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瓜果(八十三):鸡头果

 二班毛豆 2022-03-24

鸡头果是家乡特产,小时候的零食之一。

读书时,放学经过人民路,常见到老奶奶卖鸡头果子。一只元宝篮,装着圆溜溜的深褐色小果子,老奶奶用一只小茶盅,挖进果子里去,平平一盅出来,递与我。

咬开果壳,里面果仁洁白圆润,莹莹如玉,Q弹软糯,粘甘甜。一毛钱一,可以吃上好半天。

鸡头果实

鸡头果是家乡俗语,外地人不知何物,若说“芡实”,肯定都明白。

我一直不知道鸡头果就是芡实,直至在深圳吃芡实煲,觉得口感味道十分熟悉,一问方知,这便是从小吃到大的鸡头果。

于是纳闷,芡实就芡实,为什么要叫鸡头果?

鸡头果

前两年同学聚会,去柘皋老街吃早茶。结束后逛老街,见一妇人坐在摊档前,戴着长胶手套,用小刀割着貌似鸡头的长刺果子。问是什么。

“鸡头果。”

“这就是鸡头果?”

真是名副其实,再没有比这个称呼更贴切的了,芡实得往后靠。

那鸡头刺果的鸡喙上,还顶着紫蓝色花萼,破开鸡头苞,里面如石榴般长满了籽粒,裹一层暗红色膜衣一粒粒紧偎在一起,这果实,便是常见的鸡头果子了。

鸡头果叶子像莲叶却大很多,叶面皱褶,漂浮在水面,远看像一片片散落在水上的绿盘。

这是个很有个性的水生植物,叶、茎、花苞都长满了尖尖的刺,像个刺猬,故又称作刺芡。韩愈云 :“远苞树蕉栟,鸿头排刺芡。

夏天,鸡头果梗茎伸出了水面,开出睡莲般的紫色花,顶在拳头大的椭圆果实上,似鸡头鸡冠,毛刺刺的,活像一只好斗的公鸡头昂扬在茎梗顶端。

《说文》曰:“芡,鸡头也。”看来我的家乡称作鸡头果子,是古语。

鸡头果原产于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上古部落采集的野芡实,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食用。

汉代《神农本草经》载:“鸡头实 味甘平。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一名雁啄实。生池泽。”

《黄帝内经》载,“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

苏轼爱吃芡实,他在《东坡杂记》中云:

“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舌颊唇齿,终日嗫嚅,而芡无味,腴而不腻,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华液通流,转相挹注。”

说吃芡实要细嚼,直至津液满口,再徐徐咽下。他每日吃芡实数十粒,坚持不懈。

苏轼还喜欢芡实粥,“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鸡头果仁

曹雪芹年轻时来苏州姑父家小住,正逢鸡头米上市。一日闲逛,见有人卖鸡头米,他没吃过,很想尝尝。

他买了两条鲫鱼和一些鸡头果,回去让厨师将鸡头米塞进鲫鱼腹,调好佐料,上火清炖。炖熟后的鱼肉鲜嫩,鸡头米香糯,二味相融渗透,别有一番风味。

曹雪芹觉得鲫鱼像河蚌,鸡头米像珍珠,恰如蚌含珍珠,于是称之为“大蚌炖珍珠”。

这道苏州名菜,便一直流传至今。       

大蚌炖珍珠

广东人讲究食疗,煲排骨汤、鸡汤常放芡实。

深圳的潮州酒楼,有道香芋芡实煲,逢去必点。

香芋丁、鸡头米、鲜虾丁、墨鱼丁,烩在一起,用椰汁炖。香芋绵软,芡实韧糯,虾与墨鱼鲜美,椰汁奶香清甜,食之余香绕唇齿,良久有回味。

香芋芡实煲

去年春天与萍儿、华妃下扬州,逛完何园,在东关街买了一盒桂花芡实糕。

芡实糕加了蜂蜜,又有桂花清香,甜甜粉粉糯糯。不知是饿了还是太好吃,三人你一块我一块,不一会儿就见了底。

芡实糖水是苏州传统甜品,简单易做。

水烧开,新鲜鸡头米放入沸水,两三分钟捞起,加糖、桂花即可。

苏州才子范烟桥《茶烟歇》赞道:“银瓯浮玉,碧浪沉珠,微度清香,雅有甜味,固天堂间绝妙食品也。”

桂花芡实糖水

去年秋天在家乡逛草城街早市,见蔬菜摊旁一汉子推着三轮车,车上有个大木盆,半盆鸡头果浸在水里,两三个中年妇人在问价。

二话不说,凑上去买了点。鸡头果上市,岂能错过。

“湖边谁摘芡,轻度藕花风。”我是很想去湖边摘芡的,鞋船轻摇绿水透,鸡头叶上荡兰舟。

......有趣得很。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人间瓜果(八十二):菱角

视频推荐:千年古村水口  藏风聚气巨樟

跬步之行

昨日睡觉时间0:5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