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疑解惑】练太极拳收尾闾时为什么有顶胯的感觉

 用户云三易 2022-03-24

本期《答疑解惑》栏目为大家呈上大卫老师三年级课程学习,每周答疑的文字版。三年级为感恩太极大学堂系统高阶课程,上课三周以来,已进入正轨,大卫老师除了每周五晚上为大家上直播课以外,还会在每周一晚上带领大家练习,助教老师负责作业点评,每周四之前,大卫老师及助教老师为大家就课程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答疑。

三年级第3课答疑解惑

1、关于拳架

校长好,我再怎么慢练拳架都达不到要求,一遍85式练70-80分钟。

60分钟即可。

——大卫

大卫老师好,在打拳的过程中为什么一收尾闾就有顶胯的感觉?是收得太过了还是方法有问题?

收尾闾会造成盆骨后倾,腹股沟被填起来,是正常的,注意收尾闾的幅度不要太大。

——大卫

怎样才能正确地作到胯的外旋里收,我能理解。但始终做不到位,每次遇到旋胯时,就不会里收,而是胯带着身体外转。请老师指教。谢谢!

胯的外旋时必须做到胯根松沉,同时还要四阴点收住,保持立身中正,这样才不会胯带着身体往外跑。松沉是关健,中正须保持,大卫校长常说的“逢转必沉”。

——助教-005-田雨林

在练习套路中,做搂膝拗步定式完后,身子微向前倾斜时,头顶立马感到气往头上冲,头晕眼花。这是劲力没有松沉到脚底吗?与腰命门塌陷有关吗?这个问题上次我提过,但没有解答。这是我队的一位会员拳友的问题!她平时练拳身子老是直挺挺的,有挺胸翘臀的毛病。求解!谢谢!

做好定势时,气和劲力要松沉到脚底,松下去之后,身体无论前倾还是后仰,都无所谓。所以定势先沉 ,再微前倾。另外前倾时,意识要放到脚下的松沉感觉,不要想头。

——大卫

我在做搬拦捶的时候,身体前倾,实际上做搂膝哦拗步也存在这种问题,是锁骨和劲力的对拉没掌握好还是支撑力的问题呢?

适当前倾一点会有利于劲力传导,太过竖直也不对,所以前倾的角度,取决于腰和命门微后撑的力度。一点点调整,向前的时候,注意背后靠,大椎后贴,慢慢来。加油。

——大卫

2、关于理论

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对待者数。是推手中的法则吗?请大卫校长和小云手示范演练可以吗?

流行者气,指练拳要使劲力气血动起来。主宰者理,拳之理法是核心。对待者数,是推手中的变化与对待规律。

——大卫

第二课大卫老师讲到精气神时讲到“通过心的内六合以破六欲,以身的六合以证六道,身心合一,从而完善人格结构中的以魂运魄的功能。”,请问其中的“六合”与“六道”分别是什么,另外心的“内六合”与身的“六合”是什么?

在32目中“人生太极解”一目云: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欲也,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证六道也,此外也“。内六合,说的是人的感官系统,通过练拳要平衡感官的欲望,要统合感官的灵敏度。无色令人眼盲,五音令人耳聋,后天过度纵欲带来的感官刺击,都会消耗我们的知觉体验的控制能力和灵敏度,如果一个太极拳家,不能控制和平衡自己的六欲,那一定不能在感官知觉上做一个灵敏的人,此谓以六合破六欲。身形除了头以外的六大部位,既要在运动中和推手中,各司其职,又要整合在一起形成整劲和灵活的虚实变化,这是”正六道“。注意原文是”正“,不是”证“,正是身形的正,也是结构的正,更是方法的正。此处与佛家讲的六道轮回不是一回事。

——大卫

3、关于呼吸

关于腹式呼吸运用到单式练习的感受与疑惑,通过学习腹式呼吸后,我尝试用到起势单式练习中,感受很深效果也较明显。如在起势吸气命门找小腹,小腹鼓起,手落时呼气小腹找命门,小腹收起,在练习过程中劲力与气很快贯穿到了手指,手指有明显的麻胀感,以前起势用的自然呼吸手指一直找不到这种感觉;但大卫校长在课中讲到我们现在练习还是自然呼吸,请问练习单式起势还能用腹式呼吸吗?

除了起势这个动作外,没有让大家把呼吸和其他单式相结合。你的感觉是对的,但是仅限于起势,后面还要练别的。

——大卫

老师我这几天慢练静练一段时间眼睛会看到好多小亮点,练完停下又没有了。人又好舒服这会不有什么问题?

