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化对互动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孙建昌 陈彬

 大盗宝库 2022-03-25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这是新时代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互动式教学?判断和衡量互动式教学的标准是什么?互动式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有效运用互动式教学、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的重要前提。
    什么是互动式教学
  在党校教学方式中,互动式教学是相对于讲授式教学而言的,即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因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双向互动特征和教学组织形式而被称为“互动式”,而传统的专题讲授因其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员听”,因而被称为“讲授式”。其实,从教学实施过程来看,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不但离不开讲授,而且需要以讲授为前提,如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介绍和总结点评环节;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并非没有互动,只不过其互动更多是以内隐而非外显的方式呈现,如理论教育课讲授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观点认同和思想共鸣等。因此,从广义上说,互动式教学不仅指的是教师和学员之间通过问答、研讨、论辩等形式实现的话语互动,或者借助案例、情景等实现的体验互动,还应当包括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精辟的讲授、严谨的分析、透彻的说理与学员之间达成的思想交流互动,这种互动的效应往往借助眼神、表情、手势等的交流而外显,其深层次的互动效应发生在思想深处,可以说是一种形神兼备的精神互动。由此来说,党校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既要充分运用好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也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善于以互动式思维驱动讲授式的课堂,努力在讲授式教学中求得互动效应,从而在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中不断实现创新。
  准确把握互动式教学的显著特征
  教学在本质上是教与学同频共振的过程,互动式教学离不开讲授,讲授式教学也必然产生互动。党校的教学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取向,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要努力追求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纯粹意义上的单向灌输或单向接受都是不存在的,也是行不通的。
  有人简单认为,传统讲授式教学是单向的,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员被动听讲,因而根本无法实现互动。这种观点把互动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对立起来。实际的情形却是,讲授式教学绝不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角戏”,也绝不是单向“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必须体现教学的互动性特征。即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和学员没有你问我答的言语互动,也不可避免地会通过眼神、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特别是教师通过透彻的学理阐释、缜密的逻辑分析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营造出一种在思想层面展开的互动氛围,由此实现教学双方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共鸣。这样的讲授式教学似无互动之形,却有互动之实,往往收到很好的互动效果。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双主体、平等化”。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和学员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平等讨论,双向交流,与一般所说的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组织过程不同,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员的平等参与感,尽量消除双方的距离感。但互动式和讲授式绝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排斥或对立关系,“互动式”的对立面不是“讲授式”,而是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式”。讲授式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互动,而且必须以实现思想互动、情感互动、心灵互动为目标。换句话说,讲授式或许没有你问我答的“形动”,但一定不会缺少思想层面上的“神动”。而就党校的主业主课——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成效来说,“神动”乃是更高层次的思想互动,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思想碰撞和润物无声的情感升华。
  准确理解和把握“互动之形”与“互动之实”
  如果我们把党校教学中教师和学员之间通过双向交流、情景模拟、场景体验、案例教学等实现的互动称为“形动”的话,那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思想、逻辑、说理的力量达成的思想共鸣、情感体验、心灵互动可以称之为“神动”。“形动”和“神动”都是互动的表现形式或状态,但“神动”其实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互动。当然,有时候有了“形动”才能触发“神动”,但“神动”并不必然依赖“形动”。形神兼备固然是互动式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但“神”从来不拘泥于“形”,“互动之形”虽然必要,但“互动之实”才是目标。
  党校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恰当运用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双主体、平等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一些实操性较强的能力提升课,通过互动式来组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确有一定优势。但这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精心的问题设计和互动程序设计,课堂实施过程中要进行恰当的话题把控和语言互动引导,确保课堂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换言之,就是教师要有高超的控场能力或者说课堂驾驭能力,否则,即便有了“互动之形”,也未必能实现“互动之实”。
  总之,互动式教学重在“互动之实”而非“互动之形”。具体实施中要避免出现事先安排互动的情形。因为这样的互动很可能出现少数学员消极参与、应付发言,多数学员消极被动、做沉默听众,一堂课下来更像是走过场,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形式是为内容和效果服务的,教学方式很重要,但教学内容更宝贵,思想的共鸣和升华是关键,深刻的启迪和收获往往产生于思想共鸣之时,如果缺少思想,共鸣就失去了前提,教学也就难以达到“神动”的境界。
  始终秉持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互动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始终秉持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比刻意追求课堂上有形的互动更为重要。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是一种使教师和学员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学理念,其本质要求是教与学双方的平等参与和双向互动,是教学过程、理念和效果的统一。互动式教学理念致力于追求“真互动”,而不是“假互动”,追求不拘一格且有实际效果的互动,绝不是单纯为了互动而互动。不论采用讲授式还是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都应当把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贯穿其中。
  讲授式作为一种传统而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更要在不断创新中强化和贯穿互动式教学思维,在追求“互动之实”的过程中达致“神动”和“形动”的统一。教师要牢记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同频共振的互动过程,要设身处地站在学员的角度,深入思考讲授的语言表达能否激发、激活学员的思维,讲授的内容、表达的观点能否触动学员的思想,唯有如此,才能增强教师课堂讲授的感染力,增强学员在课堂上的带入感、融入感、获得感。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中要更加关注互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应用,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正确引导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可以用学员“带来”问题为教师和学员互动出题目;组织开展双向交流为教师和学员搭建互动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交互式应用APP为教师和学员畅通互动渠道;等等。要把互动式教学思维贯穿课前、课中、课间、课后全过程,大力推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互动交流,不断拓展、延伸教师和学员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提升教师和学员互动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把互动式教学不断引向深入。
  〔作者分别为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