面时,除了皮肤还白,气质已与李逵不相上下了。

然而这样一介莽夫,却将花养得极好。家里二楼阳台从架上到地下,各式花盆,各种鲜花,无不烂漫绽放,鲜活可人。他养得最好也是最爱的一种花,就是茉莉。之前品种只有普通的单瓣和重瓣,有一年因公出差曹妃甸,寻了一种茉莉王,带回好几盆。茉莉王花朵较一般茉莉大,重重花瓣,芬香四溢。

他视若珍宝。有同学找他要,他送完后,又插枝,待活了再送,同学个个喜笑颜开。他常晒茉莉到群。清晨见沾满露水的茉莉,连群都弥漫了香味。

看他把茉莉养得这么好,总让人想起铁汉柔情一词来。


茉莉花虽不是本土品种,却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汉《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代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天竺,到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后随佛教传入福州。

茉莉淡雅轻盈香韵远,闻者总不免想多吸几口。在中国古代,茉莉花作为饰物被女子佩戴。“女子以彩丝贯之,素馨与茉莉相间,以绕云鬓,是日花梳。”

唐伯虎在《佳人插花图》中写道:“春困无端压黛眉,梳成松鬓出帘迟。手拈茉莉腥红朵,欲插逢人问可宜。”

宋代杨巽斋《茉莉》诗云:

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

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沐浴后的女子,将茉莉插于鬓间,茉莉飘香醉满楼。好一幅民间风俗画卷。

茉莉是唯一可以与茶搭配的花,且名扬天下。

在深圳吃早茶,茶楼常有的便是普洱、香片、铁观音。香片就是茉莉花茶。花茶很多人爱喝,据说慈禧尤爱。清裕德菱《清宫禁二年记》记载,白茉莉是慈禧老佛爷的最爱,她甚至曾经规定,宫内女眷,除她之外,皆不可佩戴茉莉花。

慈禧酷爱茉莉花茶,说茶有延年益寿之功,花有暖胃悟性之效。兼备茶之清香与花之芳香的茉莉花茶,便成为她的最爱。

古人喝花茶十分讲究。清代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用日铸茶作茶胚,掺入适量的茉莉花,经拌和焙烘后,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其色如雪,令人陶醉。

旧时的老北京人认为只有花茶才能算是茶。老舍先生最喜欢喝的也是茉莉花茶。汪曾祺曾说,在老舍家能喝到上好的茉莉花茶。

我国有首民歌叫《茉莉花》,以江苏扬州的《鲜花调》改编。1768年,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编辑《音乐辞典》的时候,就将《茉莉花》收录于“中国音乐”之中。多年的传唱,将一朵来自印度、波斯的外来植物,唱成了中国代表,真是墙外开花墙内香。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

茉莉花,“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在看”,让我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