练习中有各种的感受状态很多时候确实有也比较真实。第一,不要担心,不要多想,身体很多反应正常,除非身体特别不舒服;第二,意念不乱而感受美好很重要,这会让身体逐渐适当和强起来。

——助教-097-张钻智

大卫老师好!腹式呼吸的气感和逆腹式吸的气感不一样。腹式呼吸的气感是从后背上来从头顶下来的。逆腹式呼吸的气感是收到小腹全身出去的。不知道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

这个体感是对的。暂时先不着急练习逆腹式呼吸。前面先打好基础。

——大卫

请问下腹式呼吸也是腹式顺呼吸吗?,是象婴儿睡觉那样呼吸吗?,我睡着能会点站着就不会了是为什么?

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都是腹式呼吸,是小腹的一起一缩。睡下来是因为你全身放松,所以腹式呼吸容易做到,你站立时如果放松就能做到,多练习一定可以。

——助教-091-赵冬娥

4、关于桩功

昨天早上听了三年级以劲成形第三课后,晚上站桩,按大卫校长的要求站托抱桩和扶按桩。总觉得在两肘外撑的同时,两肩很难放松下沉。

在用力撑开时候难免有些紧,会有难以下沉的感觉。慢慢通过练习筋骨,肌肉就不紧张了,协调逐渐好起来,肩胛会慢慢松沉下来的。

——助教-097-张钻智

我站撑抱桩时,胸部憋气,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两肩不要下压,要横向把肩拉开,腋下要撑而不要夹。

后背要上下拔开,而不要塌腰驼背。第三,胸闷主要是身形没有做到撑开,过于松懈或沉肩导致,注意上下左右的撑拔。尤其是头部虚领,同时可以多做几个深呼吸调节一下。

——大卫

托抱桩单式练习时,前推时裆是走下弧还是平移?

扶按桩单式练习时,后採时裆是怎么走?

裆走下弧是对的。

回採注意尾闾仍然前收,用尾闾拉动两掌。

——大卫

站桩时,尾闾加大前卷幅度催动大腿里旋,膝关节认下外旋螺旋下钻,此时从下到上身体有无限拔高的感觉,不知对不对?

站桩时,膝关节,踝关节也撑开,里面象充盈气体,不知道这个对不对?

练习扶按桩左右晃动2公分这个动作时,如下方法对不对。加大尾闾前卷幅度,臀部兜起来,腹部用力,腹部与腰胯配合拧转,比如向左晃动,腹部用力向左,左边腰胯向右合一下,并且急启动急停,不知对不对?

是的,完全正确,加油。

——大卫

站桩时调整身形收尾闾收四阴点后,感觉胸闷是怎么回事?然后调整一下自然站立,就没有胸闷的感觉了。

调形,按照自己舒服的状态站立就好。

——大卫

在站扶按桩时双手小臂肌肉疼痛,是否向外撑的力量不对。

肘撑开,小臂肌肉会有拧转拉伸的感觉,注意松紧结合,不要太紧。

——大卫

桩功螺旋力的讲解中,按的动作中提到肘固定,小臂内旋,大臂外旋。这个是否不是同时小臂内旋,大臂外旋?是不是先小臂内旋,再大臂外旋?这样可以墜肘开肩,不夹腋。

是同时还是有先后,这个自己在体会中逐渐感觉。单式练好了,在具体套路中顺其自然。

——大卫

请问我站托抱桩时,感觉好像托抱着一个很沉重的大水球,使得我的百会虚领、大椎后贴、四阴点后收和尾闾卷曲比撑抱桩的幅度要更大才能支撑脊柱的拉升,否则感觉身体的这张弓拉不开、驼背!不知对否?

感觉是对的,因为人的身体向前弯曲是自然生理现象,所以做托抱桩感觉前脚踩着一个橡皮筋,挂在大椎上和大椎形成一个挣力,就是这种感觉。

——大卫

请问撑抱桩进阶练习时尾闾如果运动?此练习方法的目的是不是在练"整劲"?

撑抱桩进阶尾闾的运动和身体整体运动是合在一起的,没有尾闾单独动。主要练习掤劲,掤劲是整劲的基础。

——大卫

请问大卫校长:我在练拳站桩过程中,会感觉肩井,脖子,还有四阴点〈左1右1〉处发紧的感觉,请教校长如何克服 ?

当开始对拉拔长,或者受重力因素,导致骨升肉降的时候,肌肉和筋膜都会在平时基础上有所拉伸,拉伸会造成局部紧张,就和撑开的雨伞一样。所以,发紧是正常感觉,不必太在意,发紧的感觉长了,肌肉和筋膜的耐受力增加,自然松的幅度就大了,这就是松从紧中求的一部分原理。

——大卫

大卫老师,撑抱桩的进阶训练左右全身抱树,一挤即回,一扯即回;前后全身抱树,一推即回,一拉即回,都是脚下蹬撑用力和意念完成吗?

是的,意念和形体一起参与的,开始动的幅度大一点,慢慢动的越来越小。意念为主导。

——大卫

排版:舒   克

校稿:小云手

审核:俞   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