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 | 西安道北的前世今生

 历史探奇 2022-03-25

“道北”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而言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所谓“道北”,即陇海铁路西安站段北侧,具体指西安火车站以北,龙首村以南,东到太华路,西到红庙坡一带,一个曾长期被视为混乱、无序的城市边缘地区。

文史 | 西安道北的前世今生

改造中的西安火车站北广场(丹凤门广场)

“道北”的起源应当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1934年12月,在中国交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陇海铁路西安段通车。陇海线西安段建成后,极大刺激了西安尤其是城北的工商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依靠铁路带动起来的新市区。到1940年左右,以大华纱厂(西北最早、最大的现代机器纺织厂)、西京电厂(西北首家官办电厂)、华峰面粉厂(陕西首家机制面粉厂)等为代表的47家重要工商企业中,“位于新市区和火车站北部区域的就有16家,占总数的52%”。自此,古都西安的城市空间中出现了一个交通指向型的城北工商业地带,“城北火车站之自强一路、二路均以日渐繁荣成市”。在此时期,“新市区以及铁道以北地区兴建了大量的城市建筑,成为西安城区中最具近代城市色彩的部分”。由此,“荒凉之地一变而成繁荣商阜”,西安的地方性工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这就是道北在西安城市发展史中的首次亮相。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也曾一度繁华,比如西安市第一条柏油路即在道北的自强东路,西安市第一度工业用电亦产生于大华纱厂,在广义的道北区域中还有西安最早的大型商贸街区尚仁路(即今天的解放路)。

尽管陇海铁路西安段的通车带动了道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但是,由于饥荒和战乱,道北地区却长期处于混乱无序、贫穷落后的状态。道北的居民主要是河南人,河南话成了道北人的官话,是他们身份的独特象征,不管是河南外迁来的,还是生活在道北的陕西人家,一张口就是河南话:“中不中?”“中!”追溯渊源,还要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1934年,当陇海铁路西安段开通后,一些修路的河南人就把家安在了铁道北边,随后在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堤事件中,更多的河南人逃荒到西安。自抗战爆发到1938年9月,陕西方面公布的收容难民人数在90万人左右。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河南饥荒,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为躲避战争和饥饿,约有170万河南人沿陇海线逃至潼关内,集中逃至道北地区的有13万人,逃荒的河南人口口相传:“过潼关,过潼关,过了潼关就有饭。”抗战八年,日军对西安的空袭高达130多次。又因为道北是工业聚集地,使得道北成为日军攻击的重点对象,这更加重了道北的苦难。


在那个饥荒与战乱交加的年代,勤劳朴实、倔强坚强的河南人没有屈服命运的安排,他们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开辟一方天地。一位道北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日子,充满感慨:“到了西安,俺们就搭那个土窝子住,从火车头上扒拉下煤渣,和上泥,买一些草席,窝子就搭好了,窝子下面挖个坑,就能住人。它再烂,也是个家!”为了生存,河南人主要从事一些又苦又累的工作,给人糊墙、修房檐、拉小车,但微薄的收入有时也难以糊口,他们只有将一切能够入嘴的东西吃下,树皮、草根是常吃的食物,更有甚者,与牛马同食。后来,随着道北工商业的兴起,部分人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河南人用这样的方式在异乡扎下根,成为道北的主人。


生活的艰辛并未影响道北人的家国情怀。解放战争时期,为防止国民党战败后破坏城市设施,道北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组织了大批护路队、护厂队,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安,为西安城市设施保护做出了贡献。抗美援朝时期,地处道北的大华纱厂积极组织捐款捐物,全厂职工捐款15万元,购买米格战斗机一架,命名“大华职工号”,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西安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一些化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加工业都迁到西安,大华纱厂作为轻纺企业,承担了抗战物资的生产,支援前线,支援抗战。


解放后,以河南贫苦移民为主的道北地区,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及道北文化带有很深的河南印记,增大了道北人与西安本地人融合的难度。1961年3月,位于道北的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文物,也限制了道北地区的城市发展。这里遍布的是狭窄的小巷子、拥挤的大杂院、上着锁子的自来水龙头还有脏乱差的环境。这些都使道北成为了西安的“贫民窟”,生活水平处于社会的底端。
贫穷、落后也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暴力和血腥充斥着道北地区,导致道北地区犯罪率居高不下。上世纪末,西安火车站一带曾一度是黄赌毒的重灾区,著名的连环杀人犯魏振海就生长于道北。在外人看来,这里是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抢劫、勒索、绑架随处可见。道北也成了贫穷、落后、混乱、暴力的代名词,一句“道北娃你也敢嫁”有时便能拆散一段大好姻缘。

改革开放为道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道北地区贫穷落后的局面逐步发生了改变,特别是2000年以后,道北地区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这要从大明宫遗址的开发建设说起。


道北这片土地在唐代是长安城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大明宫的所在地,其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历时近30年建成。唐代21代皇帝中,有17位皇帝曾在此主政,前后延续270年历史。唐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迁都洛阳后,大明宫毁于战乱,至此成为一片废墟。


2005年,这片遗址在经历了近1400年的沉睡后终于被唤醒。这一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发表了关于保护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西安宣言》。该宣言第一次系统地确定了古迹遗址周边环境的定义,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关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保护立下了准则,也为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2007年,大明宫遗址区改造开始建设,遗址区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于201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大明宫遗址的开发,改变了道北地区落后、混乱的状况,为道北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大明宫遗址区开发外,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建设也为改变道北地区的面貌增添了新的风景。火车站北广场作为西安的窗口之一,位于道北地区最南侧,与大明宫遗址公园相对而建。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于2019年12月1日开工建设,已于2021年上半年建设完工。目前,大明宫丹凤门南文化广场与火车站北广场相互融合,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交通枢纽遥相呼应。


如今的道北人正在告别旧的道北,迎来新的道北,他们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美好生活。当年狭窄的小巷子、拥挤的大杂院、气味逼人的旱厕、上着锁子的自来水龙头、成片的棚户区、长年不绝于耳的打架斗殴声已经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高楼、开阔的休闲广场、宜居的社区环境,商铺和宽阔、通畅的城市道路,清洁优美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道北”“道北人”的称谓将消失在西安人的记忆中。


“道北”的变迁,代表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变化,也是整个西安人生活变迁的“缩影”。

来源:各界杂志2022年第2期

作者:周煜